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中国第一村”

2019-12-02 05:37王雷
当代工人·精品C 2019年5期
关键词:第一村铁西区小楼

王雷

工厂和工人构建了东北人的生活。从20世纪50年代起,直至90年代之前,东北一直是全国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地方,更早地拥有了真正的城市生活。这些由大工厂构建的生活系统,为时代发展叙事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和细节——从菜地中腾空而出的工人村,因资源而兴衰的生活群落,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或身边人的生活和命运,与时代、工业脉搏共同振动的变迁。

2007年,58岁的崔爱华在工人村老区刚刚度过一个春节,门上的春联还崭新如故,那个曾经象征着工人无上地位的3层红砖小楼,就在顷刻间被推倒,随后又快速地在原址上垒起一片18层的建筑群,工人村被写进历史,工人新村登上舞台。

现在还有几座3层小楼没有被拆除,在高楼鳞次栉比的包围中,倒显得有些突兀了。

“当年拆迁连张照片都没留下。”住上了新楼后,崔爱华时常来到被保留的工人村旧址,看着被岁月侵蚀的小楼,勾起过往的美好回忆。

工人村,这个名字在今天看来确实有些土,但在当年,却是工人身份的最高象征。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被誉为东方鲁尔的沈阳市成为了新中国工业振兴的起点。

1952年,一座总占地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苏式风格建筑群在铁西区一块稻田地里腾空而起。3层的红砖小楼,笔挺的棱角设计,“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在那个都是平房的年代,工人村的出现不仅吸引了所有沈阳人的目光,更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中国第一村”由此得来。

让工人村成为瞩目焦点的,不只在于风格独特、配置齐全的居住环境,还在于其中极其特殊的住户们。“大家都觉得这是领导、高干的住房,没想到建成后,却成了劳模、工程师和先进工作者的了。”当时年幼的崔爱华得知老姨搬进工人村后,还以为她当官了,后来才知道老姨是借了被厂里评为先进的光。

那是工人成为最向往职业的年代,创造了无数新中国第一的铁西区,源源不断地吸引大批产业工人的到来,以工人村为核心的工人城市生活群落,又为工人职业自豪感的强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里,铁西区与工人村相互作用,助推着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启航。

工人村的生活却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朴素而纯粹。工作几年后,崔爱华以新娘的身份嫁到了工人村,真正成了“村”里的人。

崔爱华一家住在一楼,婆婆没有工作,楼里的所有住户每天上班前都把钥匙挂在崔爱华的家门口,遇到刮风下雨,婆婆就会把大家晾晒在院子里的被子、衣服收到各自家里,各家下班后又到婆婆这取钥匙回家。这还不算有趣,最有趣的要数办喜事,自家灶台忙不过来,楼上楼下邻居家灶台统统开火,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一并贡献出来,一家人的喜事办成了整栋楼的喜事,远道而来观礼的人看到眼前的场景颇为震撼,当然,更震撼的还是工人能住上这样好的楼房喽。难忘的还有春节,崔爱华一家人会从3楼到1楼挨家挨户拜年,婆婆因平时“护楼”有功,邻居们也会提着麻绳捆好的纸包点心上门,老人舍不得吃,最后又“还”给了楼里的孩子们……

工人村的独有印记还在于周边的配套,劳动公园是大伙儿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春夏秋冬,皆是风景。每逢周末,大家会到工人村文化宫跳舞,时而也会有各类演出。但最出名的还是大合社,街道鄉村的供销社(现在的商店)在当时都被称为小合社,唯有工人村的供销社被称为大合社。“土豆、黄瓜、白菜、肉……别地没有的,咱这应有尽有。”在崔爱华的印象里,大合社如同现在的超级市场,一个“大”字足以囊括一切。

岁月在流逝,铁西区在前行,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工人村慢慢退去了昔日的荣耀,逐渐成为一种象征,孤独地伫立在高楼之间。随着2007年工人村最后一批小楼的拆迁,它告别了辉煌,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记忆里。

猜你喜欢
第一村铁西区小楼
最美中国话
读《我需要一个朋友》有感
看曾经的“中国扶贫第一村”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帮奶奶的鸡减肥
乌江文化第一村——郝家湾
丰收
从“炮战第一村”到“通婚第一村”
改革开放40年寻访中国港口第一村
沈阳市铁西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只要童年的小楼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