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养成方法分析

2019-12-01 00:48:21邱华路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四小学
数码世界 2019年12期
关键词:正确性计算能力错题

邱华路 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四小学

1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意义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所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计算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能够为其生活带来更多便捷。就学习层面而言,数学计算能力是很多学科学习的基础,在计算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能够实现学生注意力与记忆力的全方面培养,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对数字的灵敏程度。

2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估算、口算能力

2.1 口算能力练习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口算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基础。口算练习的开展能够为之后的笔算做好准备,学生的笔算计算大多需要对大数值进行分解,这就需要运用到口算的相关知识,只有学生口算能力过关才能够保证笔算的正确性。在口算练习中,教师需要保证练习时间的固定性,帮助学生对20之内的加减乘除有熟练的掌握,同时能够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对口算训练时间进行把握,避免练习时间过长,通常来说在每节数学课上教师只需要为学生留有5分钟练习时间,通过学生长此以往的练习,就能够对相关内容掌握非常熟练。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通过阶段性练习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对口算有较好的掌握,思维反应能力也有了大幅提升,很多口算题目都可以做到答案的脱口而出。此外,教师还需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让口算练习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展开口算练习,例如口算抢答、口算接龙等,通过不同形式口算训练的展开能够实现数学学习的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口算能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还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 估算能力练习

估算同样是计算的重要基础,在对学生估算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如果能够在正式计算前对题目进行估算,就能够对结果的范围有大致了解,在计算后就能够对结果进行判断,提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某单位组织员工春游,其中有61人去爬山,有53人去游泳,有42人在休息,问出游人数共计多少?在计算这一题目时学生就可以采用去尾估算法先进性估算,得到的结果为150,在计算之后学生就可以通过与估算值的对比来验证答案的正确性。所以,教师需要重视日常教学中估算练习的开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估算方法,并在练习中提升学生估算水平。

3 如何完成计算理论与法则的教学

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是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来学习公式,这就使得很多学生无法正确使用公式。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机械式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匮乏,对计算算理认识不足,在应用上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无法得到实质性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对理论与法则的教学进行优化。

3.1 理论结合实践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如果能够做到主动思考就能够实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仅仅简单的向学生讲解原理结果,往往会导致学生记忆不清晰,很容易遗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究,为学生的思考留有空间。例如教师在讲解进位加法时,可以将式子8+5=?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自主计算,加深学生对进位加法含义的理解,但是有些学生计算出了答案但是却没有理解进位的含义。为了让学生完全掌握进位加法的相关知识,用“凑十法”进行数学计算,教师就可以借助教具完成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将准备的算术棒8个摆成一排,再拿5个算术棒另成一排,学生通过数数就能够得到正确答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学生将第二排的小棒拿出两个放在第一排,这时两排的小棒数量分别为10和3,自然而然的得到答案。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系列题目,让学生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并探索规律,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内化所学理论。

3.2 借助实际展开教学

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数学法则时,很多学生都在计算法则关系的理解上出现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例如在对小数点位置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生活中常用的人民币展开教学,用人民币之间10倍的单位换算关系让学生了解小数点位置的重要性,并掌握小数学在不同位置之间所存在的换算关系。因此,教师在数学法则教学中应当善于从生活中找出相关案例,并将其应用在教学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

4 数学计算中习惯的养成

4.1 审题习惯

在解答计算题目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的问题是什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审题习惯进行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是由于审题不认真而导致的结果错误,通常包括题意理解错误,运算符号计算错误等。学生在完成计算题目时只有审题正确才能保证正确的运算,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并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完成题目计算,这就能够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4.2 验算习惯

验算是保证计算答案正确性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应当帮助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通过验算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错误,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通常来说学生在完成计算后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算,包括重算、逆算、估算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实现计算结果正确性的检验。如果验算出现与计算不同的结果,就需要对题目进行重新计算,保证结果的正确性。验算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计算题目的准确性,还能够帮助学生不断端正自身学习态度。

5 小学计算能力培养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5.1 重视计算训练的层次性与针对性

学生在智力、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计算能力进行培养时需要重视计算训练的层次性。换言之,在练习布置时应当具有层次性,将题目分为基础题、发展题两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练习中得到提升。只有增强练习的针对性才能够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更快的将知识转变为能力,并将其灵活运用在生活与学习中。

5.2 重视错题整理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能够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将会对能力的发展大有助益。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善于总结学生的错题,将学生的错题进行汇集整理并展开专题分析讨论,找出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为学生错误的避免提供帮助。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可以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整理并自主分析,不断提升自身计算能力。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计算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计算教学的开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计算教学的开展提供更多帮助,切实帮助学生实现计算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正确性计算能力错题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2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2
“圆”易错题
一种基于系统稳定性和正确性的定位导航方法研究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02
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