沈银兰
近年来,在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形势下,传统的实践数学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各种弊端,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新课改要求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要认识到当前教学的不足,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更新教学思想,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数学老师在制定课堂教学计划的时候,一般主要根据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程标准,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身心發展特点。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对课本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数学课堂成为少数学生学习的场所,无法全面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现阶段,部分初中学校里的数学师资力量较弱,数学老师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专业教学水平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实际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位数学老师的教学特点是不一样的,而且教学风格很难发生变化。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改对各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校不断涌入年轻的教师本身缺少教学经验,刚走进教学岗位的数学教师不懂怎样提升教学水平,或者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与综合数学能力的提升。由于教师缺乏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得学生失去数学兴趣,数学成绩直线下滑。
3.教学中忽视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并将其转化为相关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有些初中数学老师习惯于全面按照教育部下发的课程标准展开教学活动,这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不利的,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只是机械式地学习课本知识,不会将所学知识有效地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
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1.充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相关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预先全面了解学生的接受水平及其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地对教学计划加以调整,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学生的日常听课表现了解他们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反思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数学学科素养与教学水平。例如:在讲解“全等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初中生的抽象思维有待进一步开发,所以选择“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划分成合作小组,探讨“边边边”“边角边”“角角边”“角边角”的判定思路,既增强了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又有利于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的分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2.应当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一,对于年轻的老师,学校领导应当重视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或者在职培训,或者参与进修学习,安排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对年轻教师予以工作指导,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第二,对于工龄较短的数学老师,学校可以加强与外校的合作与联系,促进两个学校的数学老师彼此分享教学心得,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弥补本校教师的教学缺陷,不断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第三,在新课改环境下,初中阶段的数学老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侧重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分析、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掌握基本的定理、公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3.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现阶段,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相关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数学是一门侧重实际应用的学科,而且初中阶段的数学和日常生活具有较大的联系。因此,老师在课堂知识导入、讲解、提出问题时有必要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统计”一课时,当讲到“概率”的问题时,数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班某次体育跑步成绩的实际展开调查,分析“男、女学生跑步成绩的达标概率”,同学们纷纷参与到调查研究活动,随后又做出相应的判断,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我国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地了解以往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加强与其他优秀教师的业务切磋,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