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视角下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11-30 04:55牛国锋龚声蓉朱苗苗
计算机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基础考核

牛国锋,龚声蓉,朱苗苗

(常熟理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0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工具,已渗透到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环境中,岗位之间的竞争在一定情况下是以专业学习能力为基础的综合素质的全方位竞争。计算机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就业的砝码,对于很多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特别是一些理工类毕业生,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以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或计算机基本技能操作熟练程度作为选拔条件。在这种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有效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研究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够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一直是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重点课题。

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作为专门从事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接触的是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大一新生,通过一定程度的沟通了解和调查发现,作为90后的他们大多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知识面丰富,对计算机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种现状也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一定的思考和挑战。

1.1 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详细切实地了解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为下一步课程体系构建作准备,笔者在近两年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存在“非零”和“零起点”差异。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的逐渐普及,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能力一直在稳步提升。但由于地域性及个人学习能力等因素,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存在较大的差异[1]。如何有效弥合“零起点”与“非零起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是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2]。

其次,应用层次偏低,大多数仅限于娱乐。通过表1中“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熟练程度如何”“你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如何”等问题可以看出,虽说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大部分只停留在娱乐等低层次的应用方面,若不进行有效的引导,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技能为学习和今后工作带来更多的帮助。

表1 计算机相关情况调查表

最后,社会和专业需求性强。从表1看出,通过“除了大学计算机技术是否期望在大学阶段再开计算机其他相关课程?”“期望大学中在计算机学习中学到什么?”“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取证书的看法”等几个问题的调查,并结合程序设计基础上课过程中与多个班级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有85%的学生表示希望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在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考取计算机二级证书,其余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都将目标选择定为报考全国二级等级考试。这些反馈都一定层面上显示了非计算机专业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表现了很强的求知欲,认识到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

1.2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通过上述实际情况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能仅局限于大学计算机技术课程所讲授的相对比较浅显、笼统的知识,或只局限于一级等级考试的内容,还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前沿学科知识和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学习的衔接,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开发跨专业领域应用系统的能力。避免学生掌握了基本的Windows和Office操作后,很容易就觉得利用计算机除了玩游戏、上网聊天以外无事可干,从而对计算机形成“过分娱乐性”与“过分复杂性”两种极端理解。

2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基础和目标构建

根据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宗旨,笔者构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基础和目标主要体现在夯实基础、因专施教、注重创新、提高实践能力和建立长效机制5个方面。

1)夯实基础。

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中一些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基本应用技术方法和常见软件工具、平台的基本操作方法纳入必需课程教学内容。

2)因专施教。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学计算机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把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专业问题。目前,计算机软件工具和应用层出不穷,都纳入课程教学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在基础性之上,针对不同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相应的课程大纲和目标,选取与该专业紧密结合的实用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

比如对于一些文科专业学生,应该在学会使用Office基础操作软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些Office高级操作和多媒体制作技术;对于管理类学生,就加入一些数据库操作和应用技术;对于工科类学生,通过学习程序设计类课程,在辅助专业学习的同时,了解所使用应用软件的开发原理等。

3)注重创新。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显著特点是更新换代频率较高,如果不定期更新教学内容,便无法赶上技术更新的脚步,以至于与实际生活相脱节,无法满足行业和社会的需求[3],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提高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往往要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基础。计算机基础教学所培养的计算机能力是指培养学生主动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取舍和组织上都以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为标准,因此后续面向应用课程才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关键[4]。

5)建立长效机制。

大学计算机教育发展初期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首要目标,随着时代发展和基础的增长,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要不断提高,不仅要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还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新技术以及运用其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计算机课程的开设建立长效机制,课程衔接有序、螺旋上升[5]。

3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思想和实施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并结合理工类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笔者构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1+X+Y”课程体系。

3.1 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思想

(1)充分利用大学计算机技术课程资源,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办公集成软件和掌握常用工具软件,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检索和信息交流,这是“1+X+Y”体系中的“1”课程(必修)。

(2)结合现代社会及专业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新生第一学期学习大学计算机技术课程后,在第二学期将计算机知识与学生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整合,针对不同类别专业,提供多类型、多学科的通用性专业工具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或兴趣进行选择,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是“1+X+Y”体系中的“X”课程(必修)[6]。

(3)为了满足了解和学习更高更多计算机知识的学生需求,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应用性更强的计算机实用公共课程。这是“1+X+Y”体系中的“Y”课程(选修)。

在“1+X+Y”课程体系中,每个层次由若干门面向全校或某个学院的课程组成,并根据需求设置不同教学内容和目标,形成由简入难、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的螺旋上升式课程体系[7]。

3.2 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实施方法

应用型高校基本都涵盖理、工、文、史、艺等多学科门类,在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以便进一步规划与落实。

(1)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从事公共课教学的教师都有多年教学经验,编写多部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验教材。在近年来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借鉴计算机科学中的先进理念、技术和方法,有力保障了课程体系实施的可行性。

(2)针对大一新生的“非零”和“零起点”现象,在大学计算机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学院为单位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措施为,新生入学后,每个学院先进行计算基础水平模拟考试(包括理论和实践),考核标准按照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要求。根据考试的成绩,将学生分为高(优秀)、中(良好)、初(及格)3个层次:对于级别高的学生,可以免修大学计算机技术课程,鼓励并引导学习更深层次的课程,即进入“X+Y”体系中后续课程的学习;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按照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1+2课时)教学;对于初级层级的学生,则应适当增加授课课时(建议2+2或3+2),弥合“非零”和“零起点”的缝隙。

同时,高、中、初3个层次的学生必须统一参加本门课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即本课程最终的要求目标是相同的,有利于促进高层次的学生通过一定的自学,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通过这种分层次教学,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授课进度,可以更有效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

(3)在完成大学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后,统筹计算机公共课教师资源,有效结合各专业培养方案,研究制定“1+X+Y”课程体系中的“X”课程,即计算机后续课程,它的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点,采用分类分层次的形式来进行。

首先,将课程分为“理工、文管、艺术”三大类,理工类学生,可以重点培养其潜在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能力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文管类学生,更注重把计算机当做一种工具,偏重应用,培养其具备数据库操作、检索和使用软件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艺术类学生,培养他们的计算机绘图能力等计算机应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根据专业需求分析结果,“X”可以设置为程序设计基础(如VB、VFP、C和Python语言)、基础网络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制作技术及应用等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可以在某一个学期(建议第2学期)进行选修,以学院和课程为单位组班教学。通过后续“X”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更深入地应用计算机以及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4)在两个阶段的分级教学基础上,为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开设一些贴近实际应用、体现技术前沿,同时兼顾学生兴趣爱好的公选课,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助长专业学习,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达到计算机课程的长效培养机制。

分属主题6“北欧国家数学史”的大会报告是西挪威大学Andreas Christiansen的“第一批挪威数学教科书——一个独立和争议的故事”.他介绍了第一批挪威数学教科书的作者伯恩特·迈克尔·霍姆伯(Bernt Michael Holmboe,1795—1850)及成书背景,这些教科书在当时受到了很大争议.Christiansen试着从成书的历史时期及政治和社会背景去理解这些教科书,同时阐述了诸如教科书的灵感从何而来、今天又能从这些教科书中学到什么等问题.

4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及考核模式改革

针对“1+X+Y”课程体系架构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好地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合适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实现教学媒体的多元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学手段的革新。在合理使用投影仪进行教学的基础上,有效结合网络化多媒体教学,充分体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2)加强计算机技术和其他专业课程的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研究计算思维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最大限度的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需求,制定面向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和选修课培养方案,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8]。

3)加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

计算机实践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教学环节,应该加强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实验内容,提高学习积极性。

要学好计算机必须进行大量的上机实践练习,仅靠每周有限的理论和实验课堂教学远远不够,教师利用“毕博”“蓝墨云班课”等各种教学资源平台,提供更多便利的教学资源供学生课外学习和考核,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自学能力。

5)采用“N+1”考核模式,加大过程考核。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法,打破常规的“一考定音”的末端考核评价方式,采用“N+1”考核模式,考核评定机制加大过程考核比例[9]。所谓“N”是该课程的学分,如果该门课程学分为3,则至少要进行4次过程中正式的考核;“1”是指目前传统的期末书面考试,“N”是指多维度的、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方法,如课程设计、工程实践、研究报告等,这些考核项目须直接指向课程教学目标,并能够满足该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计算[10]。采用“N+1”课程教学考核模式,以考促学、以考促教,教学相长,持续改进。

5 结语

在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很多专业领域进行学习和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专业要求掌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侧重点也有所差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不仅需要公共的计算机基础,还需要根据其专业和社会需求开设一些具有专业特色或与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机会和时间,保证在校期间计算机应用学习“阶梯上升,不断线”,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提升应用型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基础考核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内部考核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