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性学习:超越儿童经验的价值引领

2019-12-02 03:27帅宁华
中小学德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行道法治道德

帅宁华

摘    要

小學道德与法治“启蒙性学习”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反映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文明成果。引领儿童拓宽眼界,拓展生活经验,从自身经验和体验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通过意义初构,启蒙生活道理;行为解析,启蒙法规意识;展开对话,启蒙传统文化;情境体验,启蒙家国情怀等多种方式实施“启蒙性学习”。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启蒙运动;启蒙性学习;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11-00-03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其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既要将生活作为成长的发生场,又要强调价值引领的作用。而“启蒙性学习”正是超越儿童经验的一种价值引领。

一、“启蒙性学习”的内涵寻绎

康德曾在《什么是启蒙》中对启蒙运动下了定义:即人类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并指出摆脱这种状态需要两个条件——外部条件,即需要别人引导;内部条件,即需要自己的勇气与决心。因此,以教育引领为特征的德性启蒙是激活儿童内部勇气与决心,引导儿童脱离不成熟状态的重要的外部条件。

其实,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注重启蒙教育,并将尊师、择友、习礼作为启蒙教育的重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也叫“蒙学”。虽然儿童对于启蒙教育的许多内容并不能理解,但其朗朗上口的韵律和丰厚的学养能在起幼小的心灵播下道德的种子,打下靓丽的精神底色。在未来的生活与学习中,这些种子可能会被激活和建构,这些底色将会支撑儿童德性的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这正是以国家意志表明“启蒙性学习”的重要意义。价值引领和实践导行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价值追求,也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价值追求。“启蒙性学习”可说是先入为主的价值引领,在心田先行种下德性的种子,引领人生前行的方向。

基于上述认识,小学道德与法治“启蒙性学习”主要指引导不具备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不具备验证科学能力的儿童,按照一定的计划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道理的学习活动。一方面,儿童的眼界需要拓宽,生活经验需要拓展,他们需要从自身经验和体验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可能完全限于儿童的经验和体验,还要体现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更要反映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文明成果。

二、“启蒙性学习”的实践策略与方法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启蒙性学习”为儿童打开一扇温暖的窗,让道德的阳光照进幼小的心灵,播种下向善、向上的种子。

1.意义初构,启蒙生活道理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注重从儿童生活出发,运用生活中的情境指导儿童的道德生活。生活中的规则和道理,其原因和依据离儿童生活较远,儿童往往是一知半解的,需要通过课堂“启蒙性学习”实现认识、了解和建构。

例如,一年级《上学路上》一课,帮助学生认识路口的分道标志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设计了如下“启蒙性学习”环节:

师:(课件出示车道实景图)前面就到了宽阔的马路,沿着马路前行,小朋友应该走哪儿呢?

生:小朋友应该走最边上,因为中间有汽车,危险。

师:哪位小朋友到前面来指一指人行道在哪儿?

生:(上前指人行道)在这儿。

师:(课件出示人行道标志)这是什么标志?

生:人行道标志。

师:你怎么知道这是人行道标志的。

生:我猜的,因为我看到标志图是一个大人搀着小孩在走。

师:你真聪明!(板书:马路上,靠右行)

教师合理运用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人行道及其标志,通过“启蒙性学习”,教给生活的本领。道德与法治课堂往往需要这样的“启蒙性学习”,它与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相得益彰。同时,借助这一过程,引领儿童自主建构并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启蒙学生对生活道理的认识,培养其生活本领。

2.行为解析,启蒙法规意识

道德与法治课程重在普及宪法常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其教学不是单纯的法律条文教育及法学理论教育,而是大众化的、普及性的法治“启蒙性学习”。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做到:

首先,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童言童语”。法治“启蒙性学习”既要体现法治精神、理念、原则,力求法律知识的准确性,又要充分考虑并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避免法治教育的生硬和僵化。

例如,教学四年级《网络看世界》之“知识窗”《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时,教师设计了如下“启蒙性学习”环节:读一读:小林同学上网的故事。议一议:小林同学为什么会上当受骗?你在生活中听到或预见到此类情况吗?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用“童言童语”表达上网时要“避免泄露隐私”“远离不良信息”“慎重网上交友”等《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则要求。通过充分的表达,学生明白了虚拟世界互联网和现实世界一样有规则,要遵守规则保护自己,不伤害别人的道理。正是通过解析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印证法规条文的要求,并用学生的方式去解读条文,才能真正实现法治意识的启蒙,提高其道德生活的本领。

其次,将“法规要求”转化为“行为实践”。学生在生活中的部分行为本身便体现了对法律的遵守,我们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回顾体悟,也可根据法治教育内容创设情境或创设践行法规的场景,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展开学习与反思,实现法治教育与儿童行为实践相结合。

猜你喜欢
人行道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一)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世界最宽人行道:40米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