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资助育人工作的反思与创新

2019-11-30 05:41:21温美娇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精准

温美娇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是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想实现教育的公平,完善资助工作必不可少。当前在独立学院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贫困生。还是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资助工作者要做到教育学生和资助学生两手抓,创新独立学院资助育人工作模式,是关系着学校、社会和学生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的。

1 "互联网+"对资助育人工作的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资助育人工作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当前,独立学院资助育人工作取得成效,资助方式已经从单纯的资金支持拓展到了对于整个资助平台的构建上,形式上更加丰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需要继续开拓进取,进一步完善目前的不足,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化优势,建立更科学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和考评机制;利用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的全覆盖、高效率、的优势,注重人文素质的教育,构建多元资助方式;培养互联网思维意识,在工作中发现和创新工作方法,以实现整体资助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2 独立学院资助育人工作出现的问题与反思

2.1 贫困生认定不够精准

现行的独立院校认定程序中,一般是学生从户籍所在地开具相关的证明材料,并经有关部门盖章。学生返校后向辅导员提供相应材料,辅导员结合材料,组织班委和同学成立认定工作组,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一方面,由于认定材料主要由学生本人提供,存在一些虚构成分,更有甚者,学生的亲戚是村委会干部,存在盖章随便盖,证明贫困内容自己随意编造的情况,而有些真正贫困的学生,没有跟村干部“套近乎”存在难盖章、盖不到章等现象。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隐私没有保障,学生的经济的情况很容易在班级流传。给一些贫困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负担,更有甚者,有些班级在评定过程中采用贫困生上台演讲相互比穷的方式进行,导致有心理缺陷或者自卑的贫困生不敢申请认定。

2.2 贫困生数量多,比例大

一方面,独立学院的性质属于民办独立办学,学费与普通公立高校相比较高,大部分已经达到每生每年一万八以上。近年来,独立学院招生逐年扩招,党中央国务院重视脱贫工作,国家资助政策也宣传较到位,所以大部分学生在熟悉国家资助政策的前提下,都会向学校提出资助申请。另一方面,助学金对于贫困生来说资助力度较大,且资助学生的比例较广。从具体数据上看,助学金额档位分布在2500-4000 元之间,比例也达到了全体学生的20%。基本能够解决贫困生部分生活费困难。同时,学校各类针对贫困生的奖学金,如国家励志奖学金须要求是经学校贫困生认定进贫困库的学生,一旦评上可获得5000 元的奖学金,对学生还是有较大鼓励的,也能吸引大部分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来申请。

2.3 育人功能不够突出

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国家助学金指标不断增加,也使得一些不贫困学生萌发了“不要白不要”的想法。甚至有些学生即便获到了国家助学金,也缺乏感恩意识,认为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或者肆意挥霍浪费,奢靡超前消费。逐渐让贫困生养成“等靠要”的坏习惯,增加了辅导员的教育难度。另一方面,学校忽视了对贫困生思政教育的感情投入,有些辅导员甚至连学生还没完全认清就因工作调动而更换,而每一次更换后,就需要重新对班级贫困生逐一了解,加之辅导员所带学生基数也大,滋生贫困认定结束后,对贫困生缺乏人文教育,诚信、感恩教育不够深入,往往力不从心,育人工作自然不明显。

3 "互联网+"对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

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资助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从保障性资助、到发展性资助、再到精准资助,工作的模式不断在完善,也产生了许多新型的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实现独立学院资助育人工作的新转型,利用"互联网+"时代优势,将经济资助与教育紧密结合,应当摆脱桎梏创新思维,做到“厚德”与“强能”相结合使学生的思想和能力共同提高,开创独立学院资助育人新局面。

3.1 信息共享,把好精准认定信息源头关

信息的准确与资源共享是精准认定高校贫困生的前提,通过建立一个信息互通的平台使贫困生信息从生源地、到省教育厅、到高校,都能够被查阅,通过信息共享可以鉴别出不真实的贫困,还能对整个资助过程起到监督作用。生源地的资助中心应该对管辖范围内的贫困生,建立相关档案。低保户、孤残子女等困难信息认定要及时上传;省教育厅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对困难家庭名单进行复核定档、更新管理;高校通过信息化数据分析,结合学生入校后多项认定测评指标、开展谈心、电话家访及实地家访等方式对信息进行确认,从而有效的掌握贫困生的具体信息,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

3.2 渠道拓展,保障资助宣传的效果

独立学院对资助政策的有效宣传是实施精准认定的前提条件,在资源共享及动态认定的基础上,使用更专业化的宣传途径,确保资助对象一个不漏。首先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把握新生入学、在校生开展讲座和毕业求职跟踪等关键节点,结合学校贫困生志愿教育活动,提升宣传水平。根据不同学生的家庭情况给予不同的政策解读,制定“菜单式”资助项目;其次要拓宽宣传的载体,利用互联网时代,学生经常上网等特点,做到线上QQ、微博等学生使用量大的新媒体宣传,结合线下讲座、座谈会等宣传方式同时进行,进而达到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迈进。

3.3 构建资助与育人协同机制

独立学院应该把“立德树人”培养目标融入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将育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形成帮扶学生-教育学生-学生成才-回报社会的持续发展链。加强对学生精神、思想方面的关注和关怀,鼓励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确保不让一个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能力不足而读不起书。提升资助育人效果,培养贫困生回生源地走村入户开展资助政策宣传活动,让贫困生在受助中助人,回馈社会。同时,多组织志愿活动激励贫困生自立勇敢,帮助更多特殊困难学生树立自信、自强和感恩意识。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创新的影响进行简单概述,进而分别从贫困生认定不够精准、贫困生数量多、比例大和资助育人工作不够突出这三方面对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反思,并分别从把好精准认定信息源头关、拓宽资助政策宣传渠道和构建资助与育人协同机制这三方面对“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创新进行研究与思考。希望本文能够为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研究提供可行性意见,并为我国教育资助事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精准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8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6
精准的打铁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22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6:48:02
精准扶贫二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6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4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中国火炬(2014年9期)2014-07-25 10:23:07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中国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