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清水江一带世代居住苗族,因此它承载着浓厚的苗族文化,独木龙舟文化便是其中极具特色的文化之一。独木龙舟文化不仅体现了苗族文化的多姿多彩,而且还体现苗族人民英勇善战、扶正驱恶的特质。本文建立在对清水江上独木龙舟文化内涵进行初步探索的基础上,主要从其起源说起,阐释清水江独木龙舟节活动的过程,探讨清水江独木龙舟节所承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笔者希望通过此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清水江上的独木龙舟节,促进清水江上独木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清水江;独木龙舟;意义
散发着独特魅力的清水江独木龙舟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五月二十七日举行。江的沿岸从清晨便站满了穿盛装的苗族人民,江中独具特色的龙头和舟上帅气、充满活力的青年小伙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场面热闹非凡。清水江上独特的独木龙舟节有当地“民族节日之最”的美誉,于2008年加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清水江上独木龙舟节的由来
独木龙舟节又称为“龙船节”,清水江上独木龙舟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说。在清乾隆庚戌年成书的《镇远府志》中曾这样记载到:“重安江由胜秉入清水江,苗人于五月二十五日亦作龙舟戏,形制诡异,以大树挖槽为舟,两树合并而成。”[1]关于节日的由来众说纷纭,相传因龙王错行了雨步,激怒了天公,但天公被龙王劈成数段,并抛入江中。随即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于是清水江沿岸居民开始在江中划船,锣鼓声响彻云霄,人们通过此方式祈雨,如愿之后代代沿袭。此外,清水江独木龙舟节还流传着清水江沿岸的苗族先民与恶龙搏斗的动人故事,突出展现了苗族先民敢于拼搏和勇于冒险的精神。总之,此节日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奇缘,或展现苗族人民英勇奋战的精神,这也是苗族的生产和生计方式的展现。
2 清水江上独木龙舟节活动的过程
节日所需龙舟都是当地人亲手制作。清水江一带木材丰富,以杉木最有名,杉木的特质使它成为制作独木龙舟的首选木材。独木龙舟的制作是龙舟活动的头等大事,在每年农历十月下旬,人们开始砍伐杉树作舟身。人们在砍树之前要准备一只公鸡和雄鸭、一块肉作为刀头,此外还有一尺青布、一小撮丝线和生麻,一壶酒、香纸,以示对山神土地的敬意及感恩。人们将砍的树运回寨子里,由当地木匠开始制作,制作出来的龙眼、龙耳、龙鼻、龙舌活灵活现。独木龙舟由三根大圆木拼接而成,中间称为母舟,两侧称为子舟。母舟一般长约21~24m,直径约70cm,舟身凿6个船舱,主要用于装载竞渡所得之物,而子舟主要是供桡手站立划舟。
划舟前有下水仪式,在农历五月中下旬,首先给龙舟擦一遍桐油,由鼓主准备一只白公鸡、米酒、1元2角钱、1块猪肉作为刀头以及香纸、芭茅草、一捆稻草;下水的时间由鬼师推算,人们把舟抬着下水,再将龙头与舟身拼接在一起,再把鼓击起来即可。这时,鬼师要念一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话语;然后用酒来敬水龙神,用肉来敬菩萨神,用芭茅草来驱邪,用稻草来捆绑放在舟上的鸭和鹅。
比赛期间热闹非凡,参加龙舟竞渡的男人都要着盛装。桡手身着自织的亮布对襟衬衫上衣和深色长裤,并戴黄色绣边马尾斗笠,斗笠上插着三支银羽,腰系银饰织花红腰带,腰带的一侧有流苏下垂。不着盛装的竞渡人员不能登上龙舟,否则视为不敬。女人着盛装观看。桡手站着划龙舟,鼓手和锣手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和一个小男孩,小男孩要男扮女装,这成为龙舟上一道别致的风景。每一艘龙舟都是挂满红布,龙头挂着许多鸭子。在这几天,游方、斗牛、斗鸡、赛马等活动也会开展。年轻的适婚男女可以借此机会认识,老人可走亲访友,增强亲朋好友间的情感交流。在划龙舟竞渡中,论输赢不仅看速度,最主要的是看哪一条龙舟上获得的东西较多。
3 清水江上独木龙舟文化的意义
清水江上独木龙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是沿岸人民的智慧结晶。清水江上独木龙舟活动一直延续至今,不仅传承了苗族文化,起到了健身娱乐的效果,而且对清水江沿岸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1 保護与传承文化
独木龙舟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之所以没有被淹没在社会历史的足迹里,是因为它能在不同程度上顺应和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它不断从社会中汲取营养,使自身充满生命力和吸引力,从情感上引起大众的共鸣,依此才得以代代相传。
独木龙舟文化在2008年成功入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为它自身的发展争取了很多机会,同时对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独木龙舟起源的传说中不难看出,独木龙舟文化是苗族人民顽强拼搏精神和扶正驱恶正义感的体现,是团结协作和同舟共济精神的展示。同时,该文化也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宝库,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3.2 大众教育
独木龙舟的竞渡活动虽然以运动为手段,但也把大众教育蕴含其中。 其中惩恶扬善内涵对大众价值观念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此外,该活动是在遵循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性和娱乐性交织的活动。无论是在龙舟的制作还是竞渡中,都将苗族的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传送给大众,不仅发挥其巨大的教育潜能,同时对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树立民族自信心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3 健身娱乐
独木龙舟活动本来就是一项民族体育运动,一声炮响,桡手们齐心协力,使出浑身解数,奋力划动,观众们也是高声呐喊助威。30多名桡手在龙舟上的团结协作显得十分重要,他们都是站着划舟,且身体与龙舟和水面都要形成一个合理的角度。可见,划龙舟时不仅要掌握划舟的技巧,还必须拥有极强的体魄和耐力。这都是需要长期锻炼来积累的,在他们的带动下,身边的人会受到一定的感染,随之动起来。
清水江上的独木龙舟不仅拥有健身的功能,还有娱乐功能。该活动是农闲时节举行,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渠道之一。伴随独木龙舟活动的还有游方、斗牛、斗鸡、芦笙等活动,年轻人既可以在这个时候谈情说爱,又可以与其他伙伴联络感情。老人们走亲访友,交流生产与生活的经验。此外,清水江上每一只独具特色的龙舟、每一个年轻力壮的桡手、龙舟上所获东西的多少,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3.4 促进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贵州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民族文化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随着人们对民族文化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清水江上独木龙舟文化的面纱也逐渐被揭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独木龙舟活动期间前来参观,促进了当地交通、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龙舟节的其他活动的开展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此外,当地相关民族产业也得到发展,例如银饰、刺绣、蜡染等民族文化产品销量大增。这些使得清水江沿岸成为贵州旅游热点,给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大的平台,促进了该地区的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清水江上的独木龙舟文化是清水江沿岸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当代的视野,清水江上的独木龙舟文化都有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意义。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当代的资源,将其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让这样的文化能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编辑委员会.苗族社会历史调查[M].民族出版社,2009.
[2] 王馨平,杨金刚.浅谈贵州台江施洞苗族独木龙舟竞渡的社会功能[J].贵州体育科技,2008(02):12-14.
[3] 张红娜.苗族独木龙舟文化调查[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04):111-116.
[4] 吴慧倩,杨维.黔东南苗族独木龙舟竞渡文化之探析[J].体育世界,2016(12):64-65.
[5] 朱琳,徐晓光.“独木龙舟活动”隐含的故事——黔东南清水江流域苗族的社会规则及礼物互惠[J].体育与科学,2016(02):37-42.
作者简介:陈秀(1993—),女,贵州惠水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2017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