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墟
据说在一些原始部落里有这样一种传统。
当一个男孩长到十岁时,部落里的男人们会戴上面具,装扮成怪兽,在一个深夜将这个孩子从他母亲的怀中抢走。
母亲会在这个时候装作保护孩子,但在一群怪兽面前,她无能为力。
这个仪式是为了在潜意识层面告诉孩子:“妈妈没用了,你不能再依赖妈妈。”这是男孩和他的“安全基地”完成分离的第一步。接下来,这些部落长辈扮成的怪兽,会把孩子驱赶到树林里。他们恐吓他、鞭打他,使孩子进入一种Trance的状态。然后通过仪式,或者分派任务的形式,来彻底摧毁这个孩子的安全感,摧毁他对恐惧的逃避。
通过这样的洗礼,“男孩”就已经在精神上死亡了,他成为了一个“男人”,然后他将跟随长辈学习制作工具、狩猎,和战斗等男人要做的事情。
如果这个仪式失败,男孩在仪式中没有“浴火重生”成长为男人,那么部落里的长辈就会将他杀死。因为他们不能指望仍旧还是“孩子”的男人来保护自己的部落。
人在心理上“未成年”,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在潜意识中将追求安全感作为第一需求。
他们十分敏感,再小的事情都容易令他们情绪剧烈波动;
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始终无法找到令自己舒服、放松的交际方式;
他们很难确定地、不退缩地去追求一个恒久地目标;
他们无法全身地投入自己要做的事业中,而总是不断在心理上自我内耗;
他们或许还会很难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因为对安全感的追求,令他们始终无法彻底地享受和投入;
其实能够在精神层面完成这种由“孩子”到“成熟”的转变的人,并不多。我们许多人或多或少地都会存在着许多自己早年时期未被满足的需求。
人能够在心理上蜕变为成熟,通常有这么四种原因。
第一,在早年时,这个人的父母的人格就非常成熟,他的父母懂得在给他足够“抱持”的前提下,给予他充分的去经历风险的空间。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就能够在一个很安全的环境下,不知不觉地就卸载掉对安全感的需求。
第二,这个人早年经历过非常重大的创伤,通过这次创伤,他会领悟到一种“虚无”。
这个“虚无”的意思是世界在本质层面上的无意义,于是他看破了“安全感”这层虚幻的追求,自然而然地就无所畏惧了。
但是这种情况是存在着风险的。多数人并不能通过创伤“浴火重生”,而是被那样的创伤将极度的恐惧或悲伤烙印进他的灵魂,成为他或许终其一生都难以放松、无畏地做自己的最大障碍。
第三,这个人天生就对世界抱有充沛的好奇心。
这种好奇心会令他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具体的事物和他所感兴趣的领域中,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安全感是一种对他来说没什么意义的概念。
第四,人在进入大学或者初次踏入社会的时候,也拥有一次迈向成熟的机会。
当我们还在校园里时,周围的人都是同我们一样的“孩子”,所以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充分地见到并且接触过“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在大学或者步入社会后,拥有了丰富的社会体验,拥有多彩多样的人际关系,那么这也能够破除你对安全感的执着。
因为你会通过和多种不同类型的人的接触,从而理解到人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这会打破你狭隘的、固化的生存理念,于是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安全感的卸载。
追求安全感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个人没有认清“感受”的真相。
安全感、愉悦感、自我效能感、孤独感、恐惧感等这些所有的感受,它们其实都是不可控的。这些感受是我们的身体在处于外界不同情境中时,所本能地会做出的反应。
这些反应一方面是充当提醒信号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充当身体激素分泌调节器的作用。
然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感受”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实有的,它只是我们主观的一种感觉,反而试图去控制它。
不成熟的人,他们在潜意识之中的第一需求是为了自己的感受服务。当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追求自己感受上的平衡或愉悦时,这其实并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愉悦,反而阻碍了你去感受真正的快乐。
就比如一个人打“王者荣耀”,如果这个人想充分地体验玩游戏的乐趣,他必须心无杂念地、纯粹地投入游戏之中,他在投入的时候是“放松”的,是带有“享受”的心态的;
但一个总是追求安全感的人,他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根本无法去“玩”,因为他根本无法放松,他不敢肆意地、充满激情地去享受游戏,他会小心翼翼地盯着死亡数、人头数,他很怕被队友骂,怕自己死的次数太多了,害怕输,害怕自己被打野抓。所以他首先考虑的并不是怎么赢,而是怎么让自己死的次数少一些、数据好看一些。
其实这个道理和我们的生活也是相通的。一个总是追求安全感的人,他肯定很难从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因为快乐的第一前提就是放松,始终不敢放松的人无法享受真实的乐趣。
一个成熟的人,他在潜意识中的第一需求就不再是安全感、自卑感等等这些感受了。他开始关注具体的、现实的事物,在这个时候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无我”了。
就是對于他来说,“我”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他不再执着于自己一个人狭小的世界里,他开始关注他人、关注世界、关注具体问题。
他发现不管追不追求安全感,事实永远都是那个样子。事实不会因为你拥有了安全感变得更好,也不会因为你没有安全感变得更坏,事实的发展只取决于你付诸了怎样的行动。
因而他开始关注具体的现实。
这并不是说要一个人变成如动物草木那样的“无情”,而只是说感受和情绪被放到了第二位,不是将它们完全忽略,而只是不再像过去那样自己非常敏感地被自身的感受所裹挟和控制。
如果再往上,一个成熟的人进化为一个“卓越”的人,那么他在潜意识之中的第一需求也不再是追求具体问题的解决,而是开始追求“自我实现”。
这种“自我实现”也可称为使命,这个人开始决定用他接下来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来做一件“大事”,做一件他认为最有意义、最能体现他个人价值和思想的事业。
何云山摘自微信公众号“炼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