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国最佳EMBA榜”所蕴含的意义,实际超过榜单本身。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大部分EMBA项目,在管理学科、知识、工具上,已经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甚至在如今的科技推动之下,大部分EMBA项目开始进行多学科的融合。现在,国内大部分EMBA项目开始转向对企业家思想、素质的锻造,这对于净化中国企业家群体环境,以及提升和推动企业群体的健康力量将起到积极作用和价值。
作为国内最早关注中国EMBA教育的财经管理类期刊,我们见证了中国EMBA教育的起步、发展、转型、再发展。
中国EMBA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彼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国内大学中第一个创办了EMBA项目,3年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暨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2所高等院校开展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各院校开始陆续招生。因此,2002年是中国EMBA教育的元年。
此后,中国EMBA教育迅速形成规模,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不断探索创新,特别是引领了企业家管理与经营思维与方式的进步。在此过程中,《经理人》发现,EMBA的企业校友遍布全国,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精英骨干的作用。因此,在中国EMBA教育开展5年之后,自2007年开始,《经理人》将EMBA教育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的推动价值,纳入到核心内容,并推出了国内财经管理类期刊行业第一个针对中国EMBA项目的评选榜单。
2017年,产业经济环境加剧变化,也影响了EMBA教育项目的变化,根据形势,《经理人》将原定的两年一度的评选,改为一年一度。今年,《经理人》推出第八届“中国最佳EMBA榜”。
去年的“中国最佳EMBA榜”,是基于中国EMBA教育项目的深度调整周期,包括双证制度正式实施、生源结构重大改变、课程改革与创新等等,那么今年的“中国最佳EMBA榜”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呢?
通过深度调研,我们认为有以下六个新现象:
1. 海外商学项目蜂拥来华,与国内EMBA项目形成竞争;
2. 国内EMBA生源结构中,从企业家向职业高级经理人迅速转变;
3. 具有高等学历背景的年轻创业者,成为国内EMBA项目生源的争夺对象;
4. 国内EMBA项目,为获得生源,发力“移动课堂”形式;
5. 国内EMBA项目的课程改革与推进,日益强化、聚焦于中国经济与产业焦虑问题;
6. 国内EMBA项目开始注重企业家思想的教育与培育。
综上,第1至第4,涉及生源问题;第5至第6,涉及课程与教学。
在第1至第4中,又可细分为生源争夺、生源类型分化等突出问题。
关于生源争夺问题,主要是海外商学项目的入华。事实上,海外商学项目一直在华事实存在,但自实施考试制后,海外商学项目办学速度突然加速。其原因只有一个:海外商学项目在华招生,基本上都是免试入学,学员毕业后,可获海外硕士学位及文凭。例举两个案例:
在比利时国立列日大学EMBA在华招生简章中,其报名条件栏,最低学历规定为大专,可通过面试入学;学习费用包括1000元人民币报名费、18.8万元人民币学费、200欧元学籍注册费、200欧元毕业工本费;课程中包括《会计与金融》、《战略营销》、《公司发展战略》、《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国学精粹》等;主要学习地点在江苏无锡;完成毕业后,学员可获列日大学列日高商颁发国际承认的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在法国布雷斯特高等商学院在华进行的EMBA/MBA在华招生简章中,其报名条件,最低学历同样规定为大专,也可通过面试入学;学费中包括报名、注册费和学费合计79800元人民币;课程涉及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资产管理以及金融工具解决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应用技能能力培养;毕业答辩在中国,可获金融硕士学位证书及成绩单。
关于师资,法国布雷斯特高等商学院EMBA/MBA项目没有透露,但比利时国立列日大学EMBA招生简章中却明确显示了其师资名单,经查,这些师资居然全部来自中国顶级名校的教授。很显然,比利时国立列日大学EMBA项目在华更像一个“外资公司”在经营,其在中国市场上,通过收取学员学费之后,再以此聘请国内教授,而校方只做首尾两件事情:输入海外院校品牌和颁发文凭。
对海外商学项目蜂拥来华的现象及问题,《经理人》曾分别问询过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财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世农教授,以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教授、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张钢教授。吴世农教授表示,“一方面,中国企业家都是从自己在国内的商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海外的商学教育根本无法深刻理解这些企业学员面临的管理问题和知识需求;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企业家的教育、培养,中国的商学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建立了有效的课程体系和丰富的案例库,不仅具有能力,而且具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国企业家的学习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张钢教授则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认为,国内的EMBA不用担心,而且欢迎海外竞争者来参与竞争,因为一方面倒逼国内EMBA教育持续改革和发展,另一方面让学员在市场选择和比较中,自己做出研判。
整合两位教授的观点,《经理人》认为,假设原定的考试制不进行修订的情况下,海外商学项目还将继续招生,但这些海外EMBA项目能否适应中国企业学生的需求,以及能否产生高质量的教学及学员满意度,还需要时间检验,但是,这些海外EMBA项目所施加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也在促使国内商学项目招生及课堂形式的变化,特别是国内EMBA已经开始反思,并采取了行动——主要反映在,从过去只注重商业知识教学,转向企业家思想及能力的复合教育。
借用欧洲最有影响的商业思想家之一的弗雷德蒙德·馬利克(Fredmund Malik)的说法——“每个组织和个人都感受到复杂性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根本性变革及其影响力。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现,快速的变革今后将成为平常事。许多人,尤其是那些肩负重大责任的人,要靠个人的毕生精力去完成他们的任务。我们将不得不放弃今天在管理学上常用的基本原理,用更好的原理取而代之”,我们认为,当下的企业家、创业者通过短暂的EMBA学习阶段,能够学会和懂得“反思”,其企业就会从过去单纯的谋利,转向“肩负重大责任”,而作为提供教育服务的EMBA,就达到了商学教育的本质目的:EMBA教育是引领中国商业文明的健康力量!
关于生源类型分化问题,主要集中在从企业家生源向职业高级经理人生源迅速转变上。这是一个令EMBA十分尷尬的现象。这一趋势变化,主要在于考试制。由于职业高级经理人一般拥有较高的学历,且大多能顺利应对考试,另外,也有能力支付高昂的学费,因此,这些本应出现在MBA课堂上的学员,却出现在EMBA课堂上,这也迫使国内部分EMBA项目不得不采取分班形式,以区分职业经理人和老板,毕竟授课对象不同。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职业高级经理人群中,有一部分将来会进行创业,甚至转型为企业家。
在第5至第6的新现象中,关于课程与教学,在今年的调研中,《经理人》发现,很多院校EMBA对内实施了课程改革,其中大多聚焦于中国经济与产业焦虑问题的多方面,同时通过导入中国思想与企业实践结合的形式,以及投入支持构建学习型校友会等组织形成,努力推动EMBA企业学生的自我升华。
有鉴于此,本年度的“中国最佳EMBA榜”的分析指标做出两个方面的调整。第一,原有的“国际化”指标不再被列入,这是因为诸如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知识、管理工具,以及海外游学、海外移动课堂、聘请海外优秀的客座师资、与海外顶级商学院的合作与交流等等,都已经是国内EMBA项目的常态内容;第二,在一级指标“课程项目”中,增设了“商业思想”核心指标,这是因为中国EMBA必须为中国的企业家、创业者提供教育服务,期间,重要的是引导企业学生从中国思想及文化中汲取思想瑰宝,从而真正指导企业学生认识自己的企业以及未来发展。
因此,今年的“中国最佳EMBA榜”所蕴含的意义,实际超过榜单本身。
2019年的‘中国最佳EMBA榜较去年进行了扩编,出现了重新上榜的EMBA项目,如中南大学EMBA、暨南大学EMBA、大连理工EMBA、山东大学EMBA、湖南大学EMBA。
凭借在国内的优势资源、品牌价值,以及多方面的能力,清华经管EMBA、北大光华EMBA继续位列今年榜单第一、二名。
清华经管EMBA是第8次蝉联榜首。
从核心指标维度角度,清华经管EMBA在“商业思想”上强调“企业家对于未来的认知,培养贯通科学、哲学、文化、艺术的整合性思维”。清华经管EMBA邀请国内外经典理论原创人、两院院士、人文大家、经管名师执教,以未来战略思维为导向,探索设计思维与跨学科碰撞的浸润式教学模式,解析人工智能、先进能源、超材料、生命科学、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科技成果,开发了《未来芯片与跨学科创新》、《公司控制》、《大国博弈、资本市场与对外投资》、《未来生命》、《智慧培养-从信息到知识与智慧》、《百年科技的回顾与反思》、《设计思维》等全新课程。
在“课程创新”上进行了探索。目前,清华经管EMBA已经形成了“整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海外研学”、“探索互动式教学”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的独特教学方式,特别是,创造性地开发出行知中国系列课程。
比如“行知中国——企业篇”,该课程鼓励授课老师提前走进企业熟悉企业的状况、对企业进行深度的调研,深入分析企业案例,总结和提炼企业的最优实践,把企业案例真正植入课程内容,以达到在教学中将企业最优实践与管理前沿新知的深度结合。在“行知中国——企业篇”课程中,企业学生走访企业,与企业高管深度沟通互动,全方位分享成功企业的管理创新之道。行知中国——企业篇”课程的推出,为清华经管EMBA的企业学生开创了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高端授课方式。
比如在“行知中国——经济篇”中,清华经管EMBA创新性地把移动校园课程升级为“行知中国经济篇”课程,选取中国具有典型发展特色的区域为行知地点,通过课堂学习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经济形态及趋势进行全貌式的了解。当地企业实地参访与授课内容深度融合,增强企业学生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切身感受。
在“多科融合”及“学科前瞻”上,清华经管EMBA在其课程体系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学院与大学融合的平台。除经管学院外,还有清华大学内的多所学院的积极参与,包括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国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美术学院、医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环境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
在对企业学生传授的“知识资本”及“综合效用”上,清华经管EMBA通过校友网络了解学生企业发展的变化,比如通过学习进行公司股权重组、改造;公司成功融资上市;改善经营策略使公司营业额大幅度提升;将所学知识在公司内部学习分享;推荐公司管理层回炉学习等。以两位企业学生的案例为例:
中油燃气集团董事局主席许铁良,经清华经管EMBA学习后,将课堂上最新的管理学理论、前沿科技、创新模式等知识与所在的企业实践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企业发展。如:为了优化战略,采用管理学工具,研究确定了上下游一体化增长模式;为了安全高效,成立了数据中心,建设了管网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实现了管网智能化;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了电商平台,为客户提供增殖服务。此外,经学习,许铁良还认识到在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只有以谦卑的态度,空杯的心态,加强学习,成为知识财富的拥有者和传播者,才能做好表率,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
沧海控股集团副总裁彭永辉,经清华经管EMBA学习后,公司还完成了上市,实现了多年筹划的目标。其表示,正是在清华学习的两年里,梳理了自己对企业管理的知识体系,更新了管理理念,提升了企业家的视野和高度,让自己重新审视和要求自己,再次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作为国内EMBA教育的另一面重要旗帜,北大光华EMBA继续引领中国企业及企业家的进步与思考。
清华经管EMBA在“课程创新”上进行了探索,已经形成了“整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海外研学”、“探索互动式教学”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的独特教学方式。
关于北大光华EMBA的“商业思想”,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在2019年开学典礼致辞中,可见一斑。他说:“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合理和美好都能按自己的意愿成为现实。学会聆听自己的内心,承担生活的琐碎和卑微,学习与自己的焦虑、迷茫、困惑、错误甚至失败和平相处,改变自己的轻妄和建立在偏执基础上的深信不疑,警惕用二元对立的思维站在道德高处肆意批判。你可以很好,但你无需完美。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懂得反思,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精神去深入理解事物背后的本质,建立对本源和普遍性的理解,然后采取果决的行动实施改变。请记住,开放和包容不可避免地对于我们解决社会冲突具有巨大的价值和贡献,它也是人类能够完成一个又一个了不起成就的重要原因。”
北大光华EMBA项目力求为学员打造全面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从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到微观经济学认识论,从管理学的哲学思想体系到决策机制,从组织方法论到流程管理,深入浅出地带领学员从多个视角解读现行基础理论和应用方法,并对该领域的前哨思想加以分析,为不同行业背景学员构建管理学知识体系,形成管理实践的认识视角。
“思想+视角”,是北大光华EMBA的两大核心。北大光华EMBA项目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以厉以宁教授为代表的国内著名学者,以及一批有着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北大光华EMBA的讲台上,活跃着谙熟中外商业实践,术有专精的教员。北大光华EMBA的教员们既需要把握时代脉络、熟知前沿理论,也需要洞悉国内商业环境、了解运营实践。他们凭借自己严谨而深厚的学科素养,启迪 EMBA 学员深入思考,找到提高组织运营效率、解决面临的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經理人》认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大部分EMBA项目,在管理学科、知识、工具上,已经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甚至在如今的科技推动之下,大部分EMBA项目开始进行多学科的融合,但是这种体系更多偏重于“术”。那么,中国的EMBA和海外的EMBA究竟区别在哪里?清华经管EMBA、北大EMBA提供了一种思路,就是要求企业学生学会思考。
中国的EMBA本质是向中国的企业家提供教育,教会他们学习方式、教会他们思考方式。唯此,中国EMBA教育才能真正提升企业家整体素质、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比去年榜单中的第3至第10名,今年的3?10名中,浙大EMBA、上海交大EMBA、厦大EMBA、人大EMBA、复旦EMBA、武大EMBA保持去年的地位,而中山大学EMBA在今年榜单中,较去年上升到了第9位,同济EMBA则略有下降。
今年的榜单变化,一方面是来源于各EMBA项目的自身表现,另一方面是本届评选指标维度和指标权重变化。在一级指标中,削减了“国际化”指标,在二级指标中,增设了“商业思想”指标(前已述及原因),而由于“课程创新、多科融合、学科前瞻”已在众多EMBA项目中成为常态,因此将此三项的二级指标部分权重及削减的“国际化”指标权重,计入“商业思想”指标权重。“商业思想”指标是今年对各EMBA项目在培养企业家思想方面的重要分析和考察维度。
从综合各指标的结果来看,浙大EMBA得益于“商业思想”的较高分值,以及“课程项目”的第一综合分值(与清华EMBA并列),继续保持了今年榜单的第3位。紧随其后的上海交大EMBA、厦大EMBA、人大EMBA等也有类似表现。其中,厦大EMBA因“校友资源”的优势,继续获得“学员评价”第一综合分值。
浙大EMBA一直强调以培养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健康力量为己任。
重点看一下二级指标中的“商业思想”、“课程创新”及一级指标“学员评价”在第3至第10名的具体情况:
关于浙大EMBA项目。浙大管理学院院长魏江教授认为,“企业家培育要聚焦于企业家精神的建构与提升,商学院应该从愿景使命、课程设置、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多方面融入对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近年,浙大EMBA推出全新的改变学院结构、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商学+”的概念。而根据课程体系和各科目,浙大EMBA已将“商学+”的模式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商学+哲学、商学+人文、商学+金融、商学+工程技术等实现学科交叉的培养体系,初步构建起以中国现实为导向,以工程科学、实验科学、数据科学、人文科学等为基础,以商学智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商学+科技”与“商学+人文”为例。
在“商学+科技”上,浙大EMBA推出了包括《数据重构商业》、《信息网络技术与商业变革》、《科技创新与商业机会》等在内的系列课程。在形式上,推出院士堂/对话科学/国之重器系列活动,发挥科技浙大的强大优势而打造的高端学术研讨与科技体验平台,为EMBA企业学生提供科技创新与商业变革新视角,在多个前沿技术领域创造互动场景与话题。
在“商学+人文”上,浙大EMBA推出了《求是精神》、《浙商精神》、《管理哲学》等在内的系列课程。在形式上,推出人文浙大系列活动,海纳百川、中西交融,邀请国内外学校及社会人文学者进行对话,人文熏陶,成为个性丰满、心灵充实、具备人格魅力的人,才能展现出领导者的真正魅力,在事业和生活中影响感染他人。
值得重视的是,在浙大EMBA课程体系中,“人文思维”被提到了与“科学思维、设计思维、管理思维”同样的价值地位。援引浙大EMBA张钢教授话说,中国的EMBA教育需要帮助企业学生建立“向内看”的思维方式——“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在民营企业中,首要的是创始人自己。”
那么,在学习浙大EMBA课程后,企业学生的自身价值如何体现?以两位企业学生的案例为例:
企业学生凯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红,在浙大EMBA学习的两年,也是其完成个人转型的两年。她从专业人员转型为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她创立杭州第一家房地产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后,不仅开启房地产投资多元化之路,也为浙江活跃的民间资金探索了新的投资渠道。朱红个人先后获过得“2014浙江金融投资十大领军人物”、2016“浙商十大女杰”称号、2018“魅力女浙商 新锐力量奖”等荣誉。
而浙江美迪凱现代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葛文志,一边在浙大EMBA学习,一边将其学习所得运用于企业。其在企业,通过以项目为纽带,开展课题攻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立足于自主技术研发和自主品牌塑造,确立了以自主核心技术为支撑的产业竞争优势,培养造就了优秀的人才队伍,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动力。目前,企业进入了国际著名智能手机品牌供应链,获评为京瓷集团“最佳供应商金奖”,同时,公司处于拟上市阶段。
关于上海交大EMBA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教授提出,中国的EMBA教育应该“扎根中国管理实践,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完善世界管理理论”。
和浙大EMBA类似,上海交大EMBA也改革了其EMBA课程体系,创设“新+、金融+、互联网+、行业+、AI+、文化+”以及“交大探究”模块,将商学和产业进行对接。
关于厦大EMBA项目。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叶建明教授对于厦大EMBA的发展提出:“回归教育本质,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培养适应新时期需求的企业学生,实现‘第二曲线新的发展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叶建明教授亲自牵头下,厦门大学EMBA中心在最近两年中开设了全新前沿课程《对话科技-创建指数型组织》。该课程整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化学、材料等学院的优势学科,组织了1位院士、1位长江学者、3位杰青、3位青千、3位闽江学者等三个双一流学院的师资队伍,以全新的授课形式,打造一场跨学科的知识盛宴。课程扎根厦门大学优势学科的深度,立足未来,用前沿研究打开想象的翅膀,用超能量的指数级组织与颠覆性未来共荣,激发EMBA学生企业家们的深度思考。
同时,在应用性课程的开发上,2019年7月,新设《数字时代的新媒体传播》课程。课程以舆论学、传播学为切入点,以“弱传播”理论为基石,并通过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的三合一模式,让学员将所学吸收、应用。与以往开设的《危机公关与沟通》、《演讲与口才》、《经理人谈判战略》等特色公选课不同,《数字时代的新媒体传播》课程突破了单一的媒体应对、演讲策略、谈判技巧等角度,通过为EMBA学员分析了舆论的特质,传播的价值,揭示了传播渗透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奥秘,让不同行业、不同专长的EMBA企业学生,找到新传播媒介下、数字传播时代的有效传播工具与方法。
另外,厦大EMBA还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计划。在“走出去”方面,厦大EMBA还创立了中美班。其后,改班升级为全球班。每年固定在国庆期间,前往美国凯洛格商学院游学参访。与全球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教授、整合营销之父唐·舒尔茨教授等名师大家面对面交流。同时,还与美国杜兰大学合作,开创厦大-杜兰GEMBA,全球管理硕士。在“引进来”方面,厦大EMBA设立了哈佛课程,每年邀请哈佛教授,为厦大EMBA企业学生带来最前沿、最原汁原味的哈佛经典课程等等。
由此,厦大EMBA的校友资源成为国内EMBA项目一个较大的亮点。
当然,排名在上述三家EMBA项目之后的人大EMBA、复旦EMBA、武大EMBA、中山大学EMBA、同济EMBA,也分别在“商业思想”以及“课程创新”、“学员评价”指标上,显示各自的优势。
今年的榜单较去年进行了扩编,出现了重新上榜的EMBA项目,如中南大学EMBA、暨南大学EMBA、大连理工EMBA、山东大学EMBA、湖南大学EMBA。
这里重点关注一下暨南大学EMBA和山东大学EMBA。
关于暨南大学EMBA。暨南大学EMBA对于其培养目标,有三项很关键,分别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企业高端管理者;培养能够将现代管理理念融通于中国管理实践的知识型高端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持续创新精神的学习型、开拓型华人企业家。
具体落实到行动表现上,暨南大学EMBA有一个叫做“华商管理案例基金”的项目。该项目强调通过华人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案例研究与开发,实现EMBA教学培养与管理实践的结合,即通过暨南EMBA学员自身的企业案例和海外华商管理实践作为案例的主要来源,构建了一个将本土与侨情相结合、教授与学生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桥梁。
关于山东大学EMBA。从GDP角度,山东长期位列我国各省市中的第三地位,因此,该省内的企业与企业家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作为山东省唯一颁发EMBA学位授予权的山东大学,对于本省的企业家的教育有当仁不让的责任。资料显示,山东大学EMBA自2009年获得教育部授权招生以来,已培养数百位行业精英,学员也遍布国内外企业高管及政府高层,各行各业均有涉及。
基于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山东大学EMBA提出的办学思想为“立德崇实,大爱儒商”,汲取山东大学优秀资源,把传统儒商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倾力帮助各界高层管理人员开拓思维、扩展视野、丰富知识、融合智慧、搭建和拓宽社会资源网络,为成就具有卓越影响力的领导者而努力。
山东大学EMBA这一办学思想,与《经理人》本届榜单重于培养中国企业家“商业思想”与素质的要求,有着相通之处。
厦大EMBA的发展:回归教育本质,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培养适应新时期需求的企业学生,实现‘第二曲线新的发展格局。
除了一些常規的EMBA商学教学模块之外,山东大学EMBA的“人文模块”显现了其特色。该模块通过开展系列文化特色课程与讲座,彰显齐鲁与山东特色,在人文模块中发挥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传统学科优势,结合山东省泰山、曲阜、灵岩寺等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孔子学院、尼山学堂等开设儒家人文思想教育、道家与养生、禅修营等体验课程。事实上,这些涉及中国传统思想的教育内容,在国内其他的EMBA项目中也大量出现,只是相比之下,山东大学EMBA的“人文模块”更具资源和更接地气。
综合国内各EMBA项目的变化,《经理人》认为,中国的EMBA的特色办学变得越来越突出,从早起通过移植西方EMBA教育模式、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到经历自我发展、形势的变化,再到多学科融合,一直到如今回归对企业家思想、素质的锻造,中国的EMBA教育对于净化中国企业家群体环境,以及提升和推动企业群体的健康力量将起到积极作用和价值。
1. 2019最佳EMBA排行榜及调研情况
本年度排行调查主要从EMBA项目和EMBA学员两个方面着手,同时也调查了学员对EMBA项目的看法。其中,EMBA项目方面,调查项目师资、教学管理、课程体系、品牌力等;EMBA学员方面,调查对象分为两个部分: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调查学员在知识资本、企业增长、全球视野等方面所获得的提升,以及EMBA学习对提升经营管理的综合效用和对EMBA项目的满意度。
本年度调查中,尽管对EMBA学员企业增长、个人财富增长和薪资增长开展调查,并且分别向企业学生和职业经理人学员发放了调查问卷,但中国EMBA学员构成以企业董事长、总裁、副总裁、总监等高层为主,他们参加EMBA学习具有各种复杂的动因,并不以追求薪资增长为主要目标。因此,本年度排行并不参照国际上EMBA排行以薪酬为主要依据的惯例。保持排行体系的持续稳定并符合中国实际。
本年度调查的范围只限EMBA中文项目。众多EMBA项目对《经理人》排行的独立、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均有高度认可,绝大多数受邀EMBA项目均积极参与填写问卷,协助调研。对积极配合的EMBA项目,《经理人》均对其问卷进行独立核实,确保真实完整。对不积极配合的EMBA项目,《经理人》开展独立的第三方调查,包括匿名电话访问、桌面研究(二手数据搜集)、校友提供等方式。
对EMBA学员方面,《经理人》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复合式调查,在邀请EMBA毕业生参加调查的同时,通过向企业人力资源部调查,以电子邮件、网上公布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EMBA学员受调查人数均满足统计学的要求。在企业对EMBA项目的评价方面,《经理人》通过数据库,向企业董事长、CEO、副总裁、总监等高级管理者,以及向人力资源部发放问卷,展开调查。
2. 鉴于国内EMBA项目的发展情况、相关因素以及“学习为本”的EMBA教育原则,本年度的评选原则和指标及其权重做出重大调整。
评选原则为:一、没有大学及各院系学科为基础支持的EMBA项目,不纳入榜单评选范围;二、本校专职师资低于总师资数量35%以下的EMBA项目,不纳入榜单评选范围;三、课程体系及科目照搬西方,且缺乏创新和革新的EMBA项目,不纳入榜单评选范围;四、市场口碑欠佳、受到处罚的EMBA项目,不纳入榜单评选范围;五、收费标准与EMBA项目提供的课程教育价值严重不匹配的,不纳入榜单评选范围;六、招生不足及运营停滞的EMBA项目,不纳入榜单评选范围;七、中外合作项目的EMBA项目,不纳入榜单评选范围。
指标及其权重。设定为5个大项指标以及其中7个细项指标。5个大项的权重分别为:师资15%、招生10%、品牌影响力5%、课程项目55%、EMBA学员评价15%;5个细项归属于“课程项目、学员评价”所下辖的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商业思想20%、课程创新15%、多科融合10%、学科前瞻10%、知识资本5%、综合效用5%、校友资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