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礼 王雅萍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关法治建设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形成注入了绵绵动力,创造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四个自信”视域下,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法治的创新体现在:坚定道路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动法治道路创新;坚定理论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动法治理论创新;坚定制度自信,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推动法治制度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推动法治文化创新。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四个自信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5—0036—04
[作者简介]刘志礼,男,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政党与中国道路研究;王雅萍,女,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四个自信”的提出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更为坚定的信念支撑和根本的方向指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法治建设迈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四个自信”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信念引领作用,既在理论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法治思想的逻辑起点,也在实践上准确回答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本文拟系统探究基于“四个自信”视域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创新发展。
一、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动法治道路创新
道路作为党的生命,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深刻总结近代以来170多年的艰辛奋斗中、在持续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风云变幻中、在不断探索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符合人民意愿的實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道路。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动法治道路创新的路径上,我们必须要矢志不渝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道路决定国家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3]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的法治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论述的最大创新点。在选择国家法治道路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鲜明地指出新时代法治道路的选择要基于国情、世情,要结合时代发展与人民诉求,绝不走封建僵化的老路,也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正确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深刻实践所总结的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成功实现了由人治到法治的历史性转变,历史和现实深刻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后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遵循。
新时代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首先要明确如何把握好法治道路的发展方向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点。为此,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法治道路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在我国,法治建设主要依靠党、国家和政府进行推动,在社会法治化进程中,虽然社会力量作为受约束者也对其发展产生了一定作用,但总而言之,对法治建设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要将党的全面领导放在首位。其次,正确把握法治目标的准确性与方法的多元化。党的十九大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时间定于2035年,将法治目标进一步明确化。并通过连续七个五年计划的普法,利用多元方式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守法、尊法,使我国的法制建设更加完善。最后,法治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应做好充足准备。正如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所提到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依法治国是全面提升各个领域的法治能力,必须要付出长时间的准备,绝不能一蹴即至。
二、坚定理论自信: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动法治理论创新
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正确的法治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过程中,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自信,才能推动实现我国国情的法治话语体系的建设。在当代中国,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推动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法治理论的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最核心的内涵便是党领导法治建设的理论,即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处理的问题。近几年,国内外对于“党法关系”问题的争论层出不穷,针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内涵所在,对国内外所谓的走法治道路就是抛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予以了抨击,也否定了妄图想否定党的领导的观点,对于各级党组织加强在法治理论中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上,必须要保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也必须要保证在法律的范围内我党进行执政,并且要求各级党组织、党员既要学会执政,也要擅长用法,因此,必须要转变法治思维方式,创新法治理念,打造一个全新的执政党的形象。党处于领导地位,既要保证法院、检察院有序开展工作,又要保证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有效性。这一观点为我们党在今后依靠法治建设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在法治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是空穴而来的,是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所处的当家做主的主体地位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就注定了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习近平總书记肯定了人民在法治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概括总结为:法治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5]人民在法治中的主体地位,首要表现在法律的本源来源于人民的意志。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将人民的意志通过各级代表收集起来,进而由人民代表整理提出,作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即法律。将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是新时代法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人民在法治中的主体地位还表现在人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人民认可、拥护下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其本质目的就是为了中国人民的根本权利得到保障,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法律基础。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时代的语境下,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就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最突出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论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实践中应运而生,成为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强化理论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不断深入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指导思想。
“奉法者则国强”,我们党始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新时代法治建设的行动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在指引我们党和人民取得伟大实践成就的过程中,越来越为人民所认可,对于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有着重要作用。
三、坚定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推动法治制度创新
坚定制度自信是坚定不移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推动法治制度创新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各个方面,并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性质,又吸取了东西方制度建设的先进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制度的自信离不开自身的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全面贯彻依宪治国思想。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以宪法为核心。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设立了宪法日、宪法宣誓制度、推荐合宪性审查以及依法立法,以此来加强宪法的权威。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合宪性审查”,规定宪法以下的法律必须要符合宪法精神。十九大报告中还提到“依法立法”,规定一切立法应以宪法和立法法来决定,加强宪法的威严。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普遍参与是宪法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人民群众对于宪法的实施和监督是保证宪法被人民群众认同、拥护、信仰的重要来源。只有真正成为保障人民利益的根本大法,宪法才能深得人民群众的维护和支持。
第二,明确新“十六字”方针。为适应新时代特点,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十六字”方针,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所要面临的问题提出的,既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走向,也完善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衡量标准。立法作为执法、司法、守法三个过程的开端,必须要提升其理论性、科学性品格,科学的法律才能视之为良法,良法才能视之为法治实现的开端。执法之所以要求严格,是针对当前中国部分执法人员漠视法律、执法不严所提出的,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执法部门与人员更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规范执法行为。司法是法治社会最为期待的程序,公正是社会所期盼的最佳效果,培根在《论司法》中提到:“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司法公正在国家法治建设中尤为重要。守法是法治社会实现的基础,因而需要全体公民的参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同样的,每个人都应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国法与党规双管齐下。治国必先治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是一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员的作风与社会的风气密切相关,党员素质更是影响到国民的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清除掉党内顽固的邪风恶习,也是为净化社会风气打牢基础,做到双重保障作用。将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结合起来最早可以追溯到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做出的讲话,他强调:“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这是我们党首次将国法、党规联系起来,协调推动国法、党规的一体建设。
制度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创新的根本保障。法治制度的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助推力,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依法治国的引领力。只有坚定制度自信,才能深入推进法治制度的创新,才能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
四、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推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推动法治文化创新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6]新时代坚定法治文化自信是坚定不移推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推动法治文化创新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文明积淀、以中国当代国情和人民需要为背景的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党领导人民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便是中华民族的这种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断引领人民前进。法治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不断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创造性的发展,将德治融于法治之中。法治文化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其他人类文明基础上形成的法治探索道路。习近平总书記提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文明中的法治思想对于当今法治文化的建设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法治文化的发展不能抛弃历史,理应总结中华法治思想的成败得失,汲取精华,择善而用,自觉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思想和法治经验,“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法之必行、犯而必施”等等都蕴含着深刻的治理国家内蕴,与当今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是一致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都蕴含着深刻的民主思想,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含义;“明德慎罚”、“为政以德”、“德主刑辅”等等思想都体现着深刻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这些思想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来源。
第二,强调法治和德治相结合。首先从治国理政规律看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7]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鲜明特征,这是我们党在总结法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刻把握,也是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体现。其次,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两个相互补充的举措,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法治建设。将道德要求融合于法治建设,法治便是道德的制度保障;法治必须将道德要求作为工作导向,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真正做到“良法善治”。最后,强调法治公平正义的价值性。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法治的价值也就是公平正义,是法治文化的重要部分。这就要求执法人员要在工作中切实将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权益问题,决不允许人民群众打不起官司、滥用职权侵犯人民群众的利益、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等问题。
文化自信是我们党、人民对国家民族品格的自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撑。法治文化的创新为文化自信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力求通过价值观念、精神信仰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精神动力。
理论的生命在于创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引领方向和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7-1(1).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7]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J].求是,2015(1).
[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5(3).
责任编辑: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