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婕
摘 要: 清朝末年是我国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强制打开了我国的国门,清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被迫做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向国外派遣常驻大使是我国外交方面的重大举措。日本面对西方列强侵略时采取的很多做法让清政府认为有借鉴和学习的可能,于是向日本派遣了驻日公使。本文从经济角度探查清末早期驻日公使在经济上代表性的实践和个人认识的综合分析,阐明驻日公使对清末中日关系影响及对未来中日关系发展的认识意义。
关键词: 清末早期 驻日公使 经济影响
外交是一个国家内政的延伸,外交官在世界范围内广交朋友,宣传国家对外政策,为国家争取利益,同时维护海外中国人的利益。初在国外设立大使馆,虽然有外国逼迫的原因,并且在建立初期内部组织和外部关系上存在若干不健全之处,但确实是清朝末年中国在外交制度方面的一项重大进展。在国外设立常驻大使,使中外关系变为双向交流,我国一批批知识分子有机会到国外看到不同于国内的另一番景象,开阔了眼界。
日本作为我国邻邦,明治维新之后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都有飞跃的发展。虽然当时清政府认为日本综合实力依然不可与我国对抗,但因为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外交上的需要,还是向日本派遣了驻日使节。日本在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时采取明治维新改革的成功实践,让驻日公使们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另一种可能,他们对日的认识与态度为清政府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较早地走上了西方资本主义之路。驻日公使们研究日本发展的时候,看到了资本的重要性,基于这种认知,驻日公使对我国经济方面的影响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议朝廷注重国民经济建设,着眼于发展民族工商业。
黎庶昌是我国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自1881年开始先后两次以道员身份出任中国驻日本国大臣。驻日期间,他看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深深地感觉到:只有注重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民族工商业,增强国力,国富才能民强。黎庶昌后期的变革思想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及国民经济建设诸多方面,其中关于经济建设的内容占有重要地位。在《敬陈管见折》所提的七项建议中,涉及经济建设的就有五项。分别是:修筑铁路,发展现代交通;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做好国家年度收支计划;整治首都市容;派要员出国考察。这些建议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家实力是十分重要的。
黎庶昌这一建议是很有远见的,通过观察发现:国家的强弱关键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而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又往往体现为财富的多少。他曾说:“办事首先需财。财细,则事莫能举而国弱;国弱,则侮之者众而益贫。”(《敬陈管见折》)并结合当时清政府的实际情况,从增强国力、利国利民的角度出发,集中财力,发展工商业。正如他所说:“庶昌之建此议,实欲求益国家,非苟为纸上空谈。”(《再上曾侯书》)他在《敬陈管见折》中大胆向朝廷提出“商务宜重加保护”“庶免公司倒折之虞,杜外人凯靓之渐”的建议,希望朝廷妥善保护本国的工商业,避免出现本国工商业衰败让他国有可乘之机。难能可贵的是,黎庶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种保护本国民族工商业的思想。他晚年出任川东道道员并兼重庆海关监督时,利用权力,努力削弱外国商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大力扶持地方工商业者,鼓励他们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号召商人们联合起来,与外国经营者竞争。他的努力虽然只局限于川东重庆地区,但对于该区域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都是不容小视的。
二、向朝廷提出富国强兵的愿望。
自1876年开始,黎庶昌先后出使过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黎庶昌出走于各个国家之后,亲眼看到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实力,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力的悬殊对比,忧患意识日渐增强,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不安,盼望祖国迅速富强起来,增强军事实力,从而保护领土不被侵犯。在《与李勉林观察书》中,他简要分析了西方列强相互制约的形势后指出:“中国诚能于此时廓开大计,与众合纵,东联日本,西备俄罗斯,而于英法等大邦,择交一二,结为亲与之国,内修战备,以御外侮,扩充商贾,以利财源,此非不足大有为于时也。否则,敬慎守约,不使官民再启衅端,亦可十年无事。若犹僵然自是,不思变通,窃恐蚕食之优,殆未知所终极。”作者在文章中列出了上中下三策,呼吁变革,指出不变革的悲惨后果,给清政府和国民以警示。只有大力发展工商业,国家迅速致富,有充足的财力才能扩充军备抵御外国侵略,富国强兵是当务之急。
在《敬陈管见折》中,黎庶昌说:处于当今列强竞争之时代,变革势在必行。看到之后历史的发展,这种忧患意识和急切希望政府变革的愿望是多么正确,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变革没能成功,但黎庶昌的爱国之情和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准确分析,对当时很多爱国人士是有很大影响的。
三、翻译西方文献,使更多国人向西方学习。
驻日清使们看到日本明治维新给当时的日本带来的诸多改变后,发现故步自封是改变不了当时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的,向西方学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并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潮流。但当时,大多数国人没有渠道了解和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与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上接触越来越多,在很多爱国人士的呼吁下,清政府认识到了翻译西方文献的重要意义。翻译大量的法律、经济等书籍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汪凤藻于1891年被清政府任命为使日大臣,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开始被召回国。汪凤藻作为同文馆毕业的高才生,拥有极扎实的汉语基础和较高的英文水平,更加上对国外的了解,他回国之后积极参与翻译。他参与翻译的《万国公法》,使清政府解决了当时几件比较棘手的国际外交问题,“公法”一词更是一度成为流行语,并沿用至今。
1867年,自美国而来的传教士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著名学者丁韪良在北京同文馆开设“富国策”课程。为了更好地向国人介绍西方的经营理念,由汪凤藻翻译、丁韪良校订的《富国策》一书于1880年出版。这是最早在中国翻译出版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共三論二十六章,着重论述商品生产、消费、分配等经济学理论,介绍了资本、价值等经济学理论。《富国策》为此学科最早的译书,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著作。著作中有较为难懂的公式和理论,涉及众多专业术语,翻译难度极大。汪凤藻能够把自己的学识融会贯通,对该书解释恰当,语句流畅,创此学科翻译先河,对当时经济的影响和后世学者对本学科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汪凤藻后来又翻译《新加坡律例》《英文举隅》,都由丁韪良鉴定。
四、注重培养洋务人才,传播西学知识。
纵观人类发展史,一个强大的国家总是把培养人才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清朝末期,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是被迫还是主动,我国与西方交往日趋频繁。作为交往的直接手段,能够无障碍和西方人交流,了解西方人所思所想成了很多场合的必备技能。在一些有识之士的支持下,在十九世纪中期,全国逐渐设立了一些官办学堂,培养了翻译人才,如京师同文馆(1862年)、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州同文馆(1864年)等。
自1891年重庆设立洋关后,外国人前来通商贸易与游历者,日益增多,语言文字不通易导致中外隔阂,遇到交涉事件,容易产生不必要的争端。另外,还要学习西方的制造、天文等文化,必先学习外国文字。黎庶昌曾游历多国,从事外交活动多年,具有与时代同步的国际眼光,深知洋务人才的重要。他将自己的见闻对照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科举制度的弊端和改革教育的科学建议,创办学堂,并付诸行动。当时,他正出任四川川东兵备道员兼重庆海关监督,在重庆个人出资创立了川东洋务学堂。学堂以英语、数学为主课,除了聘请优秀的洋务老师外,自己也亲自授课,讲解东西方概况及古文等传统文化。并且开西南学子留学之先例,选拔优秀学生赴伦敦留学,极大程度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辛亥革命的大将邹容就是肄业于川东洋务学堂。
另外,汪凤藻因为甲午战争中国输给了东邻小国日本,震动极大。翻译西方名著的同时,开始投身教育,以培养人才强盛中国。1902年,汪凤藻担任上海南洋公学的总办。可惜汪凤藻上任后不久,就因为“墨水瓶事件”引咎辞职。汪凤藻满腔教育热情受到打击,但没有放弃。1909年,经张之洞保举,他被任为京师大学堂格致科监督,此后又担任文科教务长之职,为京师大学堂的文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证明,洋务教育是适应时代需要的,对推进中国近代化有积极促进意义。洋务学校开阔了更多年轻人的眼界,不仅培养了很多与外商交流合作的贸易人才,还翻译了大量西学书籍,传播了西学知识,作用十分明显。
除此之外,何如璋、李经方、徐承祖等驻日使节都为中日交流贡献了许多力量。他们维护国体,促进国际交流,在国际争端中据理力争,通过自己的真实感受,了解日本分析日本,再结合当时中国的政治时局,向清政府建言献策,提出过很多有价值的观点,甚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付诸行动。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清政府还是走向了灭亡,但不可否认这些驻日使节对中国发展的积极影响。经济上的建议、对小企业的扶持、对外语数学人才的培养,在当时也许杯水车薪,但意义深远,对以后的中国,对未来中日经济的发展都有认识意义。
参考文献:
[1]苟德仪.黎庶昌与重庆洋务启蒙学堂[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6).
[2]黎庶昌.与李勉林观察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丘铸昌.试论黎庶昌的变革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4).
[4]赵林凤.从同文馆中走出的使日大臣——汪凤藻[J].广西社会科学,2006(5).
基金项目:
1.安徽省2018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清末早期驻日公使对中日关系的影响研究》(SK2018A0681)。
2.安徽省人文社科项目《日本企业的衰落探究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研究》(SK2018B005)。
3.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高水平教学团队——日语专业教学团队(2018jxtd088)。
4.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日语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17jyxm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