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邓莹辉 编辑 | 田宗伟
鸟瞰岳阳楼 摄影/程越峰/IC photo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游山玩水,登楼远眺,将山水美景尽收眼底,大概是每个爱好旅游者都不愿错过的赏心乐事吧?浩浩长江绵延6300多公里,沿岸亭台楼阁不可胜数,或昙花一现,或名噪一时。但真正千年文脉不断、蜚声古今中外的名楼也仅有湖北的黄鹤楼和湖南的岳阳楼。此二楼与赣江上滕王阁一起,构成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江南三大名楼”,是崇尚文化旅游者不容错过的最佳去处。
千百年来岳阳楼游人络绎不绝,或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或得益于其丰厚沉郁的历史蕴含,或胜在其独具特色的山水风光。就地理位置而言,岳阳楼高耸于岳阳市西门城头,它的正对面就是烟波浩渺的“天下第一湖”——八百里洞庭,湖中有著名的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被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形容为“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爱情岛——君山;北与长江相连,南接三湘四水;南北有京广铁路大动脉,东西有长江黄金水道,政治、军事位置至关重要。“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四百多年前的明代诗人魏允贞或许没想到,他兴之所至随口吟诵的两句诗,不经意间竟将相对偏僻的岳阳楼送至“天下第一楼”的神坛,也引起纷争不断。其实不管你是否认同魏允贞的说法,但只要你登上岳阳楼,就一定会被楼前洞庭湖横无际涯的非凡气势和长烟一空的壮阔美景所征服,让人真切体会到:岳阳楼不是一道单纯的建筑景观,它更是一道璀璨夺目的文学和文化奇观。
岳阳洞庭 摄影/彭宏伟
岳阳楼是长江沿岸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将时光倒回至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透过重重帷幕,我们似乎看到一位足智多谋的持重书生,正站在岳州城楼上操练吴国水军,他就是辅佐孙权联蜀抗曹、极力维护孙刘联盟的一代贤相鲁肃,他所站之处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在历史的坐标中,岳阳楼开启了岳州和中国名楼的新纪元,只不过此时它还被称作“鲁肃阅军楼”。这是关于岳阳楼的最早记载,鲁肃也成为与岳阳楼产生密切关系的第一个重要人物。
饱经时代变迁和战火洗礼的名不见经传的“阅军楼”,在经历了两晋南北朝“巴陵城楼”、初唐“南楼”等不同称呼后,终于由盛唐第一诗人李白赋诗而一锤定音,自此,它终于有了一个沿用至今的固定名字——岳阳楼。据相关文献记载,一千三百多年间,岳阳楼可谓命途多舛,屡毁屡建,先后经历五十多次修葺,重修二十四次。其中有三次重修影响甚大。
一是唐开元四年(716年),时任岳州刺史的燕国公张说在“鲁肃阅兵楼”的基础上,修建成一座高三层、六方形、斗拱飞檐的楼阁,因楼阁座落于郡署之南,故称“南楼”。此次重修,由于出自“燕赵大手笔”之一的张说之手,岳阳楼(即“南楼”)成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所在,并由此开启了“诗歌名楼”的接受史。
二是宋代仁宗庆历年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在将当地治理得政通人和之后,“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试图将其打造成岳州的标志性建筑。他有感于岳阳楼虽然历史悠久,题咏甚多,却“率无文字称记”。于是修书一封,附上请人绘制的岳阳楼图,恭请被贬邓州的挚友范仲淹为新修的岳阳楼作记。《岳阳楼记》一出,朝野耸动,顷刻间使岳阳楼名满寰宇。滕子京重修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石,邵竦篆额,“亦皆一时精笔。世谓之‘四绝’云”。(宋王闢之撰《渑水燕谈录》)此次重修并为之作记,不仅扩大了岳阳楼的规模,更重要的是铸就了岳阳楼“先忧后乐”的文化之魂。
三是清代,据文献记载,整个清朝岳阳楼因水患、火灾、战乱导致的兴废修葺至少有十八次之多。同治六年(1867年),湖广总督曾国荃拨款对岳阳楼进行全面修缮,不仅使主楼焕然一新,而且根据吕洞宾诗意增加“三醉亭”等建筑。现在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岳阳楼,就是这次重修的杰作,是清朝工匠智慧的结晶,也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中最“年长”的楼阁。
千百年来,岳阳楼不知迎来送往有多少仁人志士、墨客骚人。遥想鲁肃当年,也是雄姿英发正当壮岁,站在岳阳楼上检阅吴军万千楼船水军,最终成就了三国鼎立的丰功伟业,名垂青史;几百年后,岳州这座古老而偏僻的城市迎来了“燕许大手笔”之“燕国公”张说,“唐开元间,张说谪守是邦,登临赋诗,自尔名重”(明高崶《游岳阳洞庭记》)。从此,岳阳楼就像娉娉婷婷的美人,一揭开神秘的面纱,便惊艳着四面八方的嘉宾。登楼览湖的不仅诗人多,诗歌多,而且许多都是让后人肃然起敬的诗坛巨人。他们一个接一个登场,以另一种方式彰显出唐诗的辉煌。
于是诗仙李白来了,“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即使在流放途中,其盛唐气象也流淌笔端而掩饰不住,大唐首席诗人金口一开,便将岳阳楼吟诵成天下第一楼。
于是孟浩然来了,满怀着建功立业的希望,一路从襄阳行至岳阳,只为能够得到一代名相的青睐赏识,虽然最终也没得到自己期盼的结果,仍然像风中的云彩没有方向的飘荡,但“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雄肆意境和浩荡气势却深深影响了后之登楼者的感受与表达。
于是诗圣杜甫来了,带着满心的委屈和忧伤。“惜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曾经梦里寻他千百度,虽然经历百转千回直到晚年才与之邂逅,但岳阳楼和洞庭湖吞吐天地的磅礴气势依然让这位少陵野老震撼不已,只不过经历过遭遇安史之乱四处流浪的衰颓“诗圣”,再也无法唱出大唐盛世洪音,弥漫在万顷湖面的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凄清悲凉。读子美此诗,与诸大家气象迥别,宋人刘克庄对其推崇备至:“岳阳楼赋咏多矣,须推此篇独步”(《后村诗话》)。
宋人方回登岳阳楼,见右壁为杜甫的《登岳阳楼》,左壁为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而感叹道:“岳阳楼天下壮观,孟杜二诗尽之矣……后人自不敢复题也。”(《瀛奎律髓》)但禁不住岳阳楼巨大的魅力,其后的韩愈、白居易、孟郊、贾岛、李商隐、李群玉、张乔等中晚唐名贤仍然忍不住留存诸多相关题咏,岳阳楼与洞庭湖山名益重于世。
唐代历史落下大幕,但岳阳楼这出文化大戏似乎演出正酣,宋代文人又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宋初登临岳阳楼并留下题咏的名人大概要数第一位状元宰相吕蒙正,其《岳阳楼望洞庭》云:“八月寒涛溅碧空,片帆悠飏信秋风。探珠直待骊龙睡,莫遣迷津浩渺中。”感叹人生祸福难测,不要迷失道路。此诗被滕子京“榜于梁栋间”,至今得以播于游人之口。
而在岳阳楼的传播历史上,一代名臣范仲淹更是功不可没,正是他的一篇《岳阳楼记》将岳阳楼从一座普普通通的楼阁,推送到华夏名楼之巅。从那一刻开始,岳阳楼不仅代表着古代建筑的工艺水平,更成为中国士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崇高精神的载体。岳阳楼虽然也承载千古骚人的思古幽情和相思离恨,但其主调则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用世气质”,正所谓“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感动于这种精神,欧阳修、梅尧臣、张舜民、孔武仲等宋代著名诗人词家慕名前往岳阳楼,或观景,或览胜,或寄情,或抒怀,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章。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算得上是岳阳楼诗史上的又一座丰碑。经过六年的贬谪生涯,他终于从四川戎州贬地放还,船经三峡已是九死一生,更兼人生导师苏轼病逝的消息也不期而至。因此登上岳阳楼时,面对命运的多变,师友的凋零,各种感慨,纷至沓来,化作《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两首绝句:“投荒万死鬟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担,巧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满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登楼眺望,是浩渺壮阔的洞庭湖澄明了作者的灵魂,是湘水女神的柔情抚慰了诗人的内心。“未到江南先一笑”,这“笑”中有些许无奈,更有几分彻悟。其后的陈与义、王十朋、张元干、陆游、张孝祥、辛弃疾等人,以及明清文人也在岳阳楼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爱国篇章,为名楼、名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岳阳楼上有一幅长联堪称集岳阳楼文化之大成,出自晚清窦垿之手: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此联高度概括了与岳阳楼相关的最重要的历史人物,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岳阳楼的山川风貌。其中提到的四个人物,杜甫、范仲淹、滕子京都是唐宋著名的诗人、作家或名臣,透露出鲜明的儒者气象;唯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吕洞宾从传说中走来,仙气弥漫,洋溢着浓郁的宗教气息。正是吕洞宾的出现,给岳阳楼增添了一层虚无缥缈、神秘奇幻的色彩。
吕洞宾本是一历史人物,生于晚唐乱世,屡试不第,心生避世之念,后经钟离权点化得道,遂获长生不老之身,于是发下传道渡人的宏愿。自北宋天圣年间,吕洞宾的故事就在岳州广为流传,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吕洞宾三过岳阳楼,唯有城南老树精识其为神仙”的故事。据传说吕洞宾曾三醉岳阳楼,并留下“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这样豪迈飘逸、仙气弥漫的诗句,后人因此在岳阳楼的北侧修建一座“三醉亭”以示纪念,楼屏上绘有吕洞宾醉卧画像,画像上书有这首七言绝句,而画屏两边挂着出自清代方功浚之手的一幅对联:“对月临风,有声有色;吟诗把酒,无我无人。”
大约从宋代开始,岳州官民“为追踪吕真人之真迹”,先后在城南老松树下建起了一座“吕仙亭”(原名“过仙亭”),在君山建起了一座“朗吟亭”,在岳阳楼下建起了一座“三醉亭”。这些建筑与岳阳楼遥相辉映,为岳阳古城增添了无限的景致,成为岳阳楼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岳州也当仁不让地成为祭祀吕洞宾规模最大、香火最盛的中华第一“道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但“青山依旧在”,岳阳楼以及岳阳楼相关的故事依然长存。岳阳楼是一座烛照朝代兴衰的历史名楼,从“阅军楼”到“南楼”,再到“岳阳楼”,数十次的毁与建,演绎着从三国到当代波诡云谲的生动历史;岳阳楼是一座凝聚骚人墨客的文学名楼,引来李白、杜甫、杨万里、陆游等文豪竞折腰,《岳阳楼记》天下闻,“忧乐”意识代代传;岳阳楼是一座仙气氤氲、烟树迷茫的传奇名楼,“八仙过海”的纯阳子来无踪去无影,三醉岳阳楼、朗吟洞庭湖,留给后人飞跃的神思,无尽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