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荦,李胜杰,白俊杰,,4,梁健辉,韩林强,梁旭方
(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80; 2.华中农业大学 水产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3.佛山市三水白金水产种苗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133; 4.南京帅丰饲料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01306 )
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俗称加州鲈,属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1],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肉质好[2],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年产量达37.4×104t[3-4]。大口黑鲈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可投喂冰鲜鱼养殖[5]。但投喂冰鲜鱼养殖模式的劳动工作量大,且养殖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病害较多[6-7]。近年来,随着大口黑鲈专用配合饲料技术的成熟,全价配合饲料养殖大口黑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10]。肉食性鱼类由摄食天然生物饵料到全价配合饲料需要经过人工食性驯化[11-14]。食性驯化过程中,个体间驯食时间差异较大,少则2~3 d可完全接受人工配合饲料,多则需7~8 d才能成功驯食,而且还存在驯食不成功的个体。驯食效果对养殖成活率和养殖效益产生较大影响。
大口黑鲈“优鲈1号”是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在用冰鲜鱼养殖条件下比非选育群体的生长速度提高17.8%~25.3%[1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以大口黑鲈“优鲈1号”和自美国新引进的大口黑鲈原种为选育基础群体,以易驯化摄食配合饲料和生长性状为主要选育指标,经连续多代选育获得了生长速度快,且适合摄食全价配合饲料养殖的大口黑鲈新品种(暂定名为大口黑鲈“优鲈3号”)[16]。为了解大口黑鲈“优鲈3号”食性驯化的遗传改良效果,笔者比较分析了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大口黑鲈“优鲈3号”、“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在幼鱼期驯食全价配合饲料的驯食成功率、成活率和生长性状,旨在为大口黑鲈食性驯化和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易摄食全价配合饲料大口黑鲈选育群体(命名为大口黑鲈“优鲈3号”)和大口黑鲈“优鲈1号”由佛山市三水白金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提供。大口黑鲈非选育群体取自佛山市顺德区勒流镇当地养殖的未经选育的大口黑鲈。试验用网箱规格为3 m×3 m×1.5 m。试验鱼转食前所摄食的开口饵料为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驯食过程中所用的全价配合饲料为南京帅丰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口黑鲈专用饲料。该饲料中鱼粉含量为55%,分为粉末状a料和直径为0.8 mm的颗粒状b料,饲料配方见表1(未添加诱食剂)。
表1 大口黑鲈饲料配方 g/kg
1.2.1 鱼苗放养
2017年3月,将同日繁殖的“优鲈3号”、“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未开口仔鱼分别放入佛山市三水白金水产种苗有限公司青岐基地3口面积约为4000 m2的池塘中培育3周后,自3个群体中分别挑选规格相近的幼鱼,放入9个网箱进行食性驯化试验。每个群体3个网箱,密度为370尾/m3。
1.2.2 驯食方法
驯食方法参照文献[17-19]的方法并加以改进。驯食期6 d,每日6:30开始投喂,之后每隔4 h投喂1次,日投喂4次,每次至鱼苗不再摄食即停止投喂。第1 d,全天投喂捕捞于池塘中的浮游动物(主要为枝角类和桡足类)[20];第2 d和第3 d,将捞取的浮游动物[19]与粉末状a料按质量比为5∶1和1∶1搅拌均匀后投喂;第4 d,浮游动物、粉末状a料和颗粒状b料三者的质量比为1∶2∶1,搅拌均匀后投喂;第5 d和6 d,完全投喂颗粒状b料。
每日最后一次投喂0.5 h后采样。每个网箱随机采50尾,每个群体共计采样150尾。
测量样品鱼的体质量和体长,试验结束时统计每个网箱中剩余试验鱼数量。按鱼苗摄食后胃(包括胃含物)的质量和体质量的比值(胃体比)将摄食程度分为饱食、半饱食和未摄食3级:饱食鱼胃体比>24%,半饱食鱼胃体比为8%~24%,未摄食鱼胃体比<8%。将饱食的鱼认定为食性驯化成功。各指标按下式计算[17]:
驯食成功率/%=n2/n1×100%
成活率/%=n4/(n3-n1)×100%
质量增加率/%=(m2-m1)/m1×100%
增长率/%=(L2-L1)/L1×100%
式中,n1为采样鱼数目(尾);n2为采样鱼中,饱食个体的数目(尾);n3为初始时试验鱼的数目(尾);n4为试验结束时试验鱼的数目(尾)(计数方法为:称量第6 d每组150尾鱼的体质量,计算每组中每尾鱼的平均体质量,然后称量网箱中剩余鱼的总体质量,计算每个网箱中鱼的总尾数);m1、m2为时间t1、t2时幼鱼的体质量(g);L1、L2为时间t1、t2时幼鱼的体长(cm)。
试验数据通过软件SPSS 22.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驯食期间“优鲈3号”和“优鲈1号”的饱食数目均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P<0.05)(表2)。第2 d开始拌入饲料后,“优鲈3号”的饱食数目显著高于“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P<0.05)。第6 d 3个网箱的“优鲈1号”和“优鲈3号”饱食尾数分别达139尾和145尾,两者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P<0.05)(表3)。
表2 3个群体驯食期间的摄食情况 尾
注:同一列中上标不同字母的平均值间差异显著(P<0.05),反之则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表3 驯食期间3个大口黑鲈群体的饱食鱼数量 尾
经6 d的驯食后,“优鲈3号”的驯食成功率最高,为96.67%,其次为“优鲈1号”,两者均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74.00%)(P<0.05)。
大口黑鲈的养殖成活率与驯食情况密切相关。驯食试验结束时,“优鲈3号”的成活率最高,达到88.6%,显著高于“优鲈1号”(81.4%)(P<0.05),“优鲈3号”和“优鲈1号”的成活率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64.2%)(P<0.05)。
驯食试验结束时,“优鲈3号”、“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的体质量增长率分别为83.82%、77.16%和61.30%。“优鲈3号”的体质量高于“优鲈1号”,两者均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P<0.05)(表4)。驯食试验结束时,“优鲈3号”、“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的体长增长率分别为30.73%、31.03%和20.85%。“优鲈3号”和“优鲈1号”间的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P<0.05)(表5)。
表4 “优鲈3号”、“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驯食期间的平均体质量变化 g
表5 “优鲈3号”、“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驯食期间的体长变化 cm
鱼类的驯食性状与遗传有关。Silverstein等[21]对斑点叉尾(Ictaluruspunctatus)摄食能力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家系的摄食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遗传效应为表型总变异的41%,且生长速度与摄食率显著相关。本次食性驯化试验结果显示,“优鲈3号”的驯食成功率较非选育群体高22.67%,更容易接受全价配合饲料,但较“优鲈1号”高4%,差异不明显。推测原因,一方面是“优鲈1号”本身就是经过多代高强度选育,摄食凶猛;另一方面,“优鲈1号”最后存活数目较“优鲈3号”少1021尾,有可能是在驯食期间,不易摄食人工饲料个体自相残杀,导致易驯食个体数占群体总数的比例增高,驯食成功率也相应增高。食性驯化第2 d,“优鲈3号”饱食尾数显著高于“优鲈1号”,说明由天然饵料逐步过度到全价配合饲料的转食过程中,“优鲈3号”相较“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更容易适应。在投喂中也观察到,“优鲈3号”相较另外两个群体的食欲更强,摄食凶猛,投喂饲料后反应迅速;“优鲈3号”饱食个体腹部较“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更加鼓胀。这与在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masouishikawae)[22]中的研究结果类似,在低鱼粉含量饲料投喂条件下,经连续2代选育的马苏大麻哈鱼快长品系相比未选育群体生长速度更快,饲料转换率和摄食量显著提高。以上说明,经过多代以易摄食全价配合饲料和生长性状为选育目标的选育工作后,选育的“优鲈3号”食性遗传改良效果显著。
在食性驯化的同时对不同群体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驯食第2 d,这3个群体的体质量差异不显著,但“优鲈3号”和“优鲈1号”的体长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P<0.05),这是因为其体型经过了连续多代的选育,其体长与体高的比值比非选育群体显著提高,体型更加修长[23]。自驯食第3 d开始,“优鲈3号”的体质量最大,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第4 d时“优鲈3号”的体长显著高于“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反映出“优鲈3号”比“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更适合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生长速度快,体型也更加修长,与大口黑鲈“优鲈3号”成鱼池塘养殖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6]。
养殖成活率是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生产指标之一。已有研究表明,经人工选育的鲤鱼(Cyprinuscarpio)新品种“福瑞鲤2号”的养殖成活率比同龄普通养殖鲤鱼提高6.48%[24]。本试验结束时,“优鲈3号”的养殖成活率明显高于另外2个群体。在无明显病害的情况下,3个群体群内自相残杀是成活率偏低的重要原因[25]。由第2 d到第6 d,“优鲈3号”饱食鱼数目较“优鲈1号”和非选育群体稳定,摄食稳定的群体,生长规格较为接近,有效遏制了自相残杀。采样中观察到“优鲈3号”群体中个体规格差别最小,其次为“优鲈1号”,非选育群体的个体规格差别最大。个体差异过大,导致群体中大吃小现象更加普遍,成活率较低。在当前大口黑鲈养殖产业中,食性驯化过程中的自相残杀现象,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26]。大口黑鲈“优鲈3号”新品种既稳定遗传了“优鲈1号”在生长性状上的优势性,而且经过几代以易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为主的选育目标的选育,食性改良效果明显,“优鲈3号”新品种的成功选育有望使得这一现象得到改善,大大提高养殖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