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沈挺
摘 要:小学阶段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入门阶段,教师应以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为目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实施科学有效的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大胆践行“以艺术家的思维”来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思路。本文以浙美版六年级上册《戏曲人物》美术作品为案例,论述了如何将美术作品的深度解读过程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达到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 美术作品 深度解读 课堂教学
中小学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五个方面的内容。小学阶段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入门阶段,教师应该以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为目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实施科学有效的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大胆践行“以艺术家的思维”来设计课堂教学的教学思路。教师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与分析,让学生深刻把握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感受作品创作的历史渊源,体验创作者所传达出来的艺术情怀,感知美术作品所含有的文化精神。
一、看画——看艺术家
《戏曲人物》一课中展示了三大戏曲人物画大师的水墨作品。关良拙朴,高马德清扬,韩羽则洗练。高马德以中国画形式描绘戏曲人物,笔墨简练洒脱,形象生动传神,情趣妙生,耐人寻味。从作品解读到实际教学上感受是笔意即动态,动态即情感。韩羽曾言:“艺术即是夸张。绘画的夸张是借助于变形。”写意性,就是抓其梗概,剔除杂质,删繁就简。从作品中解读到实际教学上感受是从繁到简,夸张即情感。“关良的画有什么好,像小孩子画的那样?”这问题很难回答,有的说不好,许多人说好啊!连郭沫若、茅盾、老舍等大文学家都为他题画,说好!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大画家都与他相互品题赠画呢!还有德国人主动为他出画集并付予丰厚稿酬,有人干脆就说,有名就好,值钱就好!其实,这些说法只说出了画好的结果,好在哪里还是不甚了解。还是问题本身就给出了答案——像孩子畫的那样。关良在戏曲艺术中关注到戏曲语言动作的写意性、脸谱造型的夸张、舞台氛围的铺陈,从而找出与中国画相通的要素,创作了大量的水墨戏曲脸谱。教师对关良的戏曲脸谱进行深入解读时,应该从风格、技艺和文化三个层次入手。首先,关良的戏曲脸谱迥别于其他戏曲脸谱的特征在于,它是由国画材料、水墨绘制而成。浓墨、淡墨、轻墨、湿墨……浓淡相宜,轻湿分明,它既有国画山水的风味,亦有戏剧脸谱的韵味,二者相得益彰,笔墨韵染,粗看貌不惊人,细看余味无穷。其次,关良的戏曲脸谱的绘画技艺非常独特。关良凭借着其对笔墨内在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用稚拙、天真如婴儿之笔,绘制出内敛、沉静、果敢、个性的作品。虽然设色简单、落笔质朴,却极富笔趣。虽然一些脸谱的解剖、透视和比例失衡,却以夸张、变形,使人生的情态看起来更天真幽默,眼睛的刻画更传神三分,眼神瞳孔用浓墨点醒,更是炯炯有神。结合教材的戏曲人物照片和神情特征,定神的眼神最让人感动和印象深刻。要理解与把握关良戏曲脸谱所传达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戏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戏曲脸谱作为戏曲艺术的衍生物,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将戏曲脸谱用中国水墨画的创作技法表现出来,是两大国粹的融合与创新,体现出艺术大家着迷于民族艺术,并执着于民族艺术的创新。
二、看戏——寻找艺术家的感动
我们儿时都有看戏的经历,特别是在农村那是大事。一问现在的孩子看戏还是和以前一样是奶奶辈一起,不同的时代一样的情感。和奶奶一起去戏场玩,从生活中感受传统戏曲作为课堂导入的切入点。关注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传统戏曲文化,以情感上的共鸣引起学生对戏曲人物的兴趣。
艺术来源于感受,三大戏曲人物画大师与戏曲有很深的交集,他们在戏曲里找到了让其感动的东西。那么怎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感动,需要挖到多深?感动不是熟悉,它是一种发现,发现美的存在。让学生看戏从造型、色彩、服饰、神态、动作等方面发现戏曲人物的特点,并简单表述自己的感受。以主题式的戏曲人物形象从色彩、服饰、表情、动作了解相互的关系。本课选择水浒戏曲人物让学生对此有初步的了解,从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入手培养对戏曲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戏曲人物造型、色彩、服饰、神态、动作的美。
“三岁定八十”,这话一点也不假。关良小时候在南京爱到“两广会馆”看京剧,这就注定了他一生玩京剧、画京剧。看大师如何表现戏曲人物,学生欣赏大师作品,并结合自己对戏曲的初步了解通过对人物特征、动态、神情、水墨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
三、学戏——学艺术家的方法
以学戏的环节让学生融入到戏曲人物的情节中。以情节故事场景特别是结合戏曲人物照片让学生生动地学习戏曲人物的动态,着重强调人物的情感——眼神表情。从人物表情眼神的关注到学画眼神;学武松打虎桥段中武松怒目打虎的表情,着重强调武松和老虎的眼神表现,从道具和学戏中感受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
学画家画戏,着重欣赏关良人物戏曲作品眼神的表现。教师示范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眼神表现,用淡墨勾勒眼睛和眉毛轮廓,用浓墨点睛注意眼神方向,强调控制水份。并让学生上台尝试教师进行调整。
四、画戏——学以致用
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的作品用笔极简,质朴平易,极富笔趣,不拘泥对象的解剖、透视和比例,而是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传神写照,人物情态天真而幽默,尤其是眼神刻画最见功力,眼睛瞳孔用浓墨点醒极传神。通过对关良作品眼神画法的临摹表现,学生对戏曲人物眼神的表现方法有一定的掌握,在表现戏曲人物照片神态的时候可以很好地借鉴艺术家的表现手法。用浓墨控制水分勾勒眼睛轮廓,通过点睛之笔表现眼睛神态——戏曲人定神眼神的方向。
在原先的教学设计中强调戏曲人物的动态表现,为了在一张宣纸中能很好地表现戏曲人物的动态,教学设计结合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用炭笔以火柴人的形式轻轻勾勒出戏曲人的动态,要求学生把握戏曲人物动态特征和基本的比例。在接下来学生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时发现学生完全被火柴人的形态给禁锢,拘束在原有的动态上更甚至有部分学生只是把线条加粗,变成了“强壮”版的火柴人戏曲人物。反思一开始用火柴人的形态就禁锢了学生在表现过程中形态的约束,再以学生不熟悉的水墨材料表现,同学们就更显得手脚束缚。如何让学生的手脚放开,就又回到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如何让人感动的起点,强调戏曲人物神态的表现结合水墨的浓淡变化让学生玩出水墨特有的韵味。
新的教学设计中在表现好戏曲人物的眼神后,让学生对比艺术家的戏曲人物作品和戏曲人物照片,观察墨色的变化和运用,并强调用不同的墨色以概括夸张的方法变现人物肢体动态,让学生在没有形体拘束的前提下充分感受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乐趣。
核心素养视角下,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度解读,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绘画技艺,提升绘画技能的过程中,用艺术家的思维观察和表现戏曲人物,理解美术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所体现的意志。将美术作品的深度解读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会改善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领会效果,会提升学生的鉴赏品味,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夜明.现实主义美术中的真实性解读[J].艺术评鉴.
[2]尹少淳.小学美术教学策略[J].学科教学策略系列.
[3]张新江.从视觉角度解读美术作品的方法探究[J].中国艺术.
[4]尹少淳. 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J]. 学科教学策略系列.
(宁海县桥头胡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