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久
一场秋雨一场寒。
带着对贫困户冷暖的深深牵挂,带着对脱贫摘帽后贫困村的后续发展谋划,10月16日,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建军,带领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综合处、刊物编辑部3个党支部冒雨奔赴沈丘县卞路口乡南郭庄村,开展“爱心一日捐”和结对帮扶对接慰问活动。
南郭庄村是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定点扶贫村,近年来,他们始终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选优配强驻村人员,鼎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建档立卡贫困户209户983人,已脱贫200户955人(其中稳定脱贫115户573人),贫困发生率从25.6%下降至0.75%,面貌日新月异,群众交口称赞。然而,由于患大病、缺劳力、残疾等原因,仍有9户28人未脱贫。
为了帮助这些未脱贫群众以及其他临时困难群众尽快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早日摆脱贫困,在我国第6个扶贫日到来之际,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干部职工积极开展“扶贫济困、爱心一日捐”扶贫日活动,筹集爱心捐款14600元,旨在扶貧济困不落一人、众志成城决胜脱贫攻坚。同时,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10个党支部还结队帮扶24户困难群众,分三个批次与所联系的贫困户对接帮扶,入户走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简短的捐助仪式结束后,郭建军副主任便冒雨走访贫困群众,看看过冬的衣被是否备好,问问家里粮菜是否齐全。在贫困户马现英家,得知她家里有4个孩子,自己还有病,就叮嘱她一定要注意身体,把自己的病养好;要科学合理安排生活生产,自强不息;要教育好子女,努力学习,报效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在贫困户李秀荣家,得知家里只有母女二人,鼓励其要树立信心,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她渡过难关,生活会越来越好。
看望完特困群众,郭建军副主任还十分牵挂村里的农业生产,特意来到村里的小麦种子、化肥代销点,详细询问村里小麦备播情况。小麦品种是强筋麦还是弱筋麦,麦地墒情咋样,化肥价格如何,结构调整是否合理等,有问有答,面面俱到。他特别叮嘱陪同的村干部,一定要合理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型农产品种植,结合实际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
像南郭庄村这些贫困村,摘掉贫困帽子以后的路子该如何走?这是郭建军副主任今年以来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他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组织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相关研究人员,深入到全省开展调研,科学决策,精心谋划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南郭庄村出来,他又来到沈丘县跨境电商产业园,调研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平台建设。看到产业园里本地生产的土鸡蛋、丝瓜系列产品、红薯系列产品等销售良好,对这种扶持农产品加工销售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沈丘是一个相对偏僻的农区,离主流市场比较远,通过电商可以拉近与世界的距离,一定要把这个平台搭建好,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支持乡村经济发展。村里的扶贫帮扶工作也要打开思路,开阔眼界,通过电商平台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项目,可以建设一个项目库,推介给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或村里能人,通过创业就业推动产业发展。
走访中,郭建军副主任还与沈丘县卞路口乡党委、乡政府和南郭庄村部分干部进行了探讨交流。结合前期的调查研究成果,他再次强调,提高贫困群众收入、巩固提升脱贫成色、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最直接的方式还是发展产业和充分就业。要大力推动产业发展,一是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通过精心的销售策划,扩大其知名度。二是要结合村庄实际,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对产业条件成熟的村先行项目策划和实施,做到成熟一批发展一批。三是通过农村产业的发展壮大,吸引当地一些外出务工农村青年返乡创业或回乡就业。农村青年返乡越多,农村的“三留守”人员就越少,长期驻守农村的老人、妇女、儿童便能得到家人的长期关爱,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才会大大提升,乡村振兴的动力才会更足。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综合处、刊物编辑部3个党支部分别与所联系的贫困户进行了对接慰问,为困难家庭送去了米、面、油、奶等慰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