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珠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测定

2019-12-02 11:45莫我跃张前飞赵应梅刘娟杨再清许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浸出物

莫我跃 张前飞 赵应梅 刘娟 杨再清 许斌

【摘 要】  目的:测定叶下珠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为制定叶下珠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2302灰分测定和2201浸出物测定法对叶下珠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叶下珠总灰分含量为5.62%~8.16%,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69%~1.70%,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16.35%~29.55%;结论:建议叶下珠总灰分不得过8.24%,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52%,醇溶性浸出物量不低于15.05%,所测得结果对叶下珠质量标准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叶下珠;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6-0047-03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total ash content, acid insoluble ash content and extractive from Phyllanthus urinaria L.,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formulating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Phyllanthus urinaria L.. Methods Sample were measur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edition) 2302 ash determination and 2201 extractive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total ash content, acid insoluble ash content and extractive. Results The total ash content of Phyllanthus urinaria L. was between 5.62% and 8.16%, the acid insoluble ash content was between 0.69% and 1.70%, and the alcohol soluble extract content was between 16.35% and 29.55%.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otal ash content of Phyllanthus urinaria L. should not exceed 8.24%. The insoluble ash should not exceed 1.52%, and the amount of alcohol soluble extractive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15.05%.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Phyllanthus urinaria L..

Keywords:Phyllanthus urinaria L. ; Total Ash; Acid Insoluble Ash; Extractive

葉下珠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的干燥全草。多生于山坡、路旁、田间,花沿茎叶下而生,结果时状如小珠,故有叶下珠之称。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湖南、贵州、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明目、消积的功效,用于痢疾、泄泻、黄疸、水肿、热淋、石淋、目赤、夜盲、疳积、痈肿、毒蛇咬伤等治疗[1]。药材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灰分,包括植物本身的生理灰分和外来泥沙等,影响灰分含量因素较多。生长环境、土质、水肥条件、种植习惯等的不同也会影响生理灰分变化,药材中灰分的最高限量可以保证中药的纯度[2-3]。浸出物测定可充分反应药材的内在质量,是确保其疗效确切、质量可靠的有效手段。中药材的浸出物含量测定作为控制其质量标准已经得到广泛应用[4-6]。贾芳等曾对四川和广西两地产叶下珠进行灰分、浸出物、没食子酸研究发现,广西产的和四川产的叶下珠在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7]。有必要对更多不同产地叶下珠的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以《中国药典》[8]2015年版灰分测定和浸出物测定法,测定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福建、广东等地不同产地叶下珠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含量,为进一步制定叶下珠的质量标准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材料 10批叶下珠来源见表1,其中4批来源于贵州,其余6批来源于四川、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由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魏升华教授鉴定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的带根干燥全草。

1.2 仪器 DFD-700恒温水浴锅(北京国华医疗器械厂);DFT-200药材粉碎机(长沙市岳麓区中南制剂机械厂);SX-5-12箱式电阻炉(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Srtorius BSA224S电子天平(德国Srtorius公司);202-3AB型电热恒温干燥箱(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干燥器、坩埚(50mL)。

2 方法和结果

2.1 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2302总灰分测定 取10批叶下珠供试品用粉碎机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取供试品3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缓慢炽热,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温至550℃,使完全灰化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取总灰分项下所得的灰分,在坩埚中小心加人稀盐酸约10mL,用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min,表面皿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人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滤渣连同滤纸移置同一坩埚中,干燥,炽灼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所得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10批叶下珠饮片总灰分含量在5.62%~8.16%之间,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在0.69%~1.70%之间。应以统计学方法分析测试数据,基于测试数据,设定叶下珠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限度的公式[9]μ=x+tsn+MU

注:x是样本的平均数;t是置信水平为 99%的学生t检测值(单尾)(t0.01,9=3.2500);s是样本的标准偏差;n是样本的批数;MU 是不确定度评估。不确定度评估(叶下珠总灰分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0.04286×x,酸不溶性灰分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69535×x)[10]

总灰分:

μ=x+tsn+MU=7.22+3.250×0.6943710+0.04286×7.22=8.24

酸不溶性灰分:μ=x+tsn+MU=1.12+3.250×0.31147710+0.069535×1.12=1.52

2.2 不同處理方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 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2201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和热浸法测定,取1批(广西钦州)叶下珠供试品粉末过二号筛,取供试品约4g置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水100mL。由表3可知,叶下珠采用热浸法所得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较高为23.56%。

2.3 不同浓度乙醇量对浸出物含量测定 取叶下珠(广西钦州)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2201浸出物测定法项下以30%、50%、70%、90%乙醇量方法对醇溶性浸出物项下的冷浸法和热浸法对影响探究。由表4可知,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的是采用乙醇量为30%的热浸法的浸出物最高为24.12%,乙醇量为90%的冷浸法的浸出物最低9.58%。根据经济,实惠,方便,因此本文样品的浸出物的测定采用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

2.4 样品醇浸出物测定 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2201浸出物测定法项下采用乙醇量为30%的热浸法取供试品约4g,精密称定,置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乙醇量为30% 10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h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h。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C干燥3h,置干燥器中冷却30min,迅速精密称定重量,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10批叶下珠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在16.35%~29.55%之间。应以统计学方法分析测试数据, 基于测试数据,设定叶下珠醇溶性浸出物限度的公式如下[9]μ=x-tsn-MU

注:x是样本的平均数;t是置信水平为 99%的学生t检测值(单尾)(t0.01,9=3.250);s是样本的标准偏差;n是样本的批数;MU 是不确定度评估。 不确定度评估(叶下珠醇浸出物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0.13394×x)[10]。

醇浸出物含量:μ=x-tsn-MU=22.89-3.250×4.6416110-0.13394×22.89=15.05

3 讨论

研究对10批叶下珠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发现,不同来源样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总灰分最高值是为8.16%(广西钦州),最低值是5.62%(福建泉州),酸不溶性灰分最高值是1.70%(贵州威宁),最低值是0.69%(四川泸州),醇溶性浸出物最高值是29.55%(贵州凯里麻江),最低值是16.35%(云南昭通),发现含量最高值和最低值均相差近1倍,导致差异可能的原因是产地海拔高度、土壤类型、水肥条件、采集时间等因素有关[2-3],有待进一步研究。

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方法对10批叶下珠进行测定,通过测定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得到较为准确的试验数据,为建立药材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所测结果建议叶下珠药材总灰分不得过8.24%,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52%,并建议将醇溶性浸出物按热提法处理所得结果纳入标准,并规定不低于15.05%。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四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21,842.

[2]曲朋, 赵好冬, 龙宇, 等. 不同产地山羊角药材灰分测定研究[J]. 吉林中医药, 2014, 34(6):606-608.

[3]顾志荣,王亚丽.不同生长环境当归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比较分析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暨第十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167-169.

[4]李洁.不同产地半枝莲中浸出物含量的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6):1207-1208.

[5]童巧珍,赵四清,周日宝,等.对不同种植方法白扁豆中浸出物含量测定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2)19-20.

[6]秦健,吴孟岚,王珂雅.不同产地何首乌药材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测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67-68.

[7]贾芳,夏厚林,黄萍,等.四川叶下珠与广西叶下珠的质量比较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4):19-22.

[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9]张志锋,戴领,吴春蕾,等.藏药白花刺参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的测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37(4):597-602.

[10]张达正,刘强,曹志强测定人参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J].人参研究,2007(2):15-17.

(收稿日期:2019-06-06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浸出物
骨疏宁片浸出物测定方法研究*
广西产罗汉松茎与叶浸出物的测定
黔产金钗石斛茎和花中浸出物测定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
冲泡条件对绿茶水浸出物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黄药子炮制前后指标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