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潇 段幸亭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300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 另选取同期30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参照组。检测比较两组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41.00%、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36.33%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发生率36.67%均高于参照组的10.33%、2.33%、5.3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关。
【关键词】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临床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030
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人体心脑血管系统严重慢性疾病, 是以体循环动脉压生理指标(收缩压指标和舒张压指标)升高[收缩压指标≥14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生理指标≥90 mm Hg]作为主要临床诊断依据的疾病, 且患者在临床病程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通常会伴随发生以心脏、脑部以及肾脏作为主要靶器官的病理性损害结果。本文以本院收治的300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和同期30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 针对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展开了测算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300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 另选取同期30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参照组。参照组男204例, 女96例;年龄45~71岁, 平均年龄(55.3±8.8)岁。研究组男202例, 女98例;年龄46~71岁, 平均年龄(55.2±8.6)岁;病程1~14年, 平均病程(2.4±3.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中入选的所有研究组患者均满足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诊断参考标准, 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过程, 明确签署知情同意书, 完整性调查研究方案已经获取本院伦理学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 2 方法 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发生情况。指派具备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患者各项生理指标项目的测定分析环节, 支持和保障所有入选研究对象, 均能获取到全面准确的检查测定结果。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41.00%、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36.33%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发生率36.67%均高于参照组的10.33%、2.33%、5.3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基于现有的基础性临床医学研究工作经验, 因罹患高血压疾病而引致发的病理性改变, 以发生在动脉血管组织中的病理改变作为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继而能够引致机体内部的多个器官均发生一定程度的结构性损害或者是功能性损害。从现代解剖生理学基本理论角度展开阐释分析, 视网膜血管组织是人体内部仅有的一类可以在活体状态之下加以动态观察的血管组织, 对视网膜血管组织中发生的病理改变现象的检查确认有助于临床医生全面判断患者全身血管组织系统中实际具备的生理功能状态, 继而为医生全面准确判断分析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状态和治疗预后效果提供支持条件。在高血压疾病临床病程的早期发展阶段, 患者的全身血管组织和眼底血管组织均在形态结构和基本生理功能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但是伴随患者临床病程持续时间的逐渐延长, 患者的血管组织通常会发生基于管径层面以及管壁层面的病理性改变现象, 继而引致患者发生动脉血管组织硬化性改变以及视网膜组织病理性改变, 基于现有的临床医学实践经验,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病程持续时间越长, 其发生视网膜组织结构病理性改变的可能性就越高[1-3]。
高血压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严重慢性疾病之一, 该种疾病的发生和临床病程发展演化过程能够严重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基本生活质量, 引致患者周身分布的各类型细小动脉血管组织发生硬化性改变, 继而逐渐参与到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形成过程中。具代表性的病理性特征表现是出现在视网膜组织结构中的病理性改变现象。对于正常健康人群中存在小动脉血管组织狭窄现象的个体而言, 其在3年内发生高血疾病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其他个体, 因此可将视网膜小动脉血管组织狭窄性病变的发生作为临床中针对高血压疾病患者展开诊断预测的主要参考依据[4-6]。
有临床医学调查数据结果显示,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对高血压靶器官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状态均具备着显著且鲜明的影响和破坏作用。介于Ⅱ~Ⅳ级的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和冠心病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和无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与此同时, Ⅲ级和Ⅳ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肾小球组织结构的滤过率将会显著降低[7, 8]。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是因全身动脉血液生理指标持续性升高而引致发生的视网膜内壁结构损害, 继而同时诱导患者的血-视网膜屏障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破坏, 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视觉生理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和破坏[9-1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300例高血压疾病患者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患者机体内部的多种具体表现类型的高血压靶器官損害事件具有直接影响, 切实制定和运用适当方案做好高血压疾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干预工作, 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具备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