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们国家的青铜文化发展已经逐步的呈现出来多重的特征,其自身所处的地域、工艺以及历史,是古代青铜器保护传承要严格把控的关键点。将一件件青铜器铸造精良、造型端庄典雅展现在大众的面前,需要诸多学科统筹协作,来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将青铜器传承下去。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青铜器修复和保护方案。
关键词:青铜器 修复 保护
一、青铜器的价值、意义
(一)青铜器的文物价值
青铜器,这是铜与锡或铅等元素依照相应的比例来熔铸而成的合金,由于铜锈表面是青绿色,所以名为青铜。青铜器,这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主要见证者,其经过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千余年的发展,从而也打造出来了独属于青铜的文化,这也是商周时代政治逐步迈入集权、文化,趋于统一化的关键所在。在我们国家上古史之中,“九鼎”被赋予了神圣地位,就其原因,其代表了至高无上、不可撼动的艺术水平,展现了这个时代王权神圣感。青铜器的历史文化深厚,同时也展现了当时这个社会的背景、社会文化、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其有着十分关键的艺术、科学、历史性。在恩格斯所定义的文明诞生之中就是“青铜器”,因此,作为文物工作着,必须要充分的熟悉并掌握青铜器文化,掌控其中的精髓,将青铜文化传承下去,值得注意的就是,最为直接、有效的传承方式,就在于要做好青铜器本身的保护工作。
(二)保护青铜器的意义
纵观人类文明史,青铜器在其中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其所承载文化琳琅满目。其具体遗留下来的资料文件,可以感知到各个历史阶段的宗教信仰、名宿风情、社会生活、思想意识以及政治经济等等。其中我国青铜器文化的鼎盛时期为商周时代,同时也正是这一时期形成了中国礼乐文明。例如,在1978年出生的曾侯乙编钟,这目前已经是中国甚至是世界史上,最大型、宏伟、精美的乐器。其自身具备精良的铸造技术以及优良的音乐性能,从而被中外专家和学者誉为 “稀世珍宝”。另外还有在1938年在湖南宁乡县出土的青铜四羊方尊,其主要是用来祭祀的,隶属于商朝晚期青铜礼器,这也基本上是商代方尊之中最大青铜礼器。我们国家的青铜器在世界历史之中并不知最早出现的,然而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艺术造型以及使用范围堪比最大,由此可见,青铜文明而创造出来的辉煌在世界历史的影响毋庸置疑。所以,怎么有效保护青铜器,怎么更好的将青铜文化传承下去,具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青铜器的传统保护修复现状
目前,我国传统青铜器修复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汉代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宋代金石学的出现,更好的推动了青铜器修复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在清代与民国时期的发展与完善,青铜器的修复基本上形成了四大流派,分别是西安派、淮坊派、苏州派与北京派。我们国家传统修复工艺十分进展,其前后修复饿了诸多马踏飞燕、后母戊鼎、四羊方尊、云纹铜禁等一大批国宝级青铜器。其中最为著名要属青铜器后母戊鼎,其中遗失了一只鼎耳,在经过一系列的修复补配之后制成;商代的四羊方尊,在最初发现的时候是碎的,在将其中20多块碎片修复完整;另外,汉代的马踏飞燕,其中颈部之中有多个洞孔,尾巴与马头几绺鬃毛也不完整,三个马蹄心空着,在经过专家一系列的修复之后,其自以十分的矫健俊美的形象,已经发展成为了中国旅游标志。每一件青铜器都可以展现出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那么青铜器修復技术慢慢的将这些零落的记忆拼凑在一起,让其自身所承载的历史有可能被展现出来。然而先前较为传统的修复技艺要建立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之上,主要是以师徒传承的方式来予以延续,相应也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另外始终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作为支撑,这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三、青铜器修复和保护方案
其中西安派修复保护法主要可以从以下两点来予以分析:首先,西安派在修复青铜器形状的时候,要预先的针对青铜器的形状与韧性来实施科学化的评估,那么在针对弧形青铜器实施修复的时候,要运用铅毡材料铺垫在青铜器下,并运用铅锤来轻轻敲击青铜器,直至恢复原形。其次,为了促使所仿造的青铜器更为逼真形象,会将仿造而成的青铜器埋置在地下,加快腐蚀的速度,最终可以推动西安派在修复腐蚀青铜器方面技术的发展。
(一)文物信息采集
要将文物保护修复档案构建出来,其中主要涵盖病害情况、保存情况、提取经办人、提取时间、文物级别、文物材质、文物所处时代、文物来源、文物登录号、收藏单位、文物名称、文物检测结果、修复之前照相、文物信息等等基本资料,并一一填写文物保护修复基本信息表与文物保存情况表格等等,上述各项内容则是文物修复档案的关键内容。
(二)腐蚀青铜器表面锈蚀物分析检测
本研究主要运用的是X射线衍射仪(D/max-rB),运用JY/T009-1996转靶多晶体X射线衍射方式来作为该次检测根本依据,针对以下四样实施多晶材料实施必要的物相定性定量分析,其具体结果见表1。从检测的数据之中成分得知,四件文物表面均涵盖硬结物,4件文物表面的土锈腐蚀程度都十分严重。
表 1 四种样品多晶材料物相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三)有害绣检测
为了可以更好的将四件青铜文物局部腐蚀产物之中是否存氯离子的有害锈确定出来,那么就可以在其表面浅绿色锈蚀的部位取微量样品,并将其溶解在浓度为20% 的硝酸之中,等到其得到完全的溶解之后,再运用0.1mol/L 硝酸银溶液来针对其实施相应的滴定测试,在对比分析前后结果之后得知,西汉圆形牛边嵌绿松石铜扣饰的表面锈蚀物在滴定之后,溶液之中呈现出来略微浑浊的状况,有白色沉淀,这也就意味着其中存在有害锈氯化亚铜。然而其他三件则并未出现该现象,表面其中不存在氯离子。
(四)激光清洗技术
除了以上的两种方式之前,激光清洗技术也得到了十分宽泛的运用,比如,先前较为传统的清洗方式会损坏到青铜器的表面,从而影响到文物的整体性,可以运用干洗方式,运用激光辐射来促使青铜器表面出现膨胀效应,及时清理起重工的杂质,运用该项技术,其会产生粉尘,并给易于吸收到人体之中,所以要运用抽风的对策。在运用液膜法来清洗青铜器的时候,运用激光辐射所出现的热效应促使清洗文物工作更为便利。
四、传统修复的发展趋势
青铜器传统的修复技术有着十分优秀的历史与超强的生命力,其与我们国家文化传统相符,与中华民族审美需求与心理需求相符,与我国国情传统的修复技术相符,这些足以说明这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具备青铜器传统修复技术的修复师也逐步的进入到我们国家的文博系统之中,这也就预示着传统修复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先前的各类矛盾。在这种情况之下,主要矛盾已经不仅仅是青铜器的品相和是不是要将其转化成为经济价值的问题,而是表现在青铜载体存在是否具备有限性以及承载的信息被认知与研究的问题之上,这是具体在修复阶段之中,协助并运用诸多学科研究成果,在针对文物实施进一步的研究,便于后期更好的保存、认知、研究甚至是运用。
在传承的方法之上,先前较为传统的师徒相传的方式已经无法符合目前青铜文物的实际需求,然而,上述并不能成为摒弃青铜器修复的缘由,我们必须要清除的意识到青铜器传统修复方式的优劣势,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可以在最大限度之上来进一步的促进我们国家青铜器修复事业的长久发展。
总之,目前,和纯铜类制品对比之下,青铜的特征集中凸显在铸造熔点低、便于保存之上。在长时间埋存的阶段之中,金属和土壤之中的水、气体发生一系列的氧化反应,使得金属出现变质的情况,从而出现铜锈,因为出现锈蚀的成分与环境也会处在一定的区别,所以出现铜锈的类型十分多样化,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谭鑫刚.青铜器传统与现代修复保护方法比较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05):63-65.
(作者简介:罗胜,职称工程师,本科学历,单位:九垚建设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古建筑保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