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用十年时间从最初的一两首歌曲发展到现今自成体系的亚文化,几乎覆盖了服装、小说、动漫、综艺、Cosplay等各个领域。其中,歌曲是古风对外的第一个窗口,也是流传最广、受众最多且争议最大的部分。古风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何成矣,如何承矣?
古风是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传承
“古风”一词在我国古籍中较为常见,较早出现于《论语》,指前朝礼乐制度背后的风俗习惯和风骨精神。由此可见,对古风文化的追求在古代社会便已萌芽,其背后体现的是某一历史时期人们面对前朝社会文化和思想的怀念与传承。
随着21世纪网絡时代的到来,“古风”一词被赋予新的内涵。2005年,由古风音乐逐渐引发的文化运动悄然萌生,古风文化运动由此而来。2007年,首个古风音乐团队——墨明棋妙成立,古风文化开始不断壮大,并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鸾凤鸣、平沙落雁、狐说、千歌未央等众多音乐团队不断兴起,古风音乐逐渐被一些小众群体所接受,并在古风文学、古风绘本、古风服饰的兴起与传播中不断壮大。
古风文化成为21世纪的热点文化现象,并逐渐以新兴文化的形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不断扩大着其影响范围和力度。如《醉玲珑》《琅琊榜》《三生三世》系列等古风小说的风靡,《长歌行》《花与剑》等古风插画、绘本的大量传播,《剑侠情缘》《古剑奇谭》等富含古风情节的网络游戏的产生,《步步惊心》《甄嬛传》等由古风小说改编的影视剧被大众接受……这些都进一步扩大了古风文化的影响范围。
古风的初心不在古典元素的驾驭上
古风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没有门槛或门槛很低,只要能写出古色古香的文字,文章中、歌曲中只要有“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就是一部古风小说、一首古风歌曲了。这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风,古风的初心并不是停留在对古典元素的驾驭上。
“上路,巩州遇虎熊,五百年前一场疯,腾宵又是孙悟空……”歌曲《九九八十一》以古典名著《西游记》为原型,用准确有力的文字将《西游记》情节的反转与孙悟空自身的傲气写得淋漓尽致。如果作者只是浮于外在的模仿,又怎能将整整八十一难浓缩入短短五分钟的歌曲中呢?
如果只是为了博人眼球而在众人面前舞文弄墨,全然不顾应有的文化积淀,这就违背了古风圈建立的初心。古风的门槛不仅在文字的驾驭上,更有文字本身的历史积淀、古人的情怀和创作者自己的情感等。
与此同时,粉丝盲目将古风推向热潮的行为也会使古风产品质量下降,使真正优秀的作品得不到重视,到头来究竟什么是古风已难以分辨。为博人眼球而拼词强造不应是古风的创作态度,因快餐化追求而批量生产古风的创作动力不会持久,因盲目追捧而跟风走红也绝不是古风的发展方向。
古风需创新传播形式,嫁接新兴元素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古风文化在今天所遭受的压力并不是文化本身的危机,主要是传播形式上的困境。立足这一点,创新古风文化的传播形式,与流行文化元素和新技术相嫁接,就成为当下发展、弘扬和传播古风文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古风文化在过去主要的传播方式为文字和图片,而在当下的影像传播时代,若依然只局限于过去的传播路径,就难免陷入“好酒还怕巷子深”的尴尬。这方面既需要传统文化人才的坚守,也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意和热情的文艺创作者能够真正潜心从优秀的古风文化宝库中挖掘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文化资源。
愿我们戴上耳机,放眼望去,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依旧是清风徐徐,明月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