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摘 要:军事地名指的是与军事有关的地名。湖南侗族地区的军事地名主要是古代军事制度的遗迹,其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和防御、战事有关,一是来源于古代的军事屯田。历史上各朝各代为了加强对边区少数民族的统治,曾在这些地区设置过各种军事制度和军事设施。尽管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军事制度和军事设施大多已不复存在,但在湖南侗族地区的地名中,依然能找到历史的痕迹。
关键词:侗族;军事地名;军事制度;军事设施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军事地名指的是与军事有关的地名。湖南侗族地区地处湖南与广西、贵州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历史上各朝各代为了加强对边区少数民族的统治,曾在这些地区设置过各种军事制度和军事设施。尽管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军事设施大多已不复存在,但在湖南侗族地区今天的地名中,还有不少沿用了历史地名,记载了过去的那段历史。
湖南侗族地区的军事地名主要是古代军事制度的遗迹,其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和防御、战事有关,一是来源于古代的军事屯田。如“寨、砦、堡、团、所、铺、塘、屯、营、城、关、哨”等军事名称,与古代军队的驻扎和防御工事有关,逐渐演变成地理通名。
一、带“寨”的地名中反映的军事制度
“寨”的本义就是“防守用的栅栏”(军事上常用的一种障碍物,古时多用削尖的竹木或枝杈等做成)。侗族人世代居住在大山中,“寨”既是侗族人居住的地方,他们常常多户聚居在一个一个的寨子中,自然成聚落。同时“寨”也是一种防备外族和外人入侵的军事设施。现在外敌的入侵早已不再,寨墙防护功能也已消失,但地名中还留有过去岁月的痕迹。带“寨”的地名在湖南侗族地区非常普遍,如牙寨、黄寨、高寨、大寨(通道);伞寨、中寨、柳寨(新晃);云寨、牛皮寨(芷江);飞山寨、岩寨、竹寨、吉利寨(靖州);小寨、木寨、田家寨(会同)等等。
二、带 “堡”、“ 砦”、“团”的地名中反映的军事制度
“堡”的本义是“土筑的小城”。是指围有土墙木栅的坚固建筑物,这种坚固的建筑物可以作为防止外人或外族入侵的战守据点。
“砦”同“寨”,指守卫用的木栅栏。可以作为抵御外人或外族入侵的军事设施。
“团”: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
如果说早期的“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湖南侗族人民为保障自身安全而固有的自然村落建制的话,那么后来的“堡”、“ 砦”、“团”等村落建制则带有官方行政命令的色彩。
唐宋时期,朝廷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用以怀柔为主的羁縻政策,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州”。通过这种政策,来处理中央与地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关系,以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在军事上,从宋朝开始,中央朝廷历来对西南少数民族多采取以防御为主的政策,因而对筑寨自守尤为重视。当时湖南侗族地区的行政建置是:州(军)——县——砦(堡)——团,“团”是基层组织。团又为军队的编制单位。宋熙宁五年(1072),“荆州湖北路访察使章淳统兵至沅州(今湖南芷江)、诚、徽州(今湖南靖州、会同一带),直抵融州(今广西融水县),‘沿途设官屯兵,列布砦堡”。为加强控制,元丰五年(1082),析沅州之贯堡砦置渠阳县,隶属诚州;后又徙诚州治渠阳,仍以贯堡为砦。元祐元年至三年(1086-1088)沅州蛮举事后,“改诚州为渠阳军。后渠阳蛮酋杨晟台举行武装反抗后,宋朝改渠阳军为寨,并废罢新创设的诸寨堡,以之择授土官;恢复溪峒诚州,任命杨昌达等同知州事。”宋徽宗时,“一度复开渠阳军,修筑渠阳城,作为湖北扼守广西平、允、从等州的要塞,招诱诸溪峒蛮,使其纳土立堡”。 “关于砦、堡之规模大小,据《宋史·徐禧传》所载:‘砦之大者,周九百步,小者,周五百步;堡之大者周二百步,小者百步。砦、堡一般皆小于州、县城。”
湖南侗族地名中至今还保留了一些带有“堡”、“贯”、“砦”、“团”等字的地名,例如:贯堡渡(靖州):此村在宋元丰时曾设城堡,清光绪时这一带为“贯”建制,故名。 永安堡(靖州):授唐胜忠为指挥守备世袭千户职,在防疆、堡子等要冲筑 7 堡。永安堡为其中最大的一个。 贯堡砦(靖州):在州治北三十里贯堡渡,宋元祐三年置。大堡子(靖州):因此地设有报警的堡楼得名。牙屯堡(通道):因清代一名牙将(古代一种军衔。五人为一伍长,二十人为什长,百人为百夫长,五百人为小都统,一千人为大都统,三千人为正,偏将,五千人为正偏牙将,一万人设正副将军。)在此屯兵得名。蒋家堡(通道):古代,此地曾屯兵设堡,村民以蒋姓居多,故名。寨头堡(通道):村寨位于独脚盘自然村上头,古代曾在此屯兵设堡,故名。黄家堡(通道):因此地在明初曾驻兵。并以黄姓取名。长安堡(通道):相传清代时在此地屯兵设堡,且以“长安”为堡名。长堡上(会同):村居设过烽火烟堡的坪上得名。官团寨(靖州):洪武年间,此村出了一名参将,故名。炮团(靖州):最初为重要军屯重地的众多军事设施而设立。
今天,在湖南侗族地区,已经很少看见当时军事重地的痕迹了,许多“堡”、 “砦”、“团”等字也已经固化为地名通名,如“杨家团、莫家团、方团、南团”等;或进入地名专名中,如“大堡子、堡子、上堡寺、團山、团头、团坡”等,均和军事无关,而与汉语中的“村”相对应。但从对这些地名得名之初的考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地名与唐宋以来历代王朝对湖南侗族地区少数民族实行的军事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
三、带“所”、 “塘”、“铺” “屯”、“营”、“城”等字的地名中反映的军事制度
湖南侗族地区带“所”字的地名多源于明代的军事制度。明王朝为了巩固统治,在全国设立了十多个都指挥使司,都司以下设卫、所,所下还有更小的军事设施。“明洪武三年(1370),设靖州卫,下置千户五所,后增至内外千户 13 所。”在镇压了以苗普亮为首的反抗斗争后,在卫所设置的基础上,增设靖州卫五千户所。今平茶乡明朝曾设为平茶所,明朝还在今新厂、平茶、藕团、横江桥一带设立四乡所。通道县的头所,即第一所,系明清两代设置的屯兵机构,因此而得名。
湖南侗族地区带“塘”、“铺”字的地名多源于明清的军事制度。“塘”、“铺”为明清驻军的辖地单位,即在各要塞设置的哨所。《六部成语·兵部》:“比讯狭小曰塘,比塘狭小曰铺。” “塘之义,取诸防也;讯之旨,归于信也。”据清乾隆年间《靖州直隶州志》载,靖州境内有陆路一十七塘,每塘各有塘兵;有十六铺,每铺各有普兵。现今带“塘”、“铺”等字的地名往往是古代塘铺兵制在地名中的遗留。例如:铺口(靖州):因清代此地为靖州第一关口,并开有伙铺,故名。塘冲(通道):村居山沟,明清两代在此地设有塘级军事机构,故名。竹塘(通道):村居山湾,多竹,明清时此地设有塘级军事机构,故名。
湖南侗族地区带“屯”、“营”字的地名源于古代的军屯制度。历代封建王朝为了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屯以重兵,实行军事震慑。从秦始皇“二十六年(221),秦始皇‘时尉屠雎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今湖南靖县境)之岭……三年不解甲弛弩(《淮南子·人间训》卷十八,第 322 页)。”开始到清代,各朝中央政府都加强了对湖南侗族地区的军屯管理。军屯都有固定的戍所,军籍世代相传,官兵偕家室设屯聚居,形成村落。于是带“屯” 、“营”等字的地名随之产生。至今,湖南侗族地区地名中还有以“屯”、“营”为专名或通名的地名,例如:屯里(通道):村居山冲,相传古时曾在此屯兵,故名。地伏屯(靖州):此村是清朝时靖州防御外袭,屯伏兵马之地,故名。 四马屯(靖州):此村昔日曾系第四屯军养马之地,故名。营盘山(靖州):此地被小山围成小盆地,属古时屯兵处所,故名。营寨(靖州):传说三国时,孔明曾在此设过兵营,故名。
四、其它反映军事设施的地名
在湖南侗族地区还有一些地名,反映了当时建设的一些军事设施或军事措施。如:带“关”的地名: 隘门关(靖州):相传唐朝官员段宏玉,家住青靛山,在城外江东街口,建一炮楼,称隘门关。带“哨”的地名:磨哨(会同):相传古代遗下一页大石磨,在磨边设过哨所得名。哨团(靖州):传说太平军在此村设过岗哨,故名。带“城”的地名:城墙(靖州):相传古时有一山寨王在此地山界筑城设营,故名城墙界,村以“城墙”为名。罗城(通道):此地原筑有土城墙,罗姓始居,故名。城坪(通道):村居坪中,古时曾筑有城墙,故名。另外如:马王坪(靖州):该村位于飞山南面三公里处,五代楚王马氏遣吕师周讨飞山峒蛮潘全盛屯兵于此,故名。烟墩边(靖州):清代,村旁山上设有一信号烽火台,村民称之为烟墩,村居山下,故名。这些地名也与军事有关。
如今,湖南侗族地区早已脱离战争的纷扰,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历代封建王朝为巩固边防对侗族人民实行的残酷的军事管制也早已成为历史,但与军事有关的地名还是为我们探寻侗族人民的那段历史提供了依據。
参考文献
[1] 吴永章.中南民族关系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2] 伍新福.湖南民族关系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 湖南省地名公共服务小组.湖南省地名志[M].湖南地图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文章为湖南省哲社基金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YBB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