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杏红
(江苏省扬中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扬中,212200)
在电气控制电路的过程中,会出现设备突然停止或效率降低等情况,可能是由于线路或者机器老化等问题,造成电气控制电路运行的不稳定和和安全风险。随着我们国家电网的不断完善,人民对于电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逐渐的,电路控制电路这门技术使用的也越来越广泛,我国的电气控制电路主要有即受令环节,执行环节和分析判断环节构成,这几个环节在电气控制电路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电气控制电路的操作,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设备的运转是非常重要的,是企业的经济命脉,所以,相关的部门应该对着些故障情况进行探究和分析,从众多的故障例子中来查找规律,更好的去排查故障,像去年山西的煤矿企业,利润相较今年有了大幅度的下滑,进而影响了煤炭的价格,究其原因,就是煤矿企业的电气设备出现故障,造成经营成本的升高,所以为了实现企业的最大化利润,电气设备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就目前来看,我国电气控制电路的常见故障大致有电路接触故障、电路参数匹配故障和接电式故障等以下几个方面,而具体的故障表现形式又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第一,短路故障。在电气控制电路的过程中,因为回路电流的运行问题导致了导线连接位置错误而引起的故障。
第二,电路参数匹配故障。在电气化设备中,电气在控制电路的运行时,各个线路和系统的元件型号不符合电气控制电路的需要,或者是各个元件功能不符等导致的问题。
第三,连接故障。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使得原本正常运行的设备因为连接过程中的错误导致系统运行故障。
第四,短路故障。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导线的老化或其它原因导致电气控制电路的过程中运行异常。
第一,在电气控制电路的过程中,不管发生什么故障,都会给电网带来一定的运行压力,进而影响到设备的运行和用户使用的效率。
第二,由于没有稳定的维护设备,在电气控制电路的运行过程中,如果有的电线的绝缘体出现破损或者是剥落,在短时间内会造成通过的电路电流激增,程度小会造成设备的一部分短路,严重者会烧坏电气设备,甚至造成火灾。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说,电气控制电路的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各有不同,大体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自然因素导致的故障,另外一种就是人为导致的故障。在进行排查的时候,为了提高效率,保证准确性,根据经验我们普遍的流程如下:
第一,对电气控制电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所表现的情况进行确认,初步判断故障发生的类型。
第二,根据电气的故障类型,对产生故障的原因进一步分析,然后尽可能的确定故障发生的区域,缩小范围。
第三,根据现有的技术对故障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产生故障的具体位置。
第四,对故障产生的特点进行准确的排查和检修。
第一,系统详细的了解电气控制电路的基本运营情况和输入输出功能。从以前的经验规律中分析设备的基本运行情况,比如,螺栓的牢固程度和线圈的烧焦程度,线路是否破损,触头是否损坏等角度,明确故障的范围进而采取相对应的手段。
第二,对发生故障的前后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询问,特别是对操作人员进行询问,对线路故障之前的状态有着进一步的了解,结合操作人员给出的信息,观察显示表能否正常的工作。主要的询问内容如下:对电气设备的功能和电路的作用进行分析,了解设备的内部设计和电路结构,询问故障发生时候的情况。包括是否有异味或者是设备在运转的过程中有没有异常的响动,对故障发生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进一步确定,以便更加准确的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1]。
第三,自动化检修,大部分电气自动化设备都有自动检修的功能,计算机把平时容易出现的故障,比如电量过低,电流电路等常发生的故障,设计一套专门的程序,制定预备方案,当故障发生时,设备将进行自我修复,如果是较大的故障,可直接进行断电处理。
第四,采用高科技技术检修。现在我国的机器人技术已经发展的日趋完善,各个领域都有机器人的身影,像电气控制电路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可以派遣机器人去调查故障,进而解决掉问题,降低人为的去检修故障而发生意外的几率。这样还能及时的检测故障,避免不及时检修而出现设备故障,从而大大的降低了运营成本。
第五,外部调试。在对电气设备的检修过程中,应该从外到内,对外部特征先进行观察,像指示灯显示,各种开关和按钮,外部材料的磨损,如果这些都没有问题,再进行内部问题的检修。通常情况下,外部如果出现问题,会更加容易的判断故障所在。
第一,运用工艺流程检查故障。传统的排查技术有很多局限性,像是不及时或者耗时长,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新型工艺上的技术流程去检查故障,快速解决故障。我们可以通过在设备上进行总的电路排查,如果检查不出故障,再进行反向排查,利用图纸进行排查,最后在总设备和机械设备上再次进行检查,检查故障的时候,要确保设备不通电,保证人身安全和防止故障的扩大,仔细的查看电气的构造图纸,用测量法和直观法去判断故障[2]。。
第二,利用排查法进行维修。排查法是最为广泛的用法,不单单局限于维修电气设备,在电气控制电路的维修过程中,它主要包括短路法、系统自排、故障代码分析和仪表排除法四个方面。短路排除法是指如果确定了故障发生的环节之后,用导线把相应的线路短接,如果故障不再持续,那么说明故障点正确,然后再进行维修。系统自排法应用于发生微小故障时,运行系统进行控制系统的一个循环,发现故障发生的确切点,进而进行维修。故障代码分析是结合电气控制设备的故障代码进行逐一排查,在中央控制面板中按操作键来获得故障发生的原因。仪表排除法是指用万能表检查电流,电阻等来确定故障发生点。
第三,计算机自主化系统维修。故障往往发生在设备的内部,一旦发生故障,就要停止生产进行故障检查,造成的损失非常大,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往往采用计算机程序来进行检测维修,这就需要操作人员掌握计算机检测维修的方法,利用中央控制软件来分析故障发生点,或者防患于未然,保证设备正常运营[3]。
电气控制电路设备的故障有的时候也是有规律的,设备故障率按时间来看,分为早期故障段、偶发故障段和损耗故障段。早期故障指的是设备在刚开始运行的时候,发生的故障率最高,但是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故障率会立刻降低,这一时间段的故障是因为刚开始操作机器的不熟练或者是机器的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偶发性故障段指的是电气化设备已经完成了磨合期,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在这一段时间里,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是随机的,且故障率最低,是设备工作的最佳时期。这一时间段发生的故障大部分都是因为维修不力,或者是使用不当造成的。损耗故障段是由于设备的长期使用,发生了零件的磨损和老化,线路出现腐蚀,各种故障层出不穷,说明设备已经进入了生命的末期。
综上所述,电气控制电路的作业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者是自然因素等多种原因导致故障的发生,在故障发生时,一定要停止作业,避免故障进一步的扩大,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电气化设备的检修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不能根据以往的经验随意判断故障发生点,一定要保持高度谨慎的态度,运用现有的技术,灵活运营,提高工作效率。一些大型企业往往因为疏忽了对设备的维护,出现问题不及时的寻找故障,检测维修,继续使设备处于高强度的作业之中,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所以不论设备大小,我们都需要及时的进行检修,要充分的了解整个的电力系统的运营情况,相关部门要制定健全的设备管理体系,根据设备的使用时间长短和特性制定适合的检修机制,安排专门的检修人员,检修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完善检修设备管理体系,保证设备处于最佳工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