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文明深化改革,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也仍面临着深度贫困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相互交织、传统生态价值观念与经济利益驱使等困境。应通过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提升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能力,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提升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倡导全社会绿色生活等工作,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当前,我国正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选择。贵州作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有着较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如何有效发挥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功能和作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对推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和提供全国试点示范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
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贵州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贵州早期已在贵阳、毕节、黔东南等地进行了多年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建成了具有典型示范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形成了较为坚实的生态文明基础。纵观其建设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以下阶段:
(一)探索和起步阶段
早在1986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就制定了人口——粮食——生态的社会发展战略。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贵州建立了我国首个“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试验区——毕节试验区,以解决人口、生态与贫困矛盾,对在贫困地区如何实施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索。
(二)重点推进阶段
20世纪90年代,贵州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区域发展战略,着力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国家有力支持下,贵州启动实施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和“两江”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九五”期间启动开展了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进入21世纪后,贵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大力开展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十五”期间贵州高校和科研院所实施联合攻关,围绕石漠化综合防治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探索出了石漠化综合防治系列模式并在实践中推广运用。
(三)明确战略实施阶段
2005年,贵州提出“生态立省”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007年,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环境立省”战略,将“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写进党代会报告。2008年,贵州在78个喀斯特县正式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09-2017年,贵阳市连续举办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2年,国发2号文件将建设“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定位为贵州未来五大战略之一。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既提速发展又保持青山常在、碧水长流、蓝天常现”写进党代会报告。2013年,贵州成立了统筹和领导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提出要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守住“两条底线”:一条是发展底线,一条是生态底线。2014年,贵州获批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抓好顶层设计,明确具体举措。2015年,贵州“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总要求,并正式启动“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绿化宜林的荒山荒地,“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已经从思想认识层面上升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
(四)整体加快推进阶段
2016年8月,中央将贵州列为首批国家三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2017年10月,中办、国办又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这对贵州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全省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责任担当和重大历史机遇,切实做到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同年,贵州正式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動。近两年来,贵州聚焦全面落实“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先后出台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加快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工程,开展十大污染源、饮用水源地“双源”治理工程,实施草海综合治理五大工程。坚持将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基本取向,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于心,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绿色金融、生态旅游、生态扶贫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通过大胆开拓创新,全面改革,积极推动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一)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1、着力发展生态产业扶贫,实现农民增收与生态效益双赢
长期以来,贵州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又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一手抓经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走绿色发展、绿色扶贫道路,以绿色生态产业作为经济发展重点产业,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程度不断提高,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支撑和共同促进。近年来,贵州围绕建成“全国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大省、全国南方重要核桃基地、全国蔬菜大省、全国最大马铃薯产地、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重要省份、全国地道中药材主产省、全国绿茶产业大省、全国南方油茶主产地”等目标,着力打造十大生态扶贫产业,在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重点发展精品水果、中药材、核桃、茶叶、旅游等比较优势产业,努力抓好“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为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贵州已逐步培育起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绿色生态产业。
通过坚持推进生态、产业、旅游“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实施种养业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全省形成了具备产品安全、产出高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以及能够体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现代高效山地农业模式。按照调整结构、种养结合,绿色生态、立体发展,贵州着力实施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重点推进山地特色农业、巩固提高坝区特色农业,使山地特色农业成为农业增效、贫困人口增收的新增长点。据省统计部门数据公布,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总量、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先后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赶超跨越。2012年至2018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增速连续八年居全国前3位。2013年至2018年,全省减少贫困人口768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55万人,每年减少100多万,33个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4.3%。
2、着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促进生态空间科学高效
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以保护生态和消除贫困为目的的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工作。而贵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生态环境恶劣、贫困问题突出的地区,积极探索和实践易地搬迁扶贫,在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1996-1997年,贵州在罗甸、长顺、普安、紫云等县启动了易地搬迁扶贫试点。据不完全统计,1994-2000年,全省实现迁移1800贫困户、86000贫困人口。2001-2010年,全省共投入易地搬迁资金24.2亿元,实现8.78万贫困户、38.27万贫困群众易地搬迁。为加快扶贫开发进程,贵州决定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通过了《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规划(2012-2020年)》,决定对生态环境恶劣的高寒区、石山区、深山区以及地质灾害频发,不具备生存条件、扶贫开发困难的地区,实施大规模生态移民。2015年贵州实施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搬迁规模188万人、占全国搬迁计划的15%,是全国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贵州实施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后,贫困人口迁出有效缓解了生态环境压力,改善和提高了留守人口资源占用量,促进了全省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对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3、着力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贵州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乡村生态系统性、整体性原则,深入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以建设健康稳定田园生态系统、农业生态修复、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为重点,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着力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涵养水源、改良土壤、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全面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草)、乡村绿化、流域两岸绿化、城镇周边绿化带等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贵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森林覆盖率达57%,增幅居全国前列;79条河流151个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总体为“优”;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
4、着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促进生态制度更加优化
近两年来,贵州抓紧落实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坚持在环境保护、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等方面注意融入生态文明理念,与时俱进完善绿色制度,出台了系列改革方案、措施,着力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重点制度改革,大力推动“多规合一”试点,开展了省级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环境监察执法机构垂直管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国家试点;严格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率先取消了地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10个县GDP考核,对各市州生态文明建设开展评价考核,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全面推行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
在统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创造性探索形成了以“六个坚持”、“五个三”和“五个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保障体系。
5、着力构建政策法规体系,推进生态法治保障
制度与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红线,法治本身即是生态文明要义之一。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贵州坚决按照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坚持紧密结合实际,率先在全国开展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探索,着力构建有自身特色的生态文明政策法规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近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全省相继出台了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率先出台了首部省级层面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颁布实施30余部配套法规,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同时,加快建立激发绿色新动能的制度,积极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等政策机制。全省着力强化生态环保监管,加快成立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执法机构,组建全国首个环保法庭、环保审判庭,创新探索“一河一条例”立法模式,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市场化保障机制。
6、着力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构建生态生活新空间
贵州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主要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建立农村环境管理机制,明显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积极进展,2018年,全省1.16万个行政村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23个县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湄潭县、安顺市西秀区、麻江县等3个“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的行政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80%以上。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改善居住条件、預防疾病传染、提高宜居水平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据全国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系统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省农村拥有587.71万户户用卫生厕所,1.06万个行政村建有公共厕所,1177个行政村粪污得到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稳步推进,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严格按照农房建设体量和风貌控制,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提升农村通村路、通组路等道路硬化,大力实施“贵州省村庄清洁行动”,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1、深度贫困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相互交织
贵州处于世界三大喀斯特地貌区域之一的中国西南岩溶地区,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齐、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和石漠化面积占比大,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41.6%和12.8%;人均资源占有量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贵州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修复和恢复,并且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投入成本高、难度大。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贵州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任务艰巨,其贫困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具有显著的共生性。贵州农村贫困人口大多分布于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桂黔石漠化区)的70个县,三大片区覆盖全省面积的85.3%、贫困人口的90.7%。由于这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高坡陡、灾害频繁、地表水严重渗漏而无法利用,贫困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制约着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传统生态价值观念与经济利益驱使
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长期影响下,仍然有部分干部群众对生态保护的思想认识目前还存在着一定误区。特别是农村广大居民仍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意识不高。有的地方“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习惯于依靠传统的、粗放式的消费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来维持经济一时增长,而未从深层次上对资源和效益最大化进行理解。贵州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既面临着全国普遍存在的结构性生态环境问题,又面临着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仍较突出、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等特殊问题;既面临着加快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的紧迫任务,又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城镇发展和农业生态空间布局亟待优化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着力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政策机制建设仍显薄弱
虽然贵州各级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面临着体制约束、机制僵化,存在着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合力等突出问题。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社会管理各方面,各方利益错综复杂,没有坚定的法律意志,没有科学的法制体系,没有严格的司法实践,势必举步维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制。目前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建立起了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衔接配套的法治化保障格局,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法制体系。但是,部分政策法规指向单一领域,有关环境的保护措施以及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和具体,缺少配套性的政策举措,对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完全有效发挥引导、规制、激励、服务和保障等作用。
进一步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提升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能力
1、进一步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体系
建立起多方参与、多方管理、多方监督的法治体系,形成完备的生态环境法治治理体系,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贵州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不仅离不开道德力量的推动,而且更离不开必要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的硬性约束。只有充分运用法治手段,实行科学有效的政策法规引导,才能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和强大推力。切实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政策法规制定出台后,坚持严格执法是关键,要着力加强执法机关的执法力度,严格控制经济开发中浪费资源和污染破坏环境等行为。积极借鉴各国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坚持以法治推动建设进程,以法治维护建设成果,以法治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科学构建财政生态补偿机制及政策体系
着力完善财政政策的转移支付制度。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投资和专项资金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资,以及政策、资金、项目等向贵州试验区倾斜支持,确保生态功能重要地区获得合理的资金补偿。同时,着力建立和完善省级及市(州)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全省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机制。着力鼓励和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强调“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建设方针,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主体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开发可再生能源、建设环境基础设施、研发先进适用技术与生态修复和建设等。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资金的分配方式和使用方案,维护保护者切身利益,加大生态补偿投入力度、提高补偿标准,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探索研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创新和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新途径、新方式。
3、完善政府主体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政策
积极创新政府性资金投入方式,着力优化和整合各种资金渠道,建立完善常态化、稳定的生态环保财政投入机制,从而保证与污染治理相匹配的资金投入。
进一步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进口各种先进的节能、节水、节材等技术、设备和产品。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积极开展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创新,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等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健全绿色保险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市场之手”参与环境污染治理。
(二)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1、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环保管理體制,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薄弱环节,大胆探索实践、先行先试,进一步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对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审批要确保生态优先。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基层生态环保能力建设,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制。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各项行动计划扎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着力释放生态文明改革红利。
2、进一步健全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群众的广泛参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它并不只是政府部门和领导行为,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成员广泛关注、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因此,贵州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必须坚持将广大公众视作最可依靠的力量,加快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进一步发挥公众的作用。积极引导各类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营造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尤其是要积极鼓励各种非政府组织建设,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打造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以法律形式明确赋予公民环境权。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切实增强公众参与程度。
(三)大力提升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倡导全社会绿色生活
1、宣传倡导生态文明理念
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将生态文明知识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重视长期持续的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实施有计划、多层次、系列化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可持续发展观、绿色产业理念、循环经济理念等科学理论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各个层面。积极探索宣传教育的多种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舆论媒体的重要作用,构建网络、电视、报纸、影视等多媒体宣传模式,强化其主流传播渠道的影响力,加强对危害、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监督,加大生态环境知识宣传解读力度,积极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机关。
2、积极推行绿色生活方式
大力提倡人们随时随地践行绿色消费,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在饮食方面,选择绿色标识的食品,首先考虑食品安全,在此基础上考虑健康和环保因素,多食绿色蔬菜和水果,拒绝山珍野味。在穿着方面,按照生态环保、舒适健康的原则,选购绿色服装,适度购买,避免真皮毛制作的衣物,尽量对旧衣物回收利用。在住房方面,推广绿色居住,选择绿色建筑、绿色装饰、绿色家具。在用品方面,选用节能电器,减少无效照明,减少电器设备待机能耗,提倡家庭节约用水并循环利用,减少一次性生活物品,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在出行方面,合理选择出行方式,鼓励选择乘坐公交车,积极支持选购環保小轿车,积极提倡自行车、步行的健康出行方式,做到“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
3、传承发展生态文明智慧
贵州民族众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敬畏自然、适应自然、尊重自然、对自然资源适度开发与有序利用的系统的生态文化。各民族丰富的生态文明元素和智慧,对保护区域环境、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贵州生态文明传统源远流长,许多地方和村寨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传统观念和习俗,如村规民约就包含了山林保护、土地与水资源利用管理、公共环境保护等规定,特别注意对传统生态智慧的再利用。着力培育生态文化,深入发掘、弘扬和创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坚持以文化支撑为魂,弘扬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将生态文明智慧融化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5-6.
[2]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02-01.
[3]孙志刚.推动新时代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DB/OL].中国经济网,2018-12-07.
[4]吴大华,叶韬等.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
[5]吕慎,张国圣.贵州:生态文明照亮发展新路[N].光明日报,2017-06-17.
[6]张云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J].国家治理,2019-01-11.
[7]袁维海.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供给机制[N].学习时报,2019-01-07.
[8]张友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作为[J].红旗文稿,2019-05.
[9]岳利萍.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N].光明日报,2018-06-04.
作者简介
王红霞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