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一兰
如今,我们的各行各业已经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互联网+不仅是国策还是方法论,它能指导众多企业的升级和转型,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大数据下互联网与智库的结合,开始探讨大数据下互联网+新型智库平台定位与构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促进了工作的效率,保证了工作的质量,而互联网+模式的出现是飞跃性的进步。在创新2.0下,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互联网+可以推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和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向国际市场进行拓展。简而言之,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平台,然而互联网+指整合互联网资源,做到任何行业上去,有人将“互联网+”理解为“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实际上这并非是单纯的两者相加之和,互联网+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各种传统行业进行有效结合。比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改变,在未来,互联网也会发挥电的作用,将被作为一种生产力工具,大幅提升每个行业的效率。举几个通俗的例子,大众每天都日常用到的微信和QQ,就是“互联网+通信”而得到的即时通信;而京东和淘宝就是“互联网+零售”得到的电子商务。
智库又被人称为智囊团,它将各学科和行业的行家聚集起来,运用各类专家才干与智慧,为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企业的发展提供优化方案,智库主要作用是提供咨询。这个顾问班子在现代领导管理体制中已经不可或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乎着企业的发展。智库也是一个国家在思想方面创新的活力源泉,代表着国家的软实力,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是否在世界强国之林中有话语权。全球都在开始重视作用强种类多的新型智库的建设,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中国的智库和西方的智库之间存在极大的不同,中国的智库以政策倡导为重点,西方的智库以决策建议和政策分析为重点,二者并重。 中国从2013年就提出要建设新型智库,2017年“十九大”报告里也提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国智库的建设正在迈向新阶段。
智库在国家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存在着很多缺点,研究结果总是局限于表面,与实际严重脱节,难以在决策和实践时发挥关键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智库存在的缺点越来越明显,给国家的治理带来很大的局限性,搞理论研究、写学术专著、关注策略的学术专家多,但是关注战略,搞对策研究,注重战略的智库专家和领军人物少,很多人都追逐热门,并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研究。由此来看,对新型智库的定位极为重要。
在互联网+新型智库平台的定位过程中,本质定位是极为关键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确定了其本质,才能明确新型智库平台的发展方向。朱熹诗中有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众所周知,创新是动力,是源泉,是关乎着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至关因素。智库作为一个“思想工厂”,应当将其本质定义为新思想的发源地,创新是进步的源头,智库最重要的是能顺应时代的潮流,能够提出具有价值的创新思想和观点,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创新方案。只有将智库变成新思想的发源地,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实现最大的价值,保证新型智库平台的平稳运行。
智库本身是研究公共政策的机构,通过智囊团内专家的讨论得出结论和方案,影响政策是其根本的目的,向领导层的决策人和公众宣布他们的成果,目的就是影响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评价智库是否有预期的作用,就必须关注智库所能实现的价值,故新型智库的价值定位应该是影响和推动政策。
由于智库能影响国家的政策,关乎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故智库的研究结果应具有可信度,智库的思想和观点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必须要具有可行性,这就需要智库有专业性的前提。智库关乎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至关重要,智库发出自己的声音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故智库决不能成任何个人或者机构的傀儡,智库应当能自由的发出自己的声音,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受制于人被他人或者其他机构所左右。对于某一问题,智库应当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给出专业性的对策,并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故新型智库的定位应是专业性和独立性。
当今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极大的作用,要想构建互联网+新型智库平台,就必须将新型智库与互联网实现有机融合,将二者的优势和特点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新型智库的运行,还有利于发挥新型智库的作用。互联网+的思维是互动、连接、共享的思维,互联网+坚持用户至上。互联网将分散在各个地区、各个角落里各个行业的个体都连在了一起,新型智库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将各个区域各个行业优秀的的智库连接起来,将各个智库里面的个体研究者的智慧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实现资源的最高利用率。
智库有民办的和官用的,通常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中,智库发挥的角色都是由政府作为主导,传递政府的声音,极其行政化。智库行政化后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新型智库的发挥作用的余地,每一届领导班子对智库的要求都不同,随着领导班子的换届,会严重破坏其运行机制,行政化的倾向也会影响智库的独立性。传统的中国智库有很多缺点和不足,在对普通市民和行业人士对中国传统智库的评价调查中,最常见的批评声音是“缺乏独立性”,而智库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其独立性,如果智库缺乏独立性,使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故新型智库的建设应分清楚民办和官办以便于新型智库更好地发挥作用。
若要新型智库能够规范有序发展,必须坚持对其组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并长期坚持。若要更多的新型智库出现,我国智库稳定繁荣地发展,也必须要降低智库的注册门槛。科学家应将各类智库的功能分类做一个明确的界定,鼓励新型智库朝着多元化、多种类化发展。没有规矩的队伍和组织就像一盘散沙,若要合理构建互联网+新型智库平台,智库的管理者应该要提前制定好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在后期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应当规范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中应当明确规定智库工作人员的分工情况。良好的制度是智库平稳运行、发挥作用的保障,也是管理工作的基石。只有首先制定了明确的制度,后期遇到了突发问题才可淡定的去面对,从容的去解决,这样才能增加提高智库的质量,使深入研究的研究者多一些,创新并独树一帜的创新者多一些,搞对策研究、注重战略的智库专家多一些,研究结果浮于表面的学术专家少一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智库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以至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互联网是我们这个当今时代最重要的一场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利用互联网+新型智库的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已经迫不容缓。只有大数据下互联网+新型智库平台进行重新定位与构建,新型智库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智囊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