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下4~6岁幼儿同胞接纳态度研究

2019-12-04 04:15张萌萌王艺卓王兴华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全面二孩

张萌萌 王艺卓 王兴华

【摘要】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二孩数量增加,大孩与二孩之间的同胞关系影响着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甚至影响全面二孩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为了解二孩家庭中大孩对二孩的同胞接纳态度及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及作品分析法,从同胞接纳认知、同胞接纳情感、同胞接纳行为三个维度测查同胞接纳态度。研究结果显示:4~6岁大孩对二孩的整体接纳水平较高;同胞接纳情感得分显著高于接纳行为得分;性别、年龄与同胞接纳态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胞接纳认知、同胞接纳情感、同胞接纳行为及同胞接纳态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全面二孩;同胞接纳;接纳态度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9)10-0051-06

【作者简介】张萌萌(1995-),女,山东潍坊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艺卓(1993-),女,河南巩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兴华(1982-),女,黑龙江黑河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讲师,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一、问题提出

同胞接纳是指二胎家庭中大孩对二孩的到来在情感与行为倾向等方面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在情感上对二孩的到来感到愉快和欢喜,在行为上没有排斥二孩的相关行为表现[1]。McGuire(1985)认为,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三种基本成分[2]。以往研究表明,二孩的诞生会使大孩经历同胞关系建立的过渡阶段[3]。若过渡顺利,同胞间将会产生积极的接纳态度,若过渡不良将导致同胞冲突及矛盾。尤其是幼儿的认知、情绪情感、社会性等发展水平较低,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有限,所以其生理和心理都容易受到影响[4]。因此二孩的诞生无形中会更易造成同胞关系问题,如大孩反对父母生育二孩,大孩仇视二孩[5][6]。如果再缺少父母等家庭成员的关爱、沟通及引导,将进一步激化孩子间的冲突,甚至导致更深层次的家庭矛盾[7][8]。这不仅给父母造成了困扰,而且严重影响大孩和二孩的身心健康[9]。

基于此,本文分别从接纳认知、接纳情感、接纳行为三方面对同胞接纳态度展开研究。其中,接纳认知是指大孩对二孩的具体认识程度;接纳情感指大孩对拥有弟弟/妹妹或共同开展活动的喜好程度;接纳行为指大孩在与弟弟/妹妹的日常相处中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表现。本文通过对37名学龄前幼儿进行调查,了解大孩对弟弟/妹妹的接纳态度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协调同胞关系,为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提供有益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某一级示范幼儿园中混龄班幼儿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询问教师,了解到该园4个混龄班中共有57组二孩家庭,其中大孩处于学前期阶段的家庭共有37组。因此,本文选取该37组家庭中的大孩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在37名幼儿中,共有男生15名,女生22名,其中6岁幼儿16名,5岁幼儿16名,4岁幼儿5名。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二)研究工具

1.《4~6岁幼儿同胞接纳量表》

本文在幼儿接纳量表第二版(ASK-R)的基础上[10],参照戴旒茜(2015)[11]和刘子琳(2015)[12]同胞接纳研究编制了《4~6岁幼儿同胞接纳量表》测查大孩对二孩的同胞接纳态度。量表内容包括:幼儿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各维度题目(同胞接纳认知、同胞接纳情感和同胞接纳行为)。采用利克特3级评分,1分、2分和3分表示“消极态度”“中间态度”和“积极态度”,分数越高预示着大孩对二孩的接纳水平越高、接纳态度更积极。该问卷经过讨论、预测及修订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951(α=0.951),其分半信度为0.968,效度为0.853,量表可用于正式施测。

2. 作品分析:《我最喜欢的家人》

在幼儿不知道绘画意图的前提下,邀请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绘画作品《我最喜欢的家人》,并在绘画结束后请幼儿说明绘画的内容,研究者询问:“画的是谁?为什么这么画?”将每个幼儿的作品内容与量表内容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大孩言语与非言语回答是否具有一致性,从而进一步了解大孩对二孩的真实接纳态度。

(三)数据分析

在取得幼儿园老师的同意后,由受过培训的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作为主试对幼儿进行测查。在测查开始之前,主试与幼儿建立熟悉感,消除其紧张情绪。正式施测时,每次邀请一名幼儿进入安静的睡眠室,由主试大声念出题目,并保证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回答,测查过程中全程录音。结束后,由两名编码者对收集的量表及幼儿作品进行编码、录入并汇总整理,编码者评分一致性达99% 。数据回收后,一方面使用SPSS 23.0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分析,并采用归纳的方法将相似回答整合并以叙事的方式呈现[13];另一方面针对幼儿的绘画作品,采用质性方法进行整体描述和对比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量表结果与分析

1. 大孩对于二孩的同胞接纳认知

同胞接纳认知主要指大孩对二孩的具体认识程度。根据认知维度分析发现,幼儿在认知维度的平均得分为2.8分(满分为3分),大孩对二孩的同胞接纳认知水平较高。其中幼儿在回答“你认为弟弟/妹妹是你的家人吗?”时,有73%的幼儿认为弟弟/妹妹是自己的家人;只有27%的幼儿持中立态度,表示“不确定”或“不回答”;尚未有幼儿否认弟弟/妹妹是自己的家人。Erikson生命周期理论[14]認为,4~6岁是人生发展的儿童期,这一时期生命任务在于智力逻辑和心理逻辑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幼儿对关系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因此父母生育二孩后,有可能遭到他们的反对态度,亦有可能迎来他们的支持态度。此次测查的多数大孩能够正确认识弟弟/妹妹的存在,说明大孩对于二孩的认识程度相对较高。

2. 大孩对于二孩的同胞接纳情感

同胞接纳情感指大孩对拥有弟弟/妹妹或共同开展活动的欣喜程度。接纳情感维度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见下页)。接纳情感维度各题目的平均分在2.43分到2.68分之间,总平均分为2.56(满分3分)。总体而言,幼儿在接纳情感方面表现积极。进一步对比发现,其中1、2、3、7题得分高于情感维度平均分,4、5、6题低于平均分,其中5、6题得分最低,同为2.43分。

具体分析大孩的接纳情感,在得分高的题目(你愿意和家里的弟弟/妹妹一起玩吗、你愿意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吗)中,幼儿常见回答有“弟弟/妹妹可爱”“有同伴陪自己玩耍”“妈妈说弟弟/妹妹是我的家人,家人可以分享” “妈妈说我大了,弟弟/妹妹小,需要照顾”,可见大孩对二孩的积极接纳情感主要表现在玩伴可爱、满足玩耍需要、分享、谦让等方面。另外,从幼儿的言语回答中可以看出,家人的正确引导和情感支持是幼儿积极接纳的重要因素。

分析幼儿得分较低的两道题目中,大孩与二孩间的争吵、父母爱的陪伴是影响其接纳情感的重要因素。46%的大孩表示与弟弟妹妹争吵过,争吵的主要原因是争抢玩具、弟弟不听话;43%的大孩因为父母无暇陪伴自己而出现中度及重度消极情绪,其中13.5%的大孩因为父母陪伴缺失出现攻击行为,幼儿常见回答为“我不需要他们陪,我一个人玩更好”“我讨厌他们”“我看到弟弟就想揍他”。可见,这种情绪反应来源于父母关爱失衡而产生的相对剥夺感。

压力生活事件模型理论认为,二孩的出现对部分大孩来说属于压力生活事件,二孩的出生会引起家庭内在结构的变化,它会给大孩带来诸多的心理压力和威胁,这将导致其产生消极心理和行为变化[15]。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父母在生育二孩后,同样需要关注大孩的需求,帮助大孩适应这一家庭结构的变化[16][17]。

3. 大孩对于二孩的同胞接纳行为

同胞接纳行为指大孩在与弟弟/妹妹的日常相处中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表现。具体得分情况如表3所示。接纳行为维度各题平均得分在2.21分和2.64之间,总平均分为2.475,这说明大孩呈现出积极的接纳行为。但与同胞接纳情感得分相比,同胞接纳行为得分低于同胞接纳情感的得分,这表明大孩有积极接纳弟弟/妹妹的意愿,但与他们的实际接纳行为存在偏差。

分析幼儿的回答发现,当问及“是否愿意照顾弟弟/妹妹”,81.2%幼儿都表示愿意照顾,但继续追问这部分愿意照顾弟弟/妹妹的大孩“你是如何照顾弟弟/妹妹”,其中有30%的幼儿却表示自己年龄小不会照顾,或以后再照顾。当问及“弟弟/妹妹哭泣了,你会难过吗?”87.5%的大孩会难过,继续追问“面对哭泣的弟弟/妹妹,你会怎么做”,却只有68.7%的大孩会做出安慰的行为,如抱抱他、给他零食或玩具、告诉他要勇敢,但剩下的31.3%的幼儿摇摇头或者不做出任何反应。

大孩对弟弟/妹妹的接纳情感及行为存在脱节,其可能原因是,在不同的情境下幼儿会综合自己已有认知,被瞬时的情感左右,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如大孩认识到弟弟/妹妹年纪小需要照顾,对其产生意愿照顾的想法及情感,但需要做出真实的照顾行为时,又会由于当时的情景(怕辛苦、照顾不好)而不会有具体的照顾行为。

4. 不同年龄、性别的幼儿同胞接纳差异

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同胞接纳态度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这三个年龄段之间未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年龄对幼儿的同胞接纳态度不具有显著影响(详见表4)。对不同性别幼儿的接纳态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性别对幼儿同胞接纳态度同样不具有显著影响(详见表5)。

5. 同胞接纳认知、情感、行为以及接纳态度之间的关系

对同胞接纳认知、情感、行为以及接纳态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同胞接纳认知与接纳情感、接纳行为、接纳态度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同胞接纳情感与接纳行为、接纳态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同胞接纳行为与接纳态度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只要改善或提高三个子维度(认知、情感、行为)的一个方面将会对其他两个子维度及接纳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大孩接纳认知水平的提高,会影响幼儿的接纳情感及行为表现,并进一步改善幼儿的接纳态度。

(二)作品分析结果

在收集的37份作品中,21份幼儿作品呈现的是自己与弟弟/妹妹相处或只有弟弟/妹妹的场景,12份幼儿作品呈现的是自己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场景,4份幼儿作品呈现的是自己欺负弟弟/妹妹的作品。将每位幼儿作品与幼儿回答对比分析,总体上接纳态度表现一致性,如表7所示(见下页)。

首先,接纳认知、接纳情感及接纳行为都呈现积极的大孩,在作品中也体现出积极的接纳态度。如26号幼儿作品所示,该幼儿呈现了自己最喜欢的家人——弟弟。此类幼儿具有积极的接纳态度,表现出喜欢的接纳态度并能够做出照顾弟弟/妹妹的亲社会行为。

其次,接纳认知、接纳情感得分高,但接纳行为相对低的这部分幼儿,在绘画作品中体现出一般接纳态度。如10号幼儿作品所示,该幼儿绘制了自己与父母一起玩耍的画面,当主试询问是否接着画出自己的弟弟,孩子摇摇头表示不想画,有意识逃避主试的眼神,并低下了头。从幼儿心理角度分析,此部分幼儿受社会性影响,产生家庭责任意识,意识到弟弟/妹妹小,应该表现谦让、照顾行为,但又因为父母爱的分享或情感受到忽视而产生渴望得到关注的心理。

再次,在接纳认知、情感、行为都表现消极的幼儿,在绘画作品中具有攻擊行为。如34号幼儿作品所示,该幼儿画出自己欺负弟弟的场景,看到弟弟哭自己哈哈大笑。当主试追问幼儿是否愿意爸爸妈妈陪自己玩,幼儿表示:“他们才不陪我玩,我一个人玩更好。”可见父母缺少对此部分大孩的关注和疏导,使其严重缺乏安全感,并表现出愤怒、嫉妒、攻击性行为,从而对二孩产生严重的抵触态度。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多数大孩表现出积极的接纳态度,部分幼儿表现一般接纳态度,极少部分幼儿表现消极接纳态度。从三大维度及总体接纳态度的关系分析发现:幼儿总体认知水平高,能够意识到弟弟/妹妹是自己的家人;幼儿接纳行为水平低于接纳情感水平;接纳认知、情感、行为与接纳态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对促进积极同胞关系、构建和谐家庭提出如下建议。

(一)父母应及时与大孩沟通,正确认识二孩的存在

认知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情感、行为的表达。因此,父母从备孕开始就要重视与大孩的沟通,帮助大孩做好思想准备。如怀孕期间邀请大孩陪同产检;平时允许大孩摸摸妈妈肚子,感受胎儿的变化;耐心告诉大孩,弟弟/妹妹是自己的亲人,即使有了二孩,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是一样的。同时,对于有过激行为的大孩,父母不要责备,而是应该倾听其内心的情感需求,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后,再采取具体的行动措施来逐步消除大孩的顾虑。

(二)父母要关注大孩的情绪变化,给予足够的安全感

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人的情感表达。尤其是二孩出生后,大孩角色的转变不免使其情绪产生波动,父母要及时关注大孩情绪状态,给予情感或物质支持,如在给二孩购买玩具、衣物等物品时,也要满足大孩的物质需要,避免大孩产生心理落差感。二孩的出生会占据父母的时间和精力,在照看二孩的同时也要给予大孩爱的支持和陪伴,让其感受到父母同样的爱,从而减轻其同胞接纳时的心理压力[18]。

(三)父母应鼓励大孩参与家庭养育行为,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父母鼓励大孩参与家庭决策,给予大孩参与家庭生活的机会和尊重。尤其在面对弟弟/妹妹的事情上,父母可以请大孩参与或帮忙。如邀请大孩帮助二孩穿袜子、穿衣服、洗脸、洗澡等,通过参与家庭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孩的“哥哥/姐姐意识”,增强其家庭责任感。同时父母对于大孩的积极行为,应及时鼓励并给予行为强化,如给予言语表扬、物质奖励等,来促使其繼续做出积极接纳行为。

【参考文献】

[1] 陈媛媛.二胎家庭中父母对3-6岁长子(女)“同胞接纳”教育现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 艾肯. 态度与行为: 理论、测量与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9] Volling B L. Family Transitions Following the Birth of a Sibling: An Empirical Review of Changes in the Firstborns Adjustment[J].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2 (03):497-528.

[4] 陈斌斌,王燕,梁霁.二胎进行时:头胎儿童在向同胞关系过渡时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 2016(06): 863-873.

[5] Kramer L,Ramsburg D.Advice Given to Parents on Welcoming a Second Child: A Critical Review[J]. Family Relations, 2010(01):2-14.

[6] Wang Q,Leichtman M D,White S H.Childhood memory and self-description in young Chinese adults: The impact of growing up an only child[J].Cognition,1998,(01):73-103.

[7] 邹林.老大怎么了 ——家庭中老二出生对老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8] 宋梅.同胞意愿:从儿童视角看“二孩”——基于108名大班幼儿的访谈[J].上海教育科研,2016(08):45-49.

[10] Favazza P C,Odom S L.Promoting positive attitudes of kindergarten-age children toward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J]. Exceptional Children,1997(03):405-418.

[11] 戴旒茜.2至10岁原“独二代”子女对“二胎”手足接纳度的调查与对策[D].苏州:苏州大学,2015.

[12] 刘子琳.学前融合班级中普通幼儿对特殊需要幼儿同伴接纳态度的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5.

[13]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4] 王莉莉,张杰.全面二孩政策下“98后”对父母生育二孩态度及影响因素[J].南方人口,2018,33(01):48-57.

[15] Rutter,Michael.Transitions and Turning Points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As applied to the Age Span between Childhood and Mid-adulthoo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1996,19(3):603-626.

[16] Tippett N, Wolke D. Aggression between siblings: Associations with the home environment and peer bullying[J]. Aggressive Behavior,2015,41(1):14-24.

[17] Belsky V J.The Contribution of Mother-Child and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s to the Quality of Sibling Interac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J]. Child Development,1992,63(5):1209-1222.

[18] Hart S L,Behrens K Y.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Features of Jealousy Protest: Associations with Child Temperament, Maternal Interaction Style and Attachment[J].Infancy,2013,18(3):369-399.

通讯作者:王兴华,xinghua.wang@bnu.edu.cn

(助理编辑 姬小园)

猜你喜欢
全面二孩
“全面二孩”政策下家庭生育成本与收益分析
“全面二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应对
“全面二孩”政策下的护理人力资源调查分析及对策
二孩时代,人口生态重建的理性思考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有限理性理论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分析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权的保障
浅析人口红利与全面二孩
“全面二孩”还缺点什么
“全面二孩”时代:更应关注儿童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