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艺术

2019-12-02 07:34陈欣颖
VOGUE服饰与美容 2019年10期
关键词:陈列时装空间

陈欣颖

1.Common Place偌大的空间内陈列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小众先锋品牌。

2.今年5月刚刚开业的Hua阿那亚店

3.Hua阿那亚店的风格陈列以极简为主。

与手机里充斥着越来越多的电商app形成鲜明的对比,近年来各大财报上无不充斥着老牌商场门可罗雀、品牌专卖店销量锐减等令人唏嘘的消息。当人们感慨着在实体店购物的经历一去不复返的同时,却有一种空间形态逆流而上,强势成为当今时尚爱好者走近时装的新选择——买手店。

买手店并不是什么新鲜发明。早在50年代,Mary Quant便在伦敦国王路上一家名为Bazaar的店铺内,填满了她从各处为彼时不愿延续父辈穿衣风格的先锋青年收集而来的前卫单品,从而成为摇摆伦敦的关键人物,也在此孕育了她的传奇设计师生涯。随后的60年代开始,买手店便星罗棋布般迅速占领大街小巷,带来比品牌专卖店更独到的选择和更便捷的购物体验。同时这一个个小而紧凑的空间也如磁场般,无形中吸引了许多趣味相投的人,他们对于潮流的演进、风格的传播、时尚面貌的改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我们今天谈论的买手店,又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们店铺的形态被弱化,空间的概念被增强,体验也愈发多元。在这个精心打造的空间内,总是高高在上的时装不再孤芳自赏,开始与书籍、杂志、家居品、艺术品等其他品类在货架上并驾齐驱;时常举办的艺术展、沙龙和讲座等活动在吸引大众走进时装的同时,也更立体、更深刻地展现着时尚的多重维度。买手店的职能不再仅仅是售卖衣服,而成为当今现实生活中塑造文化品位的重要场所。

在这之中,即将迎来15周年的Dover Street Market( DSM)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买手店之一。除了伦敦总店外,在全球陆续开设了五家分店的DSM不仅是追寻潮流的好去处,也是值得驻足的城市文化地标。对此,副总裁Dickon Bowden说:“在DSM,我们希望可以将志同道合的朋友聚集在一个空间内,在这里大家可以真切地看到、触摸到并感受到衣服的方方面面,并产生真实且有趣的互动。打造一个实体店铺本身是一门艺术,应该被更多地看到和保护。尽管现在社交网络如此发达,但它的作用应该在于强化我们想传递的信息,而信息本身,都凝聚在实体店铺内。”

世界各地的买手店也都在摸索着自己的生存之道。由张季与黄澄于2017年创立于北京的Common Place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Common Place位于顺义的城乡结合部,比肩的店铺不是驴肉火烧店便是汽车修理厂,藏匿其间的偌大空间除了玻璃门上的店名外并没有任何明显标识。在极具原始感的工业风厂房内,粗犷的钢筋水泥下遍布着身为艺术家的创始人之一张季自己的作品,陈列服装的货架、散落在空间中的艺术装置等统统都由他亲手打造。在出其不意的选址和难以复制的装修风格下,置身其中的品牌也相当剑走偏锋,从将18世纪法国皇宫的钢琴绒布、比利时的金银饰花边等古董面料回收重组,使得每一件衣服都独一无二的By Walid;在时装中以感性且诗化的笔触描绘女性形象的矛盾性和流动性的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OudeWaag;以对棉布和亚麻布进行繁复的技术处理,在衣服中营造一种破碎与浪漫并存的美感的Poeme Bohemien……许多人用暗黑来形容CommonPlace,但在张季看来,相比暗黑,将买手店的风格做到极致更为重要。

另一家买手店Hug,则把店铺开在了成都和河北秦皇岛阿那亚,选址可以说是另辟蹊径。对于创始人Vicky来说,成都无疑是有着无数情感粘连的家乡,阿那亚则是极其打动自己的精神家园。她在两边的Hug都打造了一系列与设计师紧密相关的活动来进行基于服装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为远离时尚中心的顾客群体带去比购买本身更意趣盎然的体验。正如Vicky所说,“在当下浮躁的商业氛围里,买手店应该像一股清泉让大家保持冷静的购买。”从店铺到空间,这里依然是主理人依据自己的品位学识、潜心所做的功课与敏锐的洞察力精心挑选优质而独特的单品,为它们铺设一个深入浅出的语境,从而在这个一切都趋同且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帮助人们打造个人风格,带去现实生活美好体验的乐园与净土。

4.Hua成都店内

5.Hua成都店的特别陈列

Common Place:大隐隐于市的自在空间

地址:北京市区高丽营镇商业西区98号

Common Place从引进的品牌到选址和装潢等方面都很特立独行,当初是什么启发你打造这样一个空间?

最早是因为我爱穿类似的衣服,所以想以自己的穿著风格为主延伸做一家买手店。我们的选款确实可以说是比较极端,很多人会以暗黑来定义CommonPlace,但其实可以花也可以暗,只要能将工艺或个人风格等方面做到极致,没有那种模棱两可、不上不下、为了取悦大众的东西。

在这种“极致”背后,你怎么保持个人喜好和商业学置间的平衡?

我们心里肯定会有一个比率,其中有一部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心选的,这部分很重要,是买手店的风格的集中体现;另一部分则是综合多方市场数据调查得出的结论,这其中有很多买手要做的功课。独立买手店和商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呈现货品就像策展一样,将衣服背后的讯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递给大众。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花以心思认真对待对设计师本人来说是一件心潮澎湃的事,这个过程对于买手店来说也非常重要。

除了买手店外,CommonPlace也是一个专业的艺术空间,在你心里这两个职能间有主次吗,还是相辅相成?

相辅相成。对于我来说这两个职能都特别有机,我认为艺术品和衣服是独立且平行的,有时甚至两者不在一个空间内,但人们来了之后,先后穿梭于艺术与时装之中,心里会产生一个内在的联系,进而对这个空间的品位和风格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在我这里艺术和时装没有谁服务于谁,时装是个更好的出口,艺术可能来的更深更慢一些。

Common Place的选址十分独特——虽然身处北京,但远离市区,那么你会如何解读买手店与它所在街区的关系?

我希望丽者间没有影响,甚至是隔离的、真空的。我更在乎空间本身实际的体验,而大于它在哪里,或者说我希望它在哪里这件事变得完全不重要。比如在山沟里、荒郊野岭里都没问题。相比这些外在环境因素,顾客是不是真的认可我们的衣服和空间才更重要,我不能容许里面是虚假的。我觉得衣服和艺术品一样,它的好是内在的、真理的、艺术性的、概念性的;是好是坏有着绝对性,不受外界所影响。

真空、隔离、远离市区同时也代表着客流量势必有所欠缺,你也没有在社交平台上大力宣传,那是怎么吸引客人的呢?

不管来不来,但来体验的人都会深受感染,继而把这种情绪传达给别人,不管是通过发朋友圈还是别的平台,这是另一种互联网。这种带有情绪的互联网,比那种机械的、套路的、冰冷的关于流量、数据、话题和标签的互联网要好得多,因为它真实。哪怕没有那么多人来,但也足够了。

对于特意赶来CommonPlace的人,除了购置心仪的单品,你希望还能有怎样的收获?

我曾经写过一个短语来定义Common Place,“A privatecollection of found objectsand moments”,即一个关于被发现物体和时光的收藏:首先是一个collection的属性,你可以买卖;然后是“foundobjects”,即在这里看到的那些物体;最后是“moments”,即瞬间。我希望人们的体验除了在这里发现的东西外,也包含由瞬间组成的时光,这像是随衣附赠的东西。既然他尊重这个空间,大老远过来玩,那么我想送给他一些moments以作收藏。

    1.Common Place偌大的空间内陈列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小众先锋品牌。   

HUG:买手店让大家保持冷静地购买

地址:(成都店)成都市锦江区九龙仓时代1号大厦一楼6号商铺(阿那亚店)河北秦皇岛阿那亚邻里中心旁

编辑、买手、陈列师、策展人、视觉策划……作为创始人,在你身上似乎承担了许多的角色,那么你会如何描述自己的身份及与HUG的关系?

在接受这个采访之前还真没有思考过自己原来在创业途中扮演过这么多角色,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从时不时修理店里的东西到接受杂志采访,都挺有意思且不能缺少。在店里一般我不会主动提及我是Hug的老板,我希望客人跟我沟通更真实一些,会主动询问客人的意见,如果知道我是老板可能有些中肯的建议就听不到了。所以我的身份并不重要,Hug已经和我融为一体。

在开店的过程中,你做过最大胆或最冒险的决定是什么?

 2.今年5月刚刚开业的Hug阿那亚店    

3.Hug阿那亚店的风格陈列以极简为主。   

 4.Hug成都店内   

 5.Hug成都店的特別陈列

在品牌引进上,Hug不想一味地追随。我们每年都会寻找让人看完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的新设计力量。Marine Serre就是一个例子,第一眼看过她的毕业设计后我就忘不掉。在咖啡厅约见时她连sample都没有给我看,仅通过图片用法式英文讲述面料工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订了第一批货,也成为它全球第一家订货的店。当然还有很多品牌是看过后可以让你平静下来的,比如Lemaire,虽然在当下会被质疑太安静简约、抓不住眼球,但Hug认为它本身由内散发的魅力是有很大力量的,所以顶着各种资深买手的劝阻,漂亮地完成了一季又一季。我相信只有先打动我们的设计才能打动客人,有时候敢冒险是因为足够自信和喜欢。

对于买手店来说,不同品类产品交错带来的丰富性,以及相同风格单品共同构筑的统一性,哪个对你来说更加重要?

我想两者都非常重要,它们在一家店里的功能性不同。不同产品会带来不同的吸引力,当代女性很难每天穿同一种风格,大家都还是希望有新的突破和尝试,所以产品和品牌的交错可以让客人有更多的体验。我们试过用Uma Wang搭配MarineSerre,效果完全不突兀,很快因为造型照片销售一空。这是我觉得做买手店有意思的地方:更多可能性和包容性。另一方面,风格的统一是一家店组货专业性的体现,通过数据和经验我们会评估哪一种风格会做得更深入,在陈列上哪些品牌是同类可以陈列在一起,从而保证逛店时的视觉统一性。

在阿那亚开设HUG的分店,更多是出于个人情感喜好还是商业考量?你对它的前景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

首先是阿那亚的团队文化和精神建筑打动了我个人,这是合作的基础,先打动我,我才会想把这种感动传播出去。从商业角度而言阿那亚具备了优质的客群基础,因为大多数业主都是北京人;其次在夏季有每天充足的客流量。一家在海边的买手店,这本身就很酷。从空间设计到货品组合我们都有用心准备,所以信心十足。

有刻意区分HUG成都店和阿那亚店的定位吗?两者是互补还是相似的关系?

今年夏天因为阿那亚新店的开幕,我们有专门做woodenship以及泳衣品牌Voiment的膠囊系列。明年我们会基于今年的数据专门为阿那亚挑选一些适合海边度假和气候的品牌。所以你会看到不同感觉的Hug,这很有意思。我们经常在阿那亚遇到Hug成都的客人,有一种穿越感,希望Hug一直保持这种探索精神。

HUG驻扎的成都与阿那亚两个地方都极具当地特色,那么你认为买手店对于它所在的城市的回馈在于哪里?

买手店更多的还是基于服装来进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当下浮躁的商业氛围里,买手店应该像一股清泉让大家保持冷静地购买。正因为有这些保持态度的买手店在一个城市,会给愿意探索且不随波逐流的客人一点惊喜吧。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能给城市带来大的改变和回馈,但总得有人愿意去试一试吧。

现在的买手店都经常举办一些展览、讲座、沙龙……这确实是一种吸引大众走进时装的方式,也能将店内空间更高效地利用起来,但你有担心过这些活动暄宾夺主,削弱买手店的主要职责吗?

Hug一直坚持做传播者的角色,我们每年有多次的活动在店内发生。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可以更理解这些设计师品牌后面的故事,从面料、设计到造型。更是希望年轻人,特别是学设计的年轻人可以和设计师有一些交流。Hug认为这是买手店的使命,如果没有通过活动对人们有更多的交流和引导,设计师的设计会离大家更遥远。有时候我们会为了一场活动做得更好而减少衣服的陈列。所以,有时候不能什么都要,既然做了就做到极致。

猜你喜欢
陈列时装空间
空间是什么?
出售中
创享空间
组合与构建
时装
贪官“自我量刑”,满足了
漫画&时装请签收你的儿时梦
放肆玩酷街头时装客
激活时装新形态
服装市场品牌 陈列现状和未来解析 陈列与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