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探微

2019-12-02 08:00王萌董超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蓄水海绵雨水

王萌 董超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 城市给排水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对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建设;海绵城市理念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城市建筑不断增多,许多地下给排水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并不容易,这是由于给排水系统的建立需要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且需要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这给城市给排水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海绵城市的理念,结合海绵城市特有优势优化完善城市给排水设计方案。

1、城市给排水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相对完善的给排水设施

从当前多数的城市给排水系统调查来看,很多城市的排水管道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为适应当前城市的发展规划要求,就必须首先对这些老旧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城市给排水建设施工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其施工过程必须有比较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来参与实施。但当前给排水施工专业人员的缺乏,就给城市给排水建设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挑战。目前的给排水施工所用的管道,一般长度还达不到标准要求,其中的管道构造也不尽合理,这与城市建筑的高层化方向发展和地下空间延伸之间存在一定的需求偏差。这就导致了城市不断的面积增加和雨水量增加的情况下,原有的地下排水管网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雨水排放需求。

1.2 气候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地球生态环境与能源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年来,气候的异常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破坏,产生极端天气,这种温室环境状态下的城市热岛效应不仅影响到人民的基本生活,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开发。在没有良好的城市排水系统为支撑的情况下,将会形成城市的内涝灾害,既加快了城市建筑物的老化,也对人民的居住环境造成一定威胁。如果一旦排水系统被内涝引发崩溃,不仅造成循环排水系统的失控,还会危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财产安全。

1.3雨水资源未能达到有效利用

雨水降落后大都会渗入地下,只有小部分会流失,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状态下的水系统循环,不仅补充进地下水,也能维持排水系统的平衡稳定,这对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建设柏油路面的不断拓宽,使雨水在直接排放过程中出现了流失,失去了合理利用的可能。因此应针对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进行合理的规划,借助海绵城市理念有效缓解城市的雨水流失问题。

2、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有效应用

2.1科学规划生活给排水系统

在施工开始之前的设计环节中,施工设计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到周全及换位思考,就综合设计来看,对人们的生活是否造成了不必要的影响,保证最终实现的是人性化的设计,这样既能保证设计的人性化又能保证它的施工质量,给排水系统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施工的相关人员一定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将一切可能突发事件都考虑在内,并且所設计的给排水系统要具有其应对所有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所有的突发情况中,保证消防给排水系统可以正常使用,所以在这一环节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保障质量,不要过度考虑成本的问题。

2.2城市的透水性海绵铺装设

在以往的城市景观设计建设中,针对公共区域及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所用材料一般都比较普通,缺乏良好的透水性,雨水的渗透能力差。而通过以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性材料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景观区域的雨水渗透能力,并实现对现有雨水及时的向周边街道沟渠引流。城市发展中的道路占用面积也是非常大的,基本占到城市总面积的近 20%。当前城市道路积水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道路铺装材料的透水性能比较差。

2.3 海绵城市中蓄的理念

首先,蓄水模块设计,雨水蓄水模块设计属于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它不仅具有较大的承压力,还能达到有效空间内的良好蓄水效果,还能结合防水布,或者是土工布进行蓄水与排放,继而再通过进、出水管与水泵的合理设置,将存储的水资源用于厕所冲洗、路面清洗以及浇灌草坪等用水设施,甚至还可用于冷却水循环与消防用水等;其次,进行地下蓄水池设计,对雨水的收集过程主要包括八个组成部分:池体、沉沙井、高位通气帽、低位通气帽、进水管、出水管、通气系统与溢流管。在选用灌木与乔木等大型绿化植物,一般选用轻质多孔的粗骨料与之搭配,粒径大于25mm,蓄水层深度应大于60mm;而在选用绿篱与藤本植物时,与之搭配的是15~20mm的陶粒,蓄水层深度达80mm。

2.4解决缓排滞蓄问题

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安装一个导流系统,以便雨季雨水丰富的时候,水体可以通过雨水口逐渐保留在绿化带中。也可以设置明沟,促进雨水的沉淀,避免造成路面积水。为了让雨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可以建立市政“毛细管网”。通过溢流,雨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排水管道。另一方面,必须在人行横道和直通道路上进行排水设计,以有效和及时地消除人行横道和道路的雨水积聚,使道路区域雨水流入雨水收集系统。

2.5海绵城市中净、用、排的理念

针对当前城市发展现状来看,城市绿地建设都会高出道路的路面设计,而且还运用条石将绿化带与道路隔离开来,这对雨水的吸收与利用较为不利。为了提升城市吸水性,使城市能够象海绵一样具有较高的吸水能力,采用下沉式绿地处理方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技术应用,它不仅为城市的园林绿化带来别样风格,同时应用效果也较为显著。通过下沉绿地这一有效方式既提升了城市的蓄水与净水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城市的调蓄容积,其主要的建设模式包括湿塘、湿地等。

结语:

海绵城市概念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城市建设概念。完善城市道路排水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道路建设,不仅要使用透水材料建设道路,还需要对城市道路内部结构的渗水结构和排水结构进行周到的设计,对道路周围的路缘石、雨水口、边沟以及绿化带等进行设计,提高道路渗水排水能力。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的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能力,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海霞.分析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04).

[2]刘少由.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12).

[3]唐帆.“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文库,2019(06).

猜你喜欢
蓄水海绵雨水
和雨天的亲密接触
雨水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
雨水总带来更多雨水
KD377:家用多功能灭火器
雨水
我国第二大水电站首次冲击600 m最高蓄水目标
庄辉:东经109.88 北纬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