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FDI的碳排放效应分析

2019-12-02 10:27于世海许慧欣
价值工程 2019年30期
关键词:碳排放广西

于世海 许慧欣

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外资的流入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对碳排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VAR模型为基础,选取1995-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广西FDI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后,发现广西FDI和碳排放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存在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但广西FDI不是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同时还发现,技术创新水平也对碳排放产生显著的影响,相比FDI,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更能有效地抑制碳排放的增加。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flow of foreign capital not only promotes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carbon emissions. Based on the VAR model, this paper selected time series data from 1995 to 2016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DI and carbon emission in Guangxi. After co-integration tes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impulse respons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DI and carbon emission in Guangxi,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ut the FDI is not the granger cause of carbon emiss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arbon emissions. Compared with FDI,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evel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increase of carbon emissions.

关键词:广西;FDI;碳排放;技术创新水平

Key words: Guangxi;FDI;carbon emission;technical innovation level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0-0118-04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利用外资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广西凭借自身区位优势,打造“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开放发展新格局,2017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额已达8.2亿美元,相比1980年的0.3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4%,逐步成为我国对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地区。20世纪90年代末,广西CO2排放量仅为5253.13万吨,2016年排放量增长到了20899.5万吨,年均增长5.69%。碳排放量的不断增长已经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大力實施“引资强贸”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优化提升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决定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抓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广西特色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新的机遇和环境下,广西利用外资额不断上升,但广西利用外资参与碳减排、经济绿色发展效果不明显。

目前,国内对FDI和碳排放之间的关联研究已有一系列成果,兼有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王静、李浩等(2014)发现浙江省引进FDI与碳排放具有协整关系,且FDI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短期性。卞淑贤(2017)发现安徽省FDI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促进碳排放的增长,但技术效应和管制效应减少了碳排放。黄杰(2017)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下,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槛效应。部分学者在探讨FDI对碳排放的影响时还考虑了其他相关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王荣和王英(2018)发现FDI的规模效应在东部地区抑制碳排放水平,在中、西部则相反;技术效应对东、中部碳排放具有负向作用,在西部的影响则相反;东部结构效应的弹性系数为-0.33%,而在中、西部的系数为正。李雪平和赵博熙(2019)研究FDI对湖北省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增加碳排放,技术效应则减少了碳排放。现有研究大多从宏观层面或较发达地区来研究FDI与碳排放的相关性,而较少关注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此类问题。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广西经济基础差、要素瓶颈制约加剧。

广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环保意识不强,对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重视不够,更多的是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有出海口的省区,与东盟陆海相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引入外资来带动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必然的选择。基于此,本文以现有研究和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尝试通过构建VAR模型研究广西FDI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分析广西FDI的碳排放效应,为广西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与借鉴,也会对广西引入外资的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  变量选取

1.1 碳排放强度(EI)

为了更全面、准确的考察FDI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本文将碳排放强度(EI)替代了碳排放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GDP碳强度计算公式得出广西1995-2016年碳排放强度。

1.2 外商直接投资(FDI)

本文选取1995-2016年广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作为解释变量。

1.3 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RD)

本文引入技术创新水平作为控制变量,该指标采用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RD)来衡量。

在构建VAR模型和进行计量分析之前,需要对碳排放强度(EI)、实际利用外资总额(FDI)和研发投入(RD)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判断各项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异方差的存在会影响变量的平稳性,因此所有变量均取对数后再进行分析。得出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所示。

从表2中的数值可以看出,变量LN_EI、LN_FDI、LN_RD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不平稳的序列,但经过一阶差分后均是显著平稳序列,即LN_EI和LN_RD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LN_FDI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均具有一阶单整性。

2  实证模型检验

2.1 VAR模型的构建

构建VAR模型的第一步是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本文根据LR、FPE、AIC、SC、HQ统计量的值来确定最优滞后阶数,选择带*号的统计量个数最多的滞后阶数为最优滞后阶数(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0到3的滞后阶数中,带*号的统计量个数最多的为1阶,故可以作为最优滞后阶数。

本文中有三个变量LN_EI、LN_FDI、LN_RD,因此有三个回归方程构成VAR模型。由图2中的参数估计值可以写出VAR模型的估计结果表达式(1)。

(1)

本文采用AR根图表法来检验VAR模型的平稳性。如果VAR模型的AR特征多项式根的倒数的模小于1,即都位于单位圆内,则VAR模型是稳定的。图3中,深色点表示的是AR特征多项式根的倒数,可以看到这些点都位于单位圆内,表明所估计的VAR模型是稳定的。

2.2 协整检验

对VAR模型中LN_EI、LN_FDI、LN_RD变量进行Jo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第二行的None表示原假设“存在零个协整关系”,其迹统计量值为90.3638,大于5%的临界值(29.7970),故拒绝原假设,即三个变量间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At most 1”表示的是“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其迹统计量值等于12.1353,小于5%的临界值(15.4947),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可以认为LN_EI、LN_FDI、LN_RD间只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同时也说明它们之间是存在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

2.3 Granger因果检验

本文VAR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利用?字2检验统计量与对应的概率值来判断。LN_EI、LN_FDI和LN_RD三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结果可看出,当以LN_FDI作为被检验变量时,因变量LN_EI相对于LN_FDI的?字2统计量是0.4260(P =0.5140),其概率P值大于5%的显著性水平,故接受原假设,即可以认为变量LN_FDI不是LN_EI的格兰杰原因;当以LN_RD作为被检验变量时,因变量LN_EI相对于LN_RD的?字2统计量是0.9674(P=0.3253),其概率P值大于5%的显著性水平,故接受原假设,即可以认为变量LN_RD不是LN_EI的格兰杰原因;而LN_EI相对于LN_FDI和LN_RD的联合检验来看,?字2统计量等于7.7023,对应的概率值等于0.0213,说明LN_FDI和LN_RD联合构成LN_EI的格兰杰因果關系。可知,吸引和利用高质量的外资可有效抑制碳排放。

2.4 脉冲响应分析

本文利用经过自由度修正的残差协方差矩阵的Cholesky因子的逆向正交化脉冲来分析LN_FDI和LN_RD对LN_EI的动态影响关系,设置脉冲响应追踪时期数为20。本文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4(1)、(2)所示。

由图4(1)可知, LN_EI对来自LN_FDI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负向冲击后,LN_EI并没有立即做出响应,在第1期的响应为零,第2期的响应为0.04,连续三期出现短暂平稳的状态,直至第5期做出了较大的响应(0.07),而后又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到第11期后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到20期左右,LN_EI的变化才趋于零。由图4(2)知,LN_EI对来自LN_RD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负向冲击后,没有立即做出响应,LN_EI在第1期的响应为0,在第3期,LN_EI对LN_RD扰动所做出的响应达到最大值(0.05),其后出现了微弱的波动,直到第15期,LN_EI的响应缓慢下降,且都是负向的,在20期左右稳定地趋于0。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水平都对碳排放产生了负向的稳定冲击,说明外资和技术创新均能够抑制碳排放的增加,而高质量的利用外资更能抑制碳排放的增加,这与前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3  对策建议

第一,以绿色发展统筹FDI引入及碳减排全过程。广西外商直接投资在工业行业上占有较大比重,而工业属于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广西应当从绿色发展视角出发,深度响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导FDI更多的聚集于低污染、低能耗的清洁产业,推动全区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合资、合作经营方式借鉴外资的低碳技术和环保经验来促进广西节能减排工作,引导外资投向科学技术、文化、金融等第三产业,以绿色化引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第二,扩大FDI规模。20多年来,广西利用外资以规模小、水平低的特点发展。广西是全国唯一的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优势的地区,是中国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道,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门户。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发展和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的背景下,广西要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良好的区位优势,通过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来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通过制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投资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

第三,提升FDI的质量。广西在扩大FDI数量的同时应更注重FDI的引进质量,优化外资投资结构和环境,提升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力度,找准FDI的契合点,引导FDI向高层次、低污染的行业靠拢。通过FDI质量的提高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同时, FDI质量的提高能够促进能源消耗的减少、减排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的提高等等,从而提升广西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第四,加强区域FDI与技术创新的双向互动。FDI能够促进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其通过竞争激烈、模仿学习、人力资本和辐射关联方式。外商直接投资是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载体,广西要积极借鉴高质量FDI带来的先进管理经验与高新技术,促进区域间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以此来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同时,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构建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及优惠政策,吸引高质量的外资。加强FDI与技术创新的双向互动,提升广西的碳减排技术,促进其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五,加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广西的FDI在工业上占有较大比重,可以借助外资的技术溢出效用在工业企业中进行技术改造,带动本土技术研发,生产高技术、低能耗的产品,能够大大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广西节能减排,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淑贤.外商直接投资与安徽省碳排放——基于联立方程的实证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7,33(01):54-59.

[2]高宏伟,程仕英.外商直接投资与碳排放规模——基于山西省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7(04):113-115,119.

[3]黄杰.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的门槛效应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7(21):108-111.

[4]李雪平,赵博熙.FDI对湖北省碳排放的影响研究[J].决策咨询,2019(01):50-55.

[5]王静,李浩,李欣.浙江省引进FDI与碳排放相关性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4,16(01):77-80.

[6]王榮,王英.基于系统GMM的FDI对我国东、中、西部碳排放影响研究[J].生态经济,2018,34(10):24-28,34.

[7]王晓航.金融发展、双向FDI与碳排放——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26):110-112.

猜你喜欢
碳排放广西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