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莲 李璞 李征平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石油企业各级党委、纪委大力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治理,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问题,在作风建设的高压态势下,看得见、易于监督、显性的“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四风”问题并没有绝迹,有些问题“隐形变异”后悄然重现。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必须向基层延伸,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四风”的突出问题
突出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作风。形式主义害死人,官僚主义也是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少数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对于党内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方面的新表现、新变种,缺乏必要的鉴别和抵制能力,不能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和制止,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己深陷“四风”问题的泥淖而浑然不知。突出表现在不重视理论学习、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时混同于一般群众整改措施;贯彻执行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用权办事超越了政策边线,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开天窗”“擦边球”等情况屡禁不止;缺乏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担当意识弱化。
突出的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在持续高压态势之下,一些公款吃喝由明转暗,跟监督检查玩起了“捉迷藏”;仍然存在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现象,且成为“四风”建设的一大顽疾;违规购置使用超标车,个别单位违规超标建设办公楼;利用职权便利和职务影响,帮助亲戚朋友获得工程项目资格等,实现“互惠互利”;婚丧喜庆事宜不断,违规操办问题时有发生,违反工作纪律问题居高不下。
“四风”问题的原因分析
宗旨意识淡薄。纵观历史今朝、横看世界各国,腐败和反腐败都是一个永恒主题,而关键还是在于人的意识形态问题。有的人认为占点便宜要点好处是正常的,自己太清廉太正派,别人会说“不合群”,会被排挤。有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于是心理失衡铤而走险。
机制体制不健全。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利益分配、组织形式、就业形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只讲奉献的教育管理手段明显不足,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绩效考核缺失,干多干少一个样。基层单位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把制度建设和执行制度当成两回事, 即制度归制度、执行归执行, 把制度当成摆设,管理与运行就会存在漏洞。
监督执纪压力不够。基层监督执纪问责不到位,“一岗双责”压力传导不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上级监督不到,下级不敢监督,同级监督乏力的情况普遍存在。少数基层单位只强调以生产经营工作为重心,对监督工作不重视、不落实;有的监督部门担当意识不强,存在老好人思想,对同级部门不敢监督或轻监督;有的纪检部门执纪监督问责措施不够,压力传导不够。
“四风”问题的解决措施
基层党组织要以落实“两个责任”为主线,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续发力整肃作风,加大纪律审查力度,认真解决实际问题,从根本上整治“四风”问题。
思想要有高度。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要坚持学用结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打造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二是坚持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当作首要政治任务,努力在“常态”上做文章,在“制度”上下功夫,在“化”上见成效。三是加强宗旨意识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四风”问题的本质和危害,坚决克服“官本位”思想。四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社会,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基层廉政文化建设。
制度要有刚度。构筑“不能腐”的制度体系。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一是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监督检查制度,激发制度活力,构建起系统完备、职责清晰的党内监督体系。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内控體系建设,纪律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监督检查实施情况,扎紧制度的篱笆。三是加强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的审核,强化重点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提升审查监管科学性。四是用制度约束审批权,对项目审批核准事项,加强审批权的制约和监督,降低审批的自由裁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