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华,胡方慧
(济宁医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十九大报告要求在教学中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1];注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侧重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融合;注重个体才能和潜能的全面挖掘;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和跨方向的知识整合与互动[2]。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神,以及教育部制定并印发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文件要求,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1万门国家级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和1万门省级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并建立慕课学分认定制度,山东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积极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深入建设与应用,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开放。
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现状调研有助于以客观条件为依据,为学习目标确立、学习进度制定提供可靠依据[3]。如通过对学情进行分析,针对前期考试成绩、学习者个体特征、问卷调查与访谈结论等进行分析,总结目前学生学习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以便于进行教学设计。
本研究于2018年10月20~21日通过在网络平台发布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山东J校2018级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所发布调查问卷中回收1 033份,其中1 028份为有效问卷,有效问卷中男生560名,女生468名,76%为200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调查显示,他们的专注力持续时间为8秒钟,网络与其生活息息相关,谷歌与维基百科几乎能够回答他们的任何问题,他们习惯视觉化表达。也让我们看到互联网思维下的学习呈现出新趋势,其一,快时代,学习即是生活,学习就是工作;其二,碎片化时代,即时学习成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其三,免费时代,MOOC等优质学习资源颠覆传统;其四,指划时代,互联网让学习变成了指尖的滑动;其五,人人互联时代,基于社交网络的行为学习社区兴起;其六,平台时代,实现基于平台的学习生态再造。在此背景下,外语学习需要有新趋势,学习资源需要有新认识,给课堂设计提出了新启示,课堂教学随之需要有新实践。
本次调查表明,学习者在知识储备、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在线开放课程的接受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知识储备方面,高中到大学英语学习的跨度之大使得1/3以上的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在如何实现高中到大学无缝衔接中大伤脑筋;学习动机方面,83.94%的学习者表示对待大学英语学习很认真;76.01%的学习者拥有较高的学习热情,78.52%的学习者愿意与教师积极配合,并认为课堂气氛很好;79.23%的学习者对在线开放课程满意;78.21%的学习者对过程性评价满意,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大一新生学习现状调研
图1显示,绝大多数的学习者对待大学英语学习态度认真,具备较高的学习热情,乐于在课堂中与教师展开积极配合,课堂气氛融洽,对在线开放课程及过程性评价满意度高。并通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师-生、生-生友好互动型英语学习共同体,加强大学英语课程优质资源的共享性、交互性和实用性,使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优质资源。在继2009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后,《大学英语》课程2015年6月开始校级数字课程建设,于2018年3月完成课程建设并于6月份通过学校验收,2018年7月全面启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遴选建设,课程建设中依托高等医学院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人才培养的真实过程,以“重能力、强基础”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关注学习者的收获与满意度,尝试构建教学中有自身特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在线提供教师的教学视频、PPT教案、课堂讨论、随堂测验、单元测试以及拓展资源等内容,在2018级人才培养中基于《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在教学中强化学习者关键能力培养。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多元便捷,如何通过多元手段激发学生潜能,高效率、可持续改进学习成效,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2008年,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与Bryan Alexander首次提出MOOC。《纽约时报》也将2012年称为“慕课元年”[4]。2013年10月10日,为应对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新趋势,清华大学发布首个中文版MOOC平台——“学堂在线”平台[5]。MOOC在全学科领域推广和应用中既开创了较为理想、全新的在线学习模式,但同时也在学习过程、课程内容、师生互动、知识系统性等方面暴露了其弊端,也使得传统面授教学在如上几方面优势凸显[3]。2016年2月,美国新媒体联盟(NMC)指出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6]。
混合式学习是为助力数字化学习向纵深方向发展。2003年,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将混合式学习列为知识传送产业的十大趋势之一。同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首次引入混合式学习概念。狭义上讲混合学习是指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混合,广义上讲是指两种以上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结合。综而观之,在有关混合式学习的内涵理解方面,国内外学者也各有侧重。如Margaret认为,混合式学习是多种网络化技术、多种教学方法与面对面的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7];Singh与Reed提出混合式学习中五个“适当的”原则[8]。而何克杭认为,混合学习“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相结合,在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9]。李克东认为,混合学习的主要思想是“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的整合,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10]。张健、郑晓凤认为混合学习是一种课堂面授与在线自学相融合,以优质教学资源和强大师生交互为特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线上交流和线下交流相混合的“自我驱动式”数字化学习模式[3]。本研究将混合式学习界定为通过构建师-生、生-生友好互动型英语学习共同体,以共享、交互和实用型优质教学资源为依托,通过适当地开展线上线下课程进行学习与交流,将传统教学方式与E-learning优势相融合,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学习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志趣为依据,以优质资源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学习共同体开展研讨及项目教学(建立帮扶体系),强化学习者关键能力培养,实现差异化教学与个性化自适应学习。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自身条件和认知水平会限制其认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力,而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学习则可以促进学习者之间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同伴的进步和成绩则能够起到刺激和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人人互联时代,基于社交网络的行为学习社区兴起,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设计“词达人”学习平台来自动设置环环相扣的练习,以帮助学习者深入掌握词汇的常见意义。以“associate”为例,这个词主要有三层常见含义:①作为动词,意为“联系、联想”;②作为名词,意为“同事,合作人”;③作为形容词,常用于头衔、职位前,意为“副的”。但是很明显,如何使用相对来讲有些复杂,学习者死记硬背地掌握本词也是难度较大,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基于语料库,自动生成大量动态词汇测试,练习难度由简单到复杂,通过这些练习环节驱使学习者在不同语境中听过听、说、看反复观察、学习、比较,虽然比判断对错的一般做法要“费劲”得多,却可以实打实地掌握这些单词和它们的主要用法。
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的中介体,教师、任务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围环境,并影响学习者的个人知识建构[11]。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智慧树在线教育网启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遴选建设,集中优势教学资源,推动和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共享共建,通过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环境进行激励性教学,激发其的学习动机并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将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作为线上线下课程设计的核心。
混合式学习保持线上线下两条高交互通道,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通过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依据学习反馈做出相应调整或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5]。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充分考虑了学习者、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技术支持、交互平台等诸多现实因素,具体为:首先,在开展混合式教学前,通过开展前端分析,全面了解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对在线学习接受程度等方面的情况,形成学生情况分析报告。其次,根据学习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知识传递的局限性,如何为学习者课外学习配置最为优质的学习资源,使课堂学习无限延伸向课外,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状态,并最大程度地提升学习活动的持久性和可持续性。再次,在有关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学习者通过在线观看视频内容,完成既定学习内容的知识输入,通过视频弹题和单元测试的形式检验学习效果,完成知识的输出。线上学习中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习题,可与组内成员开展线上线下讨论,组内讨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反馈给任课教师,教师可选择进行在线答疑,或留作课堂解答。线下学习可将课前线上自学与课堂学习相结合,采用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混合”的学习策略。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适当采用传统授课模式进行课堂导入、讲解、答疑以及课后作业布置等。此外,教学评价尽量多元化,在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的同时,开展研讨及项目教学,通过发挥个人志趣进行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充分利用实验室(语音室)资源,依托大学英语课程,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并将实验室开放纳入学分制管理范畴,参加实验室开放项目可申请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真负责全面加强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详见图2。
图2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个人学习和他人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11]。在外语教学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当下,在线开放课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海量学习资源,创设新型、多元、高效的生态学习环境与情境,促进学习方式和学习路径的个性化,实现灵活、开放、终身、个性化的教育新生态[12]。梅里尔首要教学原理(2002)提出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完整任务,其中任务可以由易到难逐步推进。任务中通过激活旧知习得新知,并使新知与学习目标相一致。通过应用和整合新知与公开展示新知促进学习,在讨论和反思新知中创造、探究和运用新知。学习效果通过在线测试及课堂问答体现,在教学反馈的同时,形成教学评价,详见图3。
图3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大学英语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对科学育人的导向作用,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以学生为主体,形成定期的评价机制,评定学习者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指标包括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学习效果自评与互评、平时测验、小组项目化作业的等。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任务设定,使学习者成为主动的意义建构者。突出组内互评,使小组成员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查询资料和线上线下讨论,培养团队协作与探究精神和学习者关键能力,并实现教师指导的差异化与学习者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在同辈激励中赶超比,使手机从“低头的工具”变成“抬头的利器”,将学习者线上线下成果展示出来。终结性评价包括期末课程机考考试和学生水平测试,其评价指标包括线下自主学习测试、线上自主学习考核、期末考试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表1 大学英语过程性考核给分细则
注:本课程考核细则参照教学计划执行。
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包括用现代化的手段,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本研究网络调研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英语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尝试探索新的混合式授课与学习模式。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走出传统教学模式,适应全新教师角色,倡导学生中心,深入研究混合式学习理论,探索新时代的基于新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推进在线教育深入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