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林
( 武隆区人民医院骨科 , 重庆 408500 )
本文以我院2012年8月-2017年8月收治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后正中入路和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手术前后VAS评分和Cobb角,探讨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7年8月收治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06例,均为单节段病变,属于单纯压缩性或简单爆裂性骨折,骨折至手术时间<14天,同时排除需行椎管减压、脊柱畸形及病理性骨折者。全部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压缩节段及压缩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即于骨折椎体为中心于后正中位置作12cm切口,自棘突分离筋膜并剥离多裂肌至横突、关节突水平,进行短节段固定伤邻椎椎弓根,最后安置连接棒。观察组患者则行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即作伤椎上、下椎体椎弓根体表连线,并作纵向3-4cm切口;确定多裂肌与最长肌肌间隙后经此分离达关节突位置,将椎弓根螺钉置入伤椎及上下相邻椎体,最后以钛棒完成撑开复位[1]。
3 观察指标:(1)手术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手术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2)术后疼痛程度评价采用VAS法,分值0-10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越明显[2];(3)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2小时行X线检查测量Cobb角;Cobb角指伤椎头侧和尾侧分别与椎体上、下终板间垂线所形成夹角。
5 结果
5.1 2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5.2 2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和72小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前(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术前相比,P<0.05。
5.3 2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后正中入路是以往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常用手术方法之一,但术中需要对椎旁肌及周围软组织进行大规模切开剥离[3];同时对于局部组织强力牵拉还增加椎旁肌损伤风险,较易出现术后多裂肌萎缩甚至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4-5]。近年来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开始被逐渐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治疗,并取得令人满意效果[6]。该方案入路时可避免术中热效应及机械因素对周围软组织影响,无需大范围牵拉及剥离椎旁肌,减轻椎旁肌及支配神经损伤,且在分离时无需改变肌纤维走行[7];而通过肌间隙置可保证肌间隙自然关闭,进而减少局部瘢痕组织形成,后纵韧带复合体功能未受明显影响,张力带完整性良好[8-9]。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和72小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前(P<0.05),证实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应用有助于缩短手术用时,降低医源性创伤程度,减少术后引流量及缓解术后疼痛感觉,与以往报道结果相符[10];而2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则进一步说明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较后正中入路具有相近总体椎体压缩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显著降低操作难度,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轻疼痛水平,且在压缩椎体矫正效果方面与后正中入路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