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新时代,中国航天迈向新征程
——两会代表委员为航天发展建言献策

2019-11-30 08:21毛凌野
卫星应用 2019年3期
关键词:北斗航天卫星

2019年3月3日、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开幕。两会上,来自航天领域以及关注航天发展的代表委员积极发出航天“好声音”,为中国航天发展建言献策。

探月、探火稳步推进,深空探测向更远处进发

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为实现探月工程总目标乘胜前进,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了嫦娥四号任务的最新进展:“目前,玉兔号正向着陆点西北方向前进,路况不好,但会保障安全。”他表示,国际上对月球探测已经进行了120多次,中国进行了5次,中国探月工程次数虽少但很有特点:起步虽晚但起点高、经费投入较少但科学产出和技术产出较多、发射次数很少但成功率很高。中国航天60年来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和世界航天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加快追赶的步伐。探月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深空探测既充满风险挑战,也充满机遇。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地球可能不会去‘流浪’,但人类一定会走向深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孟飞说,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星体,对月球的深入探索将使人类更深入地了解太阳系,帮助人类走得更远。他介绍,按照计划,2019年年底前后将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2020年将实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深空探测有望达到100AU(1AU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表示,对于载人登月的研究多年来从未间断,目前我国已逐步具备了实现载人登月的能力,只要假以时日,一定能够实现载人登月。随着神舟飞船已经基本转入应用阶段,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正在按计划实施。“包括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内,突破了交会对接、组合体控制、推进剂在轨加注等一系列载人航天关键技术,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目标。目前,正在开展空间阶段建设,各舱段研制进展顺利,今年将全面开展正样研制和试验,为按期发射打牢基础。”

长征火箭密集发射,进入空间能力不断增强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洪表示,发射能力进步是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打下了坚实基础。长征火箭快速发展,产品系列越来越丰富,进入空间的能力越来越强,反映出我国空间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2019年,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有望成为我国第一型跨入‘百次俱乐部’的单一系列运载火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说,从2018年到2020年,我国的长三甲系列火箭预计将执行40次发射任务。同时,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并发射了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六号和长征七号,还将研制运载能力更高的重型火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员会主任包为民表示,长征十一号火箭计划在2019年执行中国运载火箭的海上“首秀”。目前长征十一号火箭海上发射的关键技术已经突破,各项准备工作按计划进行,计划于年中实施“一箭多星”发射试验,进一步满足越来越多低倾角轨道卫星的发射需求,提高火箭残骸落地选择的灵活性和航区的安全性,大幅提高长征系列火箭的任务适应性。

包为民还介绍,长征五号火箭“复飞”是2019年中国航天的重头戏。目前长征五号火箭已整装待发,预计在2019年下半年执行发射高轨大吨位通信试验卫星的发射任务,以验证故障归零及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确保能够在年底执行发射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三期任务。2020年后,长征五号乙火箭也将进行首飞。这将支撑包括空间站建设在内的多个重大工程项目稳步实施,助力中国建设航天强国。

空间科学快速发展,为探索宇宙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天眼”FAST为全世界天文学家创造了探索宇宙奥秘的更多机遇,目前下一代超级天文望远镜也即将开始建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说,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计划2020年开始,在澳大利亚和以南非为中心的8个非洲国家2个台址同时开始建设。这是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庞大的天文设备,汇集了人类在天文学、无线电、信息、通信、计算机、机械制造等领域最新科技成果,有望揭示宇宙中诞生的第一代天体。“国际SKA大家庭需要中国的加入和支持。”武向平说,经过充分准备的中国团队应当肩负起这个时代重任,在探索神秘宇宙中做出应有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表示,“天琴一号”技术验证试验卫星预计年内发射,该卫星将对高精度空间惯性传感器、无拖曳控制技术、微牛顿量级的推进技术、激光干涉仪等核心技术开展在轨验证。罗俊介绍,引力波提供了有别于电磁波的宇宙探测新窗口,开启探索宇宙的新手段。同时,空间引力波探测将牵引带动一大批高尖端核心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认为,空间科技领域具有非常明显的带动作用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为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提供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开发平台,空间科技的快速发展是现代化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我国需要不断产生出新的、站在人类发展高度的空间科技成果。吴季建议,尽快成立空间科技领域的国家实验室,从体制和机制上做好筹划。新的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必须考虑将长期以来做出过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研究团队和航天技术力量统筹起来,同时必须将政府稳定投入和活跃的民间投入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选高质量和低成本的产品,在采用地面上最先进技术的同时,创新和发明新的技术,带动涉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广大应用成果。

推动北斗系统长期持续发展,统筹推进卫星遥感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的提案是《关于推动北斗系统等重大信息基础设施长期持续发展》。他认为,北斗系统长期持续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需在政策、机制、队伍等方面综合发力,逐步提升重大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在政策方面,需要明确北斗系统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在机制方面,构建长期持续支持北斗系统建设发展的机制。当前,中国北斗系统完成三步走战略目标指日可待,2020年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后续还将采用体系建设的理念,在大力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卫星导航的补充、备份、增强系统,建设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提升PNT服务的准确性、可用性和稳健性。这些后续建设都需要国家相关方面的机制作为支撑。在队伍方面,稳定并强化北斗系统人才队伍,建议有关部门制定配套的强化人员队伍能力建设的举措,如建立国家级卫星导航重点实验室等。

当前,全球移动互联网正处于向5G规模化商用过渡的关键时刻。杨长风认为,北斗系统和5G结合,将实现北斗系统在信息领域深度应用。“北斗+5G”有机融合成为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的新一代信息时空体系,实现物联网的可感知、可测量、可计算、可控制,支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互相融合发展。提供基于高精度定位、高精准时间和高清晰图像的能力,将可为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家庭等领域提供新的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北控集团副总经理荣洋表示,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在城市生活等方面投入应用,但其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在一些大型城市的燃气、水务、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开展结合应用,使用北斗系统可以监测、定位燃气管道的泄漏,但目前这种应用只限于部分大城市的干线管道中应用,支线管道和其他城市燃气管道等领域的应用还有待于推广。荣洋建议国家积极推广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成立创新中心,集合相关行业,不断挖掘北斗在市政领域的应用潜力,并将北斗导航的应用普及到更多城市。同时他建议,要构建民用领域应用北斗的标准规范,建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北斗专项标准,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产业化发展,显著提高行业应用效能。

在遥感卫星应用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工程应用系统副总工程师张兴赢认为,中国已是航天大国,但卫星应用效益还不够充分。具体而言,他认为有三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重”卫星工程建设,“轻”卫星资料应用,二是投资渠道“散”,统筹管理规划“弱”,三是卫星遥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尚未形成合力。结合现状,张兴赢提交了题为《统筹实施全国卫星遥感对地观测计划 合力推进卫星遥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发言,建议科学化、集约化推进卫星工程立项,改变目前多渠道投资、多部门分头管理的现状,避免资源浪费和部门之间的低水平重复;更大程度开放资料共享,充分发挥卫星遥感资料的应用效益,带动卫星的市场经济效益,促进我国遥感新兴绿色经济产业链发展;成立“一带一路”工作指挥部,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节约化、科学化、高质量、高效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外交场合要求风云气象卫星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服务,这对风云气象卫星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国气象局、国防科工局调整风云气象卫星在轨业务布局,使风云二号卫星向西漂移,使其观测面更有利于覆盖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还建立了应急保障机制,特别是对国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星资料用户的应急保障机制。下一步,中国气象局将大力发展全球气象业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港口、重要航线等提供气象服务。

规范商业航天行为,促进航天产业有序发展

近年来,民营航天的发展潜力和活力逐步显现,“商业航天”已成为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型号总设计师胡胜云表示,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19年将迎来重要的机遇期。“通过这些年的酝酿,2018年有几个民营航天公司都进行了首飞,跨出这一步非常不容易。”胡胜云介绍,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快舟十一号预计于年内首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红文表示,围绕“虹云”、“行云”两个星座的运营,该院已专门成立卫星运营总体部,致力于打造天基网络地面服务平台,以“卫星即服务”为理念,搭建天地一体化资源和行业应用之间的桥梁,让“用天”变得容易,并已在部分领域示范应用,后续将为各行各业应用天基资源提供开放性平台。张红文表示,为推动做好卫星应用服务,中国下一步将成立实体化公司,并积极“走出去”,广泛联合社会资源,全要素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应用服务产业化,推动商业航天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其《关于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建议》中指出,商业航天正在成为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巨大力量。随着各项政策出台,国内出现了近百家商业航天公司。然而,与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在商业航天立法、行业政策、资质准入、资源共享、市场培育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仍不够完善。雷军建议,加快推动航天立法,确保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合理有效利用空间资源的权利。他还提出,探索有利于商业航天发展的机制,出台落地政策及实施细则;推进航天制造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构建适应商业化的量产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完善落实政府采购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开放商业航天公司的行业准入,拓展商业服务与应用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志让认为,新时期商业航天活动,销售模式没有变,最大的变化是利用社会资本进行研制生产,建议发挥体制优势,从顶层加强统筹和策划,充分发挥军工单位的研制攻关能力,推动科研、生产、试验等基础资源共享,吸收利用优质社会资源,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在其技术优势领域和军工集团相对薄弱的领域和环节发展,统一协调,不搞重复建设,确保有序竞争和协同发展。同时,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企业进入空间能力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一些安全等隐患,亟需从空天领域对进入空天的能力进行系统管理。他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商业航天法律法规,明确进入空天领域的要求,规范商业航天行为,推动航天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助力军民深度融合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深度融合的战略思想、顶层设计、组织架构、管理体系等逐步完善,“军民融合”不断注入新内涵。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对近年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颇有体会:“一年来,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又前进了一步,形势更好了。”他介绍,特别是去年以来,在民参军军品采购方面,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对民营企业参与军品也提供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支持。黄立在其《关于加快形成多领域、全要素、高效益“民参军”融合发展格局的提案》中,提出了民营企业如何在参与角色、参与方式、参与领域等方面更好为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服务的一些想法,并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努力营造“民营企业是自己人”的营商氛围,让民营企业家真正安心定心,特别在实务操作中继续抓好军民融合,从观念上、行动上和待遇上真正平等对待民参军企业。

刘志让表示,军民融合发展和推动科技创新对支撑国家航天强国建设至关重要,希望国家在这一方面加大关注力度。目前,军民融合的运行机制改革和政策法规建设方面尚未满足实践发展需要,这一方面导致军地双方的权益难以得到法律保护,另一方面也难以从法律上推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军民一体化建设,更不利于促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分层次、分系统竞争。因此他建议,从顶层出台相关法规,为军民深度融合提供法律保障。刘志让认为,要落实落地航天强国战略,需要军民企业真正实现“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整个社会资源、优势资源的配套,以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和激励科技人才为重要支撑,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无论是军民融合还是科技创新,都要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专业领域等方面打牢基础,形成强大的航天强国动力,提升中国航天发展高度和拓展深度广度,增强核心竞争力。

归结提炼航天精神,注重人才培养与激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小津尤其关注航天精神议题。赵小津认为,航天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谱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大力协同、攻坚克难、合作共赢等,都是航天人奋斗的真实写照。这个谱系需要梳理,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加以体现,在全社会加以推广传播,既有助于人们全面深入了解中国航天成就,也有助于凝聚全民力量,助推航天梦早日实现。他还建议,中国航天尚未形成系统化的航天教育体系,可以发射场、老牌工业厂所等为基础,通过博物馆展览、科普展等方式,成系统地进行航天文化教育,让各行各业从航天精神中汲取力量,让航天精神发挥更大作用。

谈及航天人才培养的问题,张柏楠表示,一直以来,中国航天都注重给年轻人创造机会。他举例说,近年来我国卫星发射数量不断增加,这对航天人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30岁左右的年轻人已经成为航天科研领域的“主力军”。“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与航天相关的项目数量多了,技术难度也增大了,需要的岗位自然也就更多了。正因如此,年轻人一来,就能参与到这些项目中。现在的项目周期也很短,做完这一个便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中,年轻人能够很快在实践中成长起来。”

在科技人才激励方面,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戴天方建议,进一步完善企业用工形式,深入落实同工同酬制度,增强职工归属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装配制造技术中心车间主任王巍希望,国家能制定更多的人才税收优惠政策。他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良好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政府制定并实施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投资、财税、金融、技术转移等方面的政策。他建议在金融支持方面,完善相关财税政策,提供更多的人才税收优惠,甚至在个人资助方面实行免税政策。

猜你喜欢
北斗航天卫星
北斗时钟盘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miniSAR遥感卫星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静止卫星派
逐梦航天日
‘중국 별’을 더욱 빛나게 해야 한다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