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红色文物”有话说

2019-12-02 01:43
宁夏画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陈望道草鞋日内瓦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后强调,96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同时,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在全国各地的红色纪念馆内,几乎每件文物都映照着我们党的初心。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及人文精神,让更多人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应该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本期起,让我们一起走进“红色文物”系列报道,一起探寻红色文物背后的初心故事。

真理的味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述了一个错把墨水当红糖吃的故事——

20世纪20年代初春的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母亲给他送来粽子和红糖。小伙子埋头写书,吃得嘴上全是黑墨水,却浑然不觉,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个人就是陈望道,当时在义乌家里,聚精会神地翻译《共产党宣言》。

1891年,陈望道出生于浙江义乌分水塘村,自幼聪明好学,后考入浙江省立金华中学,毕业后留学日本。由于深受十月革命影响,陈望道开始关注、研究并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结交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人士,并开始研读由他们译介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1920年初陈望道来到上海,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任主编,还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出版的内部理论刊物《共产党》月刊的创刊工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筹划将《共产党宣言》尽快译成中文,以便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1920年3月,陈望道携带《共产党宣言》英译本和日译本秘密回到了家乡义乌分水塘村,仔细研究翻译《共产党宣言》。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终于在1920年4月下旬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全文翻译工作。

1920年8月,经多方努力,《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首次出版发行千余册,并于几日内销售一空;同年9月应读者要求,《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再次出版发行。到1926年5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已相继印刷出版17版。

国际舞台上“唱戏”

2018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和取得崇高国际威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不断开拓、凯歌行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上陈列着这样两件文物——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时戴的礼帽和使用的茶杯。它们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

1954年2月28日,由苏联倡议,苏、美、英、法4国外长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定于同年4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作为与朝鲜和印度支那关系密切的大国,中国也受邀参加了这次会议。

4月20日清晨,周恩来率领200余人的中国政府代表团,由北京机场登机,分乘3架苏联伊尔-14飞机,取道苏联、民主德国飞往瑞士日内瓦。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大型国际会议,也是周恩来首次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出发前,周恩来向代表团成员叮嘱:中国是一个大国,到日内瓦是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我们要登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

4月26日下午3时,日内瓦会议在国际联盟大厦理事会会议厅拉开了序幕。

至6月15日,历时51天的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最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是,由于周恩来、南日和莫洛托夫等人的默契配合,使美国等阻挠会议达成协议的国家陷入被动、尴尬的处境。周恩来以其过人的敏锐、出众的智慧、令人陶醉的风度和魅力,像磁石一般吸引了所有与会者。甚至有人说:“苏联人将外交变成科学,而中国人使外交成为艺术。”

会议随后进入第二阶段,讨论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6月19日,会议在吸收周恩来提出的6点关于在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建议的基础上,通过了由法国代表提出并经中国代表团修正的《关于在柬埔寨和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议》。7月21日凌晨3时30分,日内瓦会议各方代表在取得共识后,终于签订了《越南停止敌对行动协定》《老挝停止敌对行动协定》《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协定》。

7月23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飞离日内瓦,途经并访问民主德国、波兰、苏联和蒙古后,于8月1日返抵北京。当周恩来结束历时3个月的国际会议后,新中国欣欣向荣的面貌和周恩来折冲樽俎的外交形象,深深地留在了国际政治舞台上。

君问归期未有期

2019年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在红军战士谢志坚珍藏的那双草鞋前停下脚步,久久凝视,不时同身边工作人员交流……

草鞋编织得很精致,几乎是崭新的,两只鞋的鞋面还各绑着一只绣球。

打草鞋的姑娘叫春秀,绑绣球的红军叫谢志坚。当年,春秀得知心上人谢志坚要跟随红军长征,于是连夜编织了这双草鞋。

因为太过爱惜,这双鞋谢志坚在长征路上只穿过两次:一次因为太想家,另一次是做好了牺牲准备。

“打完仗我一定会回来!”解放后谢志坚从甘肃回到家乡,却得知春秀在于都解放前夕被杀害。后来,谢志坚将草鞋捐给纪念馆,为纪念春秀,他在草鞋上绑上了红心绣球。再后来,谢志坚经常来到纪念馆,那双绣球草鞋,他越老,越放不下……

“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2019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如是说。                                              (文圖源自人民网)

猜你喜欢
陈望道草鞋日内瓦
陈望道: 误把墨汁当红糖吃
陈望道与省立安徽大学
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人
“巨鞋”
爷爷的草鞋
一日就是一生
一日就是一生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