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引水工程管理体系实践与展望

2019-12-03 02:36:54
浙江水利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曹娥江浙东萧山

唐 毅

(浙江省浙东引水管理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1 问题的提出

浙东引水工程涵盖了杭州、绍兴、宁波及舟山4市18县(区),区域国土面积达1.18万km2(约占全省11.2%),按2016年统计口径,GDP总量约1.68万亿元(约占全省32.4%),惠及人口约1 200万(约占全省21.4%)。浙东引水工程是确保浙东萧绍宁舟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浙江省有史以来跨流域最多、跨区域最广、引调水线路最长和投资最大的水资源配置工程。

工程通过萧山枢纽、曹娥江大闸枢纽、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曹娥江至宁波引水工程、舟山大陆引水工程、钦寸水库及沿线众多河道、节制闸等工程,将钱塘江、曹娥江、甬江、萧绍宁河网、舟山群岛等供水水源融为一体,通过引钱塘江水向浙东地区补充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舟山市城镇用水,并兼顾改善萧绍宁河网水环境。工程自从2003年启动以来,经过多年的前期论证和建设实施,浙东引水工程萧山枢纽、曹娥江大闸枢纽、曹娥江至慈溪引水、舟山大陆引水二期、钦寸水库等5项工程已经建成并发挥效益,曹娥江至宁波引水工程结合姚江上游西排工程正在建设,计划2019年底通水。萧山枢纽至慈溪段从2014年6月开始实现常态化运行,截至2018年底已累计引水约21.0亿m3。为浙东地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水资源,为宁绍平原的水环境改善、工农业用水和防洪排涝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管理机制与管理制度

2.1 管理机制

浙东引水工程管理分省、厅(市)、县(区)三级,省级设立浙东引水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省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省政府各有关部门领导任小组成员,负责对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的协调和决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省水利厅设置浙东引水管理中心,专门负责浙东引水的管理、调度、协调;沿线县级水利局设立浙东引水管理处(所),负责区域内浙东引水工程调度令执行,工程的管理和维护。目前,沿线绍兴市的柯桥区、上虞区,宁波市的余姚市、慈溪市,舟山市均已设置专门机构,并落实人员及管理经费。

2.2 管理制度

2014年,省浙东引水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并颁布实施《浙东引水工程调度运行方案(试行)》[1]。明确浙东引水工程的调度原则、沿线水量分配、常规调度和应急调度等调度相关要求和标准,为常态化引水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2016年2月,经省政府同意,省水利厅发布施行《浙东引水工程管理暂行办法》[2],办法对浙东引水工程的调度运行、工程管理、工程监测及监督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保证工程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深入推进。

2016年开始,省浙东引水管理局对沿线管理机构进行年度考核,考核主要包括调度令执行情况、管理机构制度建设、开展标准化管理的情况等内容。2017年起,年度考核被纳入省水利厅对全省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内容。

3 调度与运行

3.1 水量分配

根据《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水规计〔2005〕164号)[3]、《浙江省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浙政函〔2005〕16号)[4],浙东引水水量分配情况如下:

(1)浙东引水萧山枢纽取水口位于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汇合口萧山区义桥镇浦阳江右岸堤防杭甬运河新坝船闸附近,取水水源为富春江,多年平均年引水水量8.90亿m3,日平均引水流量原则上不超过50.0 m3/s。

(2)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头部枢纽三兴闸取水口位于绍兴市上虞区曹娥江右岸堤防三兴村附近,取水水源为富春江引水,三兴闸90%保证率年份年引水水量4.20亿m3(其中上虞1.10亿m3、余姚0.70亿m3、慈溪2.40亿m3),日平均引水流量原则上不超过60.0 m3/s。

(3)曹娥江至宁波引水工程头部枢纽姚江西排工程取水口拟布置于绍兴市上虞区曹娥江右岸堤防大厍船闸附近,取水水源为富春江引水,90%保证率年份年引水水量3.19亿m3,日平均引水流量原则上不超过40.0 m3/s。

(4)舟山大陆引水工程头部枢纽李溪渡泵站位于宁波市姚江江道弯头段李溪渡村附近,取水水源为富春江引水和姚江来水,多年平均年引水水量1.27亿m3,日平均引水流量原则上不超过5.0 m3/s。其中,舟山大陆引水一期(应急)工程、二期工程、三期工程设计引水流量分别为1.0,2.8,1.2 m3/s。

3.2 萧山枢纽引水流量

(1)萧山枢纽引水流量每日取水量限额。按照《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工程调度办法(试行)》[5],萧山枢纽引水流量根据富春江电站前3日平均下泄流量(以下简称富春江流量)和闸口站前1日高平潮时江水含氯度值(以下简称闸口含氯度)确定,具体每日取水量限额见表1。

表1 取水单位日取水量限额表 m3/s

(2)萧山枢纽引水方式。萧山枢纽闸下输水河道平原的河网水位(渔临关站)不超过4.30 m、曹娥江大闸闸上江道水位(百官站)不超过3.90 m时,萧山枢纽根据闸上水位(浦阳江侧)和闸下水位(内河侧)水位情况,采用自流引水和泵站提水相结合的方式取水。

3.3 调度运行

3.3.1 调度原则

(1)服从防洪排涝。当浙东引水与区域防洪排涝发生矛盾时,浙东引水调度服从区域防洪排涝调度。

(2)统一调度。以保障供水安全为重点,兼顾改善水环境和航运条件。加强浙东引水工程与区域内现有水利工程的统一调度,确保调度目标的实现。

(3)引水双控。浙东引水工程按年引水总量和日平均引水流量双控制原则引水。

(4)量质兼控。加强引水期间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3.3.2 调度方法

浙东引水管理中心负责与浙东引水有关的水利工程水资源统一调度(不含防汛调度),协调和监督相关工程的运行调度。

浙东引水管理中心负责萧山枢纽的运行调度。杭州市萧山区、绍兴市柯桥区、绍兴市上虞区、余姚市、慈溪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绍兴市曹娥江大闸管理中心负责其具有管理权限的水利工程的运用调度,并将实时运用情况按规定的程序及时报送浙东引水管理中心。

浙东引水工程采用平原河网重力输水,引水线路总落差只有2.00 m左右,但引水相关河道众多,因此,输水河道流速很小,沿程水头损失也很小。沿线有关大小建筑物有几百座,以节制闸、提水泵站为主。这类引水工程的调度运行与单一专用输水通道有很大的不同,既要保证水流顺利流向目标区域,又不致于对原河网的功能及流态产生较大影响。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计算,浙东引水的调度运行以区域水位控制为核心(通过节制闸启闭),区域主要交界断面进出流量为依据制定调度运行方案,同时要求区域主要出口水质标准不低于区域主要进口水质标准,保证工程正常输水和各地水资源利用。

4 监测监控

浙东引水工程通过河网重力输水,骨干输水线路长约320 km,相关河道无数,跨越了钱塘江、甬江流域,涉及杭州、绍兴、宁波及舟山4市,且主要通过沿线大量节制闸调度运行,利用水位级差,保证向目标区域引水。因此,沿线水雨情、水位、建筑物工情、流量及水质的掌握是保证正常引水的关键。浙东引水管理中心从2014年开始启动浙东引水沿线水量水质监测系统(应急工程)建设,在已开展常态化引水的沿线主要位置、区县交界断面等重要部位收集或布置了水情、雨情、水质、水量、闸门开度、视频、气象的数据,建立引水工程全要素综合协同管理系统(浙东引水水资源管理系统),基本满足当前调度运行的需求。工程在2016年建成并投入应用,已建监测项目及位置、数量见表2。

表2 浙东引水管理局相关自动检测站汇总表[6]

其中,杨汛桥、新三江闸、马山闸、三星闸、浦前闸、牟山闸、四塘闸、七塘闸均为区域交界断面。

5 运行管理经费

5.1 运行管理经费测算

2013年以来,浙东引水管理中心先后多次组织开展工程运行管理经费测算及分摊研究工作,并于常态化引水后赴沿线各地调研工程运行管理经费情况。经测算(2017年):常态化引水范围内工程及河道归入浙东引水的年运行经费总计5 540万元。其中:曹娥江以西部分402万元,含杭州市萧山区44万元、绍兴市(含越城区、柯桥区)358万元;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1 401万元;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2 523万元,含绍兴市上虞区692万元、宁波市(含余姚市、慈溪市,下同)1 831万元;省直属萧山枢纽及水量水质监测系统1 214万元。

5.2 费用分摊

(1)曹娥江以西部分。萧山枢纽及水量水质监测系统1 214万元年运行管理经费目前由省财政全额承担,不再分摊。无水量分配的杭州市萧山区、绍兴市越城区、绍兴市柯桥区等地区,考虑到浙东引水工程对萧绍平原防洪排涝、水环境改善等效益显著,上述地区的引水工程及引水河道的运行管理经费由属地解决。

(2)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年运行经费分摊执行省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4〕40号),省级承担803万元、绍兴市承担430万元、宁波市承担168万元,合计1 401万元。

(3)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需进行分摊的年运行经费为2 523万元。按照规划分配水量以长藤接瓜方式进行分摊,下游受水地区向上游管理单位进行补偿。上虞段692万元年运行经费中,由绍兴市上虞区承担182万元,下游宁波市(含余姚市、慈溪市)承担510万元。

目前,曹娥江大闸运行管理经费已由浙江省财政厅和浙江省水利厅联合发文,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运行管理经费已由浙江省水利厅发文并已落实到位。

6 结 语

(1)浙东引水工程部分工程正常运行已有5 a,经过省政府、省水利厅、浙东引水管理中心及沿线水行政主管部门及管理机构的共同努力,从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工程管理、运行管理经费保障等方面均开展了相关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引水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浙东引水工程是国内少见的利用平原河网重力输水的引水工程。工程的调度运行以不同区域水位控制为核心(通过节制闸启闭),区域主要交界断面进出流量为依据制定调度运行方案,调度模式独特,但经过实践证明方法可行。保证工程的正常输水和各地水资源利用。

(3)杭州千岛湖配水工程将于2019年10月通水,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格局将会发生重大改变。同时,浙东引水引曹南线工程也将于2019年底通水,到时浙东引水工程全部项目都已建成,全面发挥浙东引水工程效益已指日可待。相关的管理和技术研究工作需要扎实推进和开展。

(4)浙东引水工程输水通道复杂,受外部影响因素多,管理难度大,水资源保护的任务重。根据水利部和省水利厅补短板、强监管的要求,浙东引水管理中心下一步将重点监管“盆里的水”和“盛水的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全面监管主要进水口和排海口,沿线主要用水户和排水口,对引水有重要影响的水工建筑物,骨干引水河道等,建设能精准计算、可预报预测的引水调度监管数字化管理平台。

(5)制定合理的水费收取办法及开展水费征收是保证节约用水的最主要手段。尽管目前沿线工程管理机构、运行管理经费已经落实,但水费收取工作还未开展,对水资源合理利用产生不利影响。接下去浙东引水管理中心将组织研究制定浙东引水工程水费收取办法,在报请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开展水费征收工作,为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引水水资源,发挥浙东引水工程的最大效益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曹娥江浙东萧山
杭州萧山义桥渔浦诗社喜迎杭州亚运会
中华诗词(2023年9期)2024-01-27 11:44:44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十中花雨文学社
中学时代(2023年2期)2023-04-07 01:45:54
清代浙东曲家补考
戏曲研究(2022年2期)2022-10-24 01:53:30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杭州(2020年24期)2021-01-11 02:34:32
浙东沿海地区台风脉动风速时程模拟研究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3:50
打通千个发布端口 打造有X-IN媒体——萧山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若干实践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08
曹娥江
模糊聚类分析在水文预报中的研究及应用
曹娥江名的孝文化经济解释
“母亲河 曹娥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