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音乐的文化功能变迁的问题,结合传统音乐保护存在的未形成完整的传统音乐发展产业化,传统音乐保护的资金不足等实际情况,提出了传统音乐传承保护的相关对策。一是加大政府保护扶持力度,二是树立正确的传统音乐保护理念,三是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四是构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体系。
【关键词】传统音乐;传承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陨落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正在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尤其是部分种类的传统音乐文化已经放弃了原本最核心的思想去挖空其文化内核来迎合大众的受众心理,因此,打造具有混合搭配、后现代主义特征和跨业行界的舞台表演艺术。这种舞台表演艺术作品,是与当下“非遗”政策背道而驰的,是十分不符合传承规律与传统文化保护需求的。
一、传统音乐的文化功能变迁问题的分析
(一)传统的民歌向重视审美娱乐功能变迁
在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变迁和发展变化的影响下,中国民歌和乐舞文化功能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现以民歌为例,在很早之前,民歌以重视民俗仪式性为主。在这种文化象征功能下,加上城市化、现代化等各类因素的影响,民歌发展成为一种形态,这种形态十分注重审美功能以及舞台化。
一般来说,民歌是自给自足性的发展,不是十分依赖于原生态的文化环境去进行的,而且这种发展更多的是受到来自外在的因素所影响而渐渐发展成为的一种重视审美娱乐功能的展示。比方说,民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更容易受到重视。很多原生性民歌从其民俗仪式的语境中被分离,再通过舞台化的修饰和改造,就更容易突出显露出原生性民歌的表演性和娱乐性等特点。
在大多数的情形下,中国民歌的原生性文化环境是依赖于节日民俗宗教仪式语境中生存的,所以中国民歌更容易去强调隐藏的民俗象征功能。
由于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快速改变,民歌与现代化和舞台化表演的情境结合起来,就慢慢远离了民歌所产生的原生文化语境,因此,白勺表演发展成为民歌文本样态,拥有“原形态”特点的一种次生性。
在民俗文化旅游村中,就有很多这种表现形式。例如少数民族哭嫁歌的表演。
就现状来说,白勺表演是一种舞台化艺术文本,是在原生性文化语境中而展现的。白勺表演的民俗性、仪式化的文化象征功能已全然不在,但是留有了娱乐和审美的强大功能。
(二)现代流行音乐技法视域下的传统音乐的变迁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变化和变迁,越来越多的编创者喜欢将传统乐舞进行改造,这种乐舞要是产生于民俗语境中的,这样就可以将自己改造的歌舞以舞台化的方式进行展现。但是编译者这样做的目的也很明确,说白了就是为了重视审美受众与传播效应的影响。
在采用现代流行音乐的技法下,对传统音乐进行重新改造和制作,并赋予其美丽的舞台效果和包装等等。
因此,不仅要去注意传统音乐文化象征功能随着时代迁徙的变迁研究,还要更加关注对传统歌舞文化和现下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等多元化因素相互关系的考察。
(三)传统音乐之原声性语境渐渐消失状况的关照与思考
在逐渐重视传统音乐的文化功能变迁的同时,传统节日的庆祝和民俗活动场合正慢慢萎靡和缩小,更有甚者是已经出现了消失殆尽,因此要特别重视传统音乐的原声性语境渐渐消失状况的关照与思考。
以多年的田野观察认识与了解,就目前这种现状来说,大部分的原生性民俗音乐和歌舞基本上只有在民间或官方自行倡导的各種舞台化展现和演出场合中才能看到,它们这些产生出的一种重新构造的“失语境化”,在这其中包含着流行化、审美化、现代化的舞台表演文本,而且都是已经适应了现下的娱乐性、商业性以及现代化和审美多元化的诸多因素的影响,。
例如羌族酒歌、央视《民歌中国》栏目、土家族婚嫁歌等。
由于以舞台化表演文本进行了表达和呈现,民歌的使用方式、形态特征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化,但是究其本质仍是一种娱乐审美的展示。
由于民歌模仿其音乐制造了文化语境,所以自然也阻碍不了民歌文化象征功能的变化、迁徙,只是表达了民歌使用环境的表面特征,民俗仪式象征功能的深层逻辑结构则完全没有表达出来。
如土家族地区的哭嫁仪式。这些真正的哭嫁歌承载的仪式功能全然不在,只是强调了其文化象征功能的表面特征。
就目前所了解的哭嫁仪式歌曲,民俗象征功能已经转变为旅游文化视角下的土家族传统音乐,这种音乐的审美娱乐功能也只是一种人为的特意表现和表达,使得这种传统音乐变成了一种只是表面的哭嫁仪式歌,但身后却是土家族民歌文化的舞台化表演和展示。比如说,全国各地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具有地方和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
二、传统音乐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未形成完整的传统音乐发展产业化
一些传统剧团的管理制度不太完善,还缺乏政府及文化管理部门的强烈支持与正确引导,导致了传统音乐的发展无法形成保护、开发和演出共同发展的道路。再加上有一些传统音乐的表演机会和参加演出的机会很少,这使得部分省内的民间艺人、传统音乐工作者以及相关专家虽然在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传统剧团的发展还是受到了波及。
(二)传统音乐保护的资金不足
在外来文化和音乐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等众多原因的影响下,部分省市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也遭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有些传统音乐文化的消逝已步入濒临消亡的边缘。有些省市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加大保护本省传统音乐文化遗产,虽然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无法促进相关保护工作的长期稳定进行,由于保护措施以及宣传力度的缺失,因此也达不到预期的保护效果。
三、传统音乐传承保护的相关对策
本文认为,对传统音乐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应重点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政府保护扶持力度
有些省市政府帮助艺术团体、传统音乐文化团体,为他们制造更多的演出机会,并不断加大保护扶持力度,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经济价值与传承价值,支持和鼓励其通过自身演出以保障发展所需资金,进一步加大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传统音乐文化保护政策。
(二)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是做好传统音乐艺术保护的前提
要实现对传统音乐艺术的科学保护,不仅要了解和把握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鲜明特点,需要遵循其固有的本质特性,因类而宜,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而且要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和科学的保护思路,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倾向和片面性看法,避免破坏性开发及保护性破坏。一是不要使传统音乐艺术小众化和过分舞台化。传统音乐艺术来自民间,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既是民众的娱乐游戏,也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各种民间音乐艺术的呈现都与特定区域民众的风情习俗、宗教信仰、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相伴而生、相伴而存。尤其是“在相当多的所谓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地的艺术形式都是直接来源于传统的生产实践活动,尽管后来有些劳作模式和行为被注入审美要素,甚至拥有表演的意义,但依旧属于生产和生活方式及行为的自然延伸。”传统音乐艺术具有的本然的生活属性,决定了其主体是广大民众,各种民间音乐艺术下多是以群体表演为呈现方式,具有群体性特征。
(三)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基础,在慢慢转变为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之后,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通过进一步的大力宣传,部分省市可以将一些有代表的名录打造成精品传统音乐项目,这样不仅可以带动本省的旅游发展,还会成为一张名片,从而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如东北的二人转。还要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创新,一要与时俱进,二要独树一帜。这对增强传统音乐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与生命力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传统音乐艺术的这一特性,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在以民众为主体的传承中葆有生命活力,不应把传统音乐艺术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传承,把原本在田间地头、抒情自娱的民间歌舞、音乐等舞台化,凸显表演性而丧失民间性。从原生态走向舞台,使传统音乐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出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弱化了传统音乐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四)构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体系
一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伟大的长期工程。
在当代,在依靠现代音乐文化教育体系下,可以很容易制作出一套完美的音乐文化教育体系。
但在此基础上,要想培养出更优秀的传统音乐鬼才,就要增强传统音乐文化保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只有有了责任和使命,才能真正切身体会到传统音乐的精髓和魅力,从而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四、结束语
就中国音乐来讲,目前一个严肃且引人深思的课题是,什么是真正的传统。不仅国内的学者专家,就连外国的研究者也对此表达了善意的提醒。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这个问题,必须具有一种理念:将其存在的生态环境尽可能完整的保留下来,以一种“真实”的面貌被人们所认识,以一种原生态的方式保护和传承下来,不要像老弦一样逐渐殆尽在历史的长河中。
参考文献
[1]丰兴康,刘星言,张彬等.传统音乐传承保护的对策研究——以黄连村“回旋古乐”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6):141-142.
[2]赵书峰.多重文化语境中的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问题——由“瑶族style”表演文本所引发的系列反思[J].人民音乐,2016(9):39-41.
[3]王秀枝.達斡尔族传统音乐在“斡包节”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2014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斡包节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黄洁茹(1982—),女,汉族,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传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