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扬 张秋阳
摘 要: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作为历代推崇的“至圣先师”,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与“学”的内容,对后世教育、学习有深远影响。文章主要依据《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行,采用系统分析法,从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分析孔子的“学习观”,并研究其中超时代的治学精神对于目前大学生学业问题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孔子;学习观;大学生;学业情况
孔子作为被后世推崇备至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作为影响我国几千年历史的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其关于教育和治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至深。孔子本人对于学习非常重视,“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述而》);钱穆也曾说,孔子一生主在教,孔子之教主在学。因此,研究孔子“学习观”,探讨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启示当前的大学学习具有现实价值。
一、孔子“学习观”阐述
(一)学习目的
孔子在讨论学习的时候,很少谈论学习的目的。但根据《论语》的记载还是可以发现孔子为学的目的,或者说为学的原因。综合来看,孔子的学习目的主要包含世俗道德层面和超世俗层面两个方面。
(二)“求仁”——世俗道德层面
孔子所处时代乃是春秋末年,礼乐崩坏,孔子希望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和社会秩序(部分有改良)。因此孔子的治学和教学在其内容上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即“仁”,学习的目的就是“求仁”。“求仁”表现在个人层面是追求自身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通过自身言行追求“仁”,也就是“学为君子儒”(《雍也》);表现在社会层面则是通过“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构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会秩序,实现“仁政”(《颜渊》)。
(三)“求道”——超道德层面
“道”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求道”,即对“真理”、“真知”、“规律”的追求和践行,这是学习目的最纯粹、最直接的表现。“士志于道”(《里仁》),直接表现出对于“道”的追求和践行;“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更是突出展现了孔子对于“道”的重视已超越生死,亦可从中体会出“求道”对于学习的指向性价值。
二、学习态度
(一)谦虚
谦虚是孔子认为比较重要的学习态度和品质,只有谦虚才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才有更进一步明晰自己的不足和提升自己的可能,是接收新知识、提升自己的前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等论述都充分体现出谦虚的求学态度。
(二)好学
好学是学习进步的保障,如果不好于学、不乐于学,不能从学习中感受到自我进步和豁然开朗的快乐,很容易使人陷入倦怠的窘境。孔子赞扬好学的态度,推崇颜回,因其“好学”。孔子自身就很好学,从“子入太庙,每问事”(《八佾》)可以看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的自我评价,更体现出孔子志于学、好于学、乐于学的态度。
(三)务实
这里的务实,其实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求知层面的自知自省,二是体验知识层面的践行。孔子强调个体在求知时的自我认知,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强调自知;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强调自省。在体验知识层面,孔子认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强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践行和体悟,而对于脱离践行而夸夸奇谈的知识,例如“群居终日,言不及义”(《阳货》),深恶痛绝。
(四)有恒
学习是从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知到行的一个持续过程,需克服懈怠、懒惰、盲目等困难,要求持续前进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孔子曾有“為山之说”,突出有恒的重要性,认为“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认为学习就像“为山”一样,半途而废就会功亏一篑,只有勇猛精进、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
三、学习方法
(一)“学”
作为学习方法的“学”,在这里特指基础素材(古代典籍)和感性知识的积累。在《论语》中可以看出,这是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完成基本知识的接收和沉淀,是知识内化和进步的基础。“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可以看出“学”的重要性。“学”的具体表现形式除了学习古代典籍著作外(“好古”),还可以通过“多闻”、“多见”、“多问”等方式,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第一阶段的知识。
(二)“思”
“思”作为学习的第二阶段,在逻辑上是“学”之后,即发生于个体获得基础知识材料之后,并对其进行分析、思考和吸收的过程。正如孔子在阐述“学”与“思”的经典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者殆”(《为政》)中所言,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才能避免迷惑。
(三)“问”
此处的“问”主要是指在“思”的基础上,针对在思辨过程中出现的疑问,自身思考不能解决的情况下的“问”,跟上文中“学”的表现方式“多问”(为获取第一阶段基础知识材料,并未经过“思”的阶段)是有区别的。“问”并非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在自身思考后,寻求问题解决和思维通达的主动求教,更多的体现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的意味。
(四)“行”
“行”实在“学、思、问”之后思维层面畅通后的验证行为,一方面是检验知识正确与否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有促进作用。因此,孔子非常重视“行”,认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强调“行”对于学习重要作用,认为君子应当“敏于行”,避免“巧言令色”。
四、孔子“学习观”对于大学生学业情况的启示
(一)立志——明确学习目的
當前大学生在学习目的上存在模糊性和功利性的特征,学习知识的首要目的既非“求道”也非“求仁”,更多的是为了装饰自己、便于今后工作等现实目的。学习目的功利性和模糊性必然来带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快乐感不足,那么学习的持续性、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更不用说对于真理的探索了。因此,孔子“志于学”,无论是对真理的探索(求道)还是服务社会(求仁)对于当前的大学生都是有启示意义的,便于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弄清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学习,树立崇高而科学的学习目的,才是个体求学不断上进的基础,是社会集体知识发展的需求。
(二)态度——正确看待学习
如何看待学习不仅是个体学习目的的直接提现,还是个体对学习主观能动性的直接体现。当前大学生因为受学习目的模糊化和功利化的影响,主观能动性不足,缺乏“志于学、好于学、乐于学”的精神,导致学习空洞化、形式化,只求“不挂科”就万事大吉,这显然并非正确学习态度,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也不会有真正的本领。因此,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其提倡的“谦虚、好学、务实、有恒”等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实在值得当前的教育深思,值得广大大学生深思。
(三)方法——科学开展学习
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效果和个体思维培育有重要作用,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效果低下甚至有害。当前的大学教育在“学”上下的功夫很大,理论教育从小学一直进行大学,但在启发学生“思”,引导学生“问”、促使学生“行”上还做得不够。学习本身是一个学、思、问、行俱全的综合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不断重复上升的发展过程。因此,孔子的学习方法可以启发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在知和行中不断内化和深化知识。
参考文献
[1] 宋淑萍.中国人的圣书——论语[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2] 杨洪.《论语》中的“学”“习”观[J].中华文化论坛,2016(06).
[3] 杜钢.古典儒家的学习观:一个“为己之学”的视角[J].教育评论,2016(11).
[4] 谷向伟.孔子的实践学习观及当代价值[J].重庆社会科学,2018(08).
[5] 陈功江.孔子的学习观及当代启示[J].学习与实践,2017(06).
[6] 陈德安.孔子论学习过程及其方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2).
作者简介:赵扬,研究实习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