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井雪
11月23日,申万菱信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司总经理来肖贤因工作需要已于11月22日离职,并不转任本公司其他工作岗位;此前,公司的副总经理张少华已经在10月24日离职,前后间隔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据《红周刊》记者了解,通常一家基金公司高管离职,很可能是管理公司业绩达不到股东方预期造成的,申万菱信两大领军人物相继离开大概率与此有关。Wind数据表明,今年三季度末,公司的总规模为271.5亿元,较去年末仅增加9.9亿元。此外,公司目前还有6只分级基金在存续运作,规模约为78.55亿元,占公司总规模比重达到30.45%。
汇总记者采访到的业内观点,昔日凭借分级基金的助力规模曾一举突破千亿,但申万菱信如今的规模却不到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当年同样发力分级的鹏华、招商、富国等公募早已经实现了华丽转身。此外,公司的大股东申万宏源证券长期居于头部券商之列,但是申万菱信基金最新的排名仅为第66位。
随着分级产品退出已成定局,申万菱信也开始了艰难的转型过程。从公司发行的产品来看,其最先发力的领域是量化型产品,在2017年《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开始实施前后,公司发行成立了量化成长和量化驱动两只新品。而此前,公司的量化产品只有量化小盘1只。
但是量化基金并未给公司的规模和利润带来曙光。在去年A股系统性下跌的背景下,上述量化产品的业绩也悉数尽墨。例如量化小盘的净值增长率只有-27.03%,当年规模也缩水2.92亿元。而量化基金的高频交易策略,也使得基金相关费用支出较多;该基金去年亏损6.29亿元,成为公司亏损最多的一只产品。
今年公司的量化产品依然问题多多,虽然今年市场回暖,上述三只产品年内的净值增长率也超过20%,但似乎依旧不被投资者买账,例如今年以来量化小盘的规模继续缩水,基金三季度末的规模约为9.7亿元,较去年末缩水7.8亿元,创下了近3年来的规模新低。
除去量化基金外,放眼公司的主动型权益类产品,实际在公司中的地位和处境都颇为尴尬。据《红周刊》记者统计,公司现有的主动权益类产品有15只,它们今年三季度末的总规模为54.89亿元,较去年末缩水了大约3.89亿元。
然而,今年公司主动权益类产品整体的业绩尚可,截至11月28日收盘,这类产品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32.44%,其中收益率最高的申万菱信智能驱动的净值增长率已经接近60%。
《红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整体业绩表现出色但产品规模却继续缩水,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公司主动权益类产品的影响力有限,投资者的认可度较低,即便是公司业绩居首的申万菱信智能驱动,其今年前三季度的规模还缩水了3283万元;其次,公司權益类产品的业绩分化情况也较为严重,其中净值增长率最低的是申万菱信多策略,其年内的净值增长率只有2.08%,与榜首相差悬殊。
就申万菱信多策略来看,在净值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基金的规模自然也难以为继。第三季度末,该基金的规模为2.08亿元,较去年末的规模直接腰斩,在公司所有主动权益类产品中的缩水金额仅次于量化小盘。
究其业绩欠佳的原因,股票仓位配置不当或成为首要的原因。基金虽然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50%”作为业绩比较基准,但是自2015年3月31日成立以来,多数季末时点,该基金的股票仓位低于20%。
从今年的情况看,年初,唐俊杰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他此前曾管理过固收类产品。担任该产品基金经理后,他在今年一、二季度末也并没有配置股票资产,但债券的仓位则分别为82.43%和53.59%。在今年股强债弱的情况下,市场上主动权益类产品业绩表现强势;唐俊杰在三季度末将股票仓位上调至38.59%,不过不到四成的股票仓位对基金净值的影响也有限。或许是仓位配置的失误,最终导致了基金的业绩欠佳和规模下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从唐俊杰的履历看,其在2011年至2017年间在万家基金担任固收类产品基金经理,彼时所管理产品的业绩颇为不俗。但从目前他在申万菱信的任职情况看,他在股票投资上的短板还是显现了出来。此外,他管理的另一只产品——申万菱信安鑫回报同样表现不佳,截至11月28日收盘,其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仅7.02%,在公司主动权益类产品中排在倒数第二。
纵览公司主动权益团队的基金经理,除唐俊杰外,实际还有季新星、林博程、袁英杰等9人,他们合计共管理15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其中,袁英杰一人担纲了3只产品,而其余每人管理的此类产品数量均未超过两只。整体来看,虽然权益团队的人手并不短缺,但却缺乏一位能够擎旗的明星级人物坐镇帐中。
对此,诺亚正行基金研究经理李懿哲指出:“明星基金经理对中小型基金公司的意义更为重大。小公司很有可能着力培养一位潜力新秀成为明日之星,这对于基金经理而言是件好事。当然,小公司也非常迫切需要明星‘带量(吸引投资者),寻找突破口,以期在公募的红海中杀出血路。”当然,也有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选择走捷径,聘用公募圈中的老牌明星来带火团队,例如东吴旗下的彭敢。
但纵览申万菱信的主动权益类团队,似乎基金经理多为“泛泛之辈”。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他们的平均任职年限只有1年零307天,公司缺乏管理经验的菜鸟基金经理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而从他们的任职回报来看,似乎还没有冒尖的新秀涌现出来。其中,在管产品任职回报率最高的一位是季新星,截至11月28日收盘,从其2017年1月13日管理申万菱信消费增长以来,录得的净值增长率虽然接近70%,但是此前两年业绩表现相对平淡,今年才有了稍许的起色。
当然,申万菱信也没有放弃在固收领域闯出一番天地的尝试:8月和9月,公司发行成立了安泰惠利和安泰瑞利两只债基,债基的数量也从3只增至5只。
从成立规模看,这两只产品的募集金额分别为4.75亿元和6.91亿元。但是参考其他3只债基,它们的规模无不呈现出“高开低走”之势: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申万菱信可转债。该基金成立于2011年12月,募集金额为6.5亿元,经历近8年的运行后,今年三季度末的规模仅剩下7759万元。规模的缩水似乎与该基金的业绩不佳关系密切:Wind数据显示,在2015年至2018年中,该基金连续4年净值增长率都为负值。如是看来,或许两只新品也难以避免“宿命”的缩水。
同时,从两只新品的配置来看,安泰丰利由唐俊杰管理,但他今年所遭遇到的“滑铁卢”对其未来的影响尚不得而知;安泰瑞利中短债则由老将叶瑜珍担纲,该产品是公司首只中短债产品,缺乏样本产品可以“复制”。
除债基外,公司的固收类产品尚有一只货基——申万菱信货币,但该基金的规模却如同坐上了过山车。例如,其规模曾在2016年二、三季度都超过了百亿,但是在2017年一季度却缩至25.47亿元。而今年三季度末,该基金的规模为72.58亿元,或许机构的进出对产品的规模影响巨大。
由此可见,申万菱信的转型之路似乎并非一条坦途,目前被动型产品仍在公司产品陣营中占有较大比重。据统计,目前公司旗下拥有18只股票型产品,但其中有15只都为指数型基金;即便剔除两只新品,公司的指数型产品的规模也达到133.52亿元,约占公司公募资产管理规模的一半。
“被动指数型产品同质化很高,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产品没什么差别。在选择的过程中,投资者也更倾向于大基金公司的产品,中小型基金公司发展被动指数产品并没有什么优势。”李懿哲向记者坦言。
与此同时,公司高管层也遭遇了动荡,副总经理张少华和总经理来肖贤先后离职,他们二位均为公司的元老级人物。来肖贤2004年就加入了申万菱信基金,2016年开始担任公司总经理;而张少华则在申万菱信筹备之时就加入了公司。
两位元老的离去,或许正是公司转型不利、公司规模难以突破的写照。Wind数据表明,申万菱信成立于2004年,但在今年三季度末,公司的规模仅为301.32亿元,排名第66位;而在2004年同年成立的一众基金公司中,例如上投摩根早已稳居千亿俱乐部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