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钧
我家书房里,有个老式橱柜和一只旧木箱,曾是父亲和我装书用的。斑驳的褐迹似岁月的印痕,见证了三代人从家有书箱、书橱到拥有书房的变化历程。
上世纪50年代,父親考取了省城师范,爷爷请人为他做了只木箱,用来装书本、衣物等。后来,木箱伴他读书3年。毕业后,父亲回到县中学教书,成家立业,直到我出生、长大记事,屋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唯有这口光润亮滑的木箱惹人注目。
父亲平日喜好读书,木箱也专门用来装书。他的书都要精心包上书皮,分门别类地摞在箱里。记得我小时候,想把“小人书”也放进去,却不得准许。大概怕我偷偷打开,箱上总是卡着铜锁。
见父亲每日捧卷入迷,引得母亲闲时也找来一本细读。那时主妇的家务多是做饭洗衣,做饭用连炕的铁锅大灶,锅底熬萝卜白菜,锅边贴玉米饼子,几乎家家如此,刷洗盘碗也没有清洁剂、洗涤灵,涮涮擦擦了事。全家也没有几件衣服,十天半月才用大木盆、搓衣板洗一次。识字不多的母亲读书时,碰到生字就查字典,遇见不懂的就问父亲,不到两年,除了深奥的文言古籍,已能通读箱里的绝大部分书籍。我上小学时,她就常给我讲从书里看来的“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刻苦读书的故事。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我读中学,时值“文化大革命”高潮,学校没有编排课程,学生也没有课本,课堂上学的是“毛主席著作”、报纸“社论”。于是,父亲开始让我看箱里的书,我惊奇地发现,里面既有线装典籍,也有科普读物,更多的是古今名著。在文化极度匮乏的年代,书,为我敞开了一个个缤纷世界:默读《唐诗宋词》,通晓了平仄格律、曲牌词韵;畅读《十万个为什么》,懂得了诸多科学道理、万物之谜;沉迷古典名著,记住了《西游记》的玄妙奇幻、《水浒传》的忠勇侠义;从《烈火金钢》《红日》中领略到抗日、解放战争的英勇壮烈、艰苦卓绝;从《红旗谱》《暴风骤雨》里看到了反抗压迫、土地革命的酣畅淋漓、波澜壮阔……
父亲多年积存,木箱藏书数百册,要找的某本书常被压在底层,须一册册全拿出来,相当麻烦,父亲常常感叹:“有个书橱就好了!”
那时,家住两间平房,二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除去火炕,被两个旧木柜、一个饭桌占得满满当当,父亲曾用木板自己钉了个小书架,能摆放百余本书,但冬天屋里生火炉,没几天就落满烟尘,夏天闷热潮湿,书被捂得生满霉斑,他只好把书抖净晒干,重新放回箱里。再说,全家靠父亲每月三十几元工资度日,莫说买不起书橱,就是买了也无处摆放。
1980年我参加工作,也开始搜集箱里没有的书籍,如曹禺的《日出》、钱钟书的《围城》等都是在旧书摊买到的。不到两年,书箱再也装不下日积月存的书。1982年,家里建起三间平房,住所宽敞了,我花了近一个月工资,请木匠打了个宽1.5米、高1.8米的书橱,气派地竖在屋里,引得左邻右舍都来观赏。那时,家家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旧的箱柜桌凳被逐渐淘汰,大衣柜、五斗橱、沙发茶几等新式家具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但人们对眼前磨花玻璃推拉门、电镀把手、6层分隔的书橱还是啧啧称奇。
父亲抚摸着漆光闪亮的书橱,高兴得像个孩子,把旧藏新存一册一册仔细分类,摆上书橱,自语道:“这可好了,再不用‘翻箱倒柜了!”
这年家里还买了电视机,虽给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但嘈杂的环境却让人难以静下心来读书,那时我常想:有一间书房该多好!
几年后,我的孩子也渐渐长大,受家风熏陶,他从小就对书兴趣浓厚,零花钱、压岁钱都积攒起来买书。大学毕业时,竟从同学手中搜集来两大捆书带回家。
2010年,孩子结婚,住进三室一厅,特意请他建筑学院毕业的同学帮忙设计,装修出一间书房,布置得颇为气派:壁挂书柜、樟木字台、横框字画、落地窗帘、立式空调……让人倍感现代气息和文化氛围,我第一次走进书房,不由想起病故的父亲,对孩子说:“如果你爷爷活着,不知该多高兴!”
如今我已退休,和孩子一起生活,把老书箱和书橱也搬进了书房。现在虽可以在电脑上读书,手机里也有阅读软件,点击想看的书,它就读给你听,但我仍不会离弃书房,丢掉老书箱和书橱,因为它饱蕴着三代人读书、藏书的甘苦和希望,见证了步步攀升的日子,也折射出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岁月变迁……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