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愁”似个长

2019-11-29 01:50邵华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意境意象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要教会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感悟积累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再者,中国的古典诗词含蓄凝练,意蕴丰富,更能体现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所以,带着学生走入诗词文本,展开对话,实践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相见欢》为例,浅谈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种策略。

【关键词】愁;意象;意境;意脉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特级教师陈日亮说:“现在主张不论教什么课文,先‘整体感知,但整体感知却并非一定从‘整体入手不可,有时从一个字词,一截短语,一个句子,也可以感知整篇文章,甚至把握全文的主旨。”短短一首《相见欢》,寥寥数语,最能直接感知并切入的词眼便是“愁”。于是,本堂课以“愁”为眼,以情为线,结合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活动,展开教学。

一、诵读诗词,引入愁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诵读诗词,可以体味其中的情思、韵味、意境。课堂上,通过自由朗读、同桌对读、听名家朗读等形式,学生能够抓住词眼——“愁”。词牌名为“相见欢”,却满是词人之“愁”,这一反差牵引学生进入文本,深度思考。

二、品析意象,感受愁

读一首好诗词,我们往往会感受到“妙不可言”。但放在考试中,不仅要求我们探寻其妙在何处,还要言之有理。笔者认为,品读诗词还是应从意象入手。

(一)还原解读—有些意象有其固定的文化内涵

有些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且表達的意蕴固定。如“杨柳”“落花”等等,常常表达离别伤感之情。在本词上阕中,学生在把握“西楼”这一意象时,略有困难。于是笔者引入西楼出处“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西楼就是高楼,古人登楼远眺思故乡,思故国,难免生出愁绪。而“梧桐”呢?梧桐叶落而知秋,心上秋,便组成了愁字。该意象代表了愁苦相思。加之“凤栖梧”一说,让梧桐带有富贵的象征,本词更是隐含家国之悲。再加上“寂寞”一词的修饰和深院“锁”字,好像把全世界秋季的悲凉寂寞痛苦全落在词人眼前的梧桐树上,让人读来倍觉伤感。

(二)组合拓展—不同意象的组合更能表情达意

单一的意象能够让我们感知到诗人的情感,而意象与意象的组合,更能体现词人内心的波澜。从一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的组合,从一首诗词到另一首诗词的比较,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领悟作者的情感。

屏显:下列诗句中的西楼是个怎样的地方?为什么?

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2.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3.无言独山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如果说西楼代表的是思乡的愁绪,那么西楼与月的组合,更是将主人公心有所想,彻夜难眠的情态刻画出来。夜已深,月已斜,人未眠,心中满是惆怅。第一句是“遥望爱人的伤心地”,第二句是“排遣忧伤的伤心地”。那么,李煜的西楼呢?那里空荡寂寞,孤独冷清,那是遥望故国的伤心地。所以,把握好意象与意象的粘连组合,才能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三)回忆比较—同样的意象有着不同的意蕴

在讲到“月”这一意象时,学生凭以往经验,便想到月代表的是思乡,是团圆。残月便是不圆满,便成愁。于是笔者设计了“飞花令——月”的活动,让学生展开回忆,背诵带有月的古诗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后提出,为什么是“月如钩”,而不是“月半轮”?意图从比喻和谐音的角度再品其妙。最后口风一转,三度追问:“为什么‘月如钩便一定是‘残月而非‘新月呢?”当笔者抛出这一问题,学生沉思。最终引导学生:这是无言独上西楼所见的“月如钩”。结合“无言”和“独上”两个表达痛苦内心的语言与动作,再加上这样的残月相伴,更能体现作者内心的忧愁。

当然,除了意象,词的上阕还有很多值得品味的字词,如“无言”“独上”“锁”等等。品味这些词语,能让我们咀嚼到更深的愁情。

三、描绘意境,体味愁

单一分析意象以及意象之间的联系,还不至于让我们对作者的情感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所以笔者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上阕四种景物所构成的画面。学生能够抓住景物,写出景物的特点,将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这样既加深理解,又证明在彼时彼境中,自己对诗人内心之愁的感同身受。这个环节重在书写、展示、点评。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写作与语言表达得以展示碰撞,同时更要体现老师的教学机智与评价素养。

四、把握意脉,理解愁

这首词的意脉是起伏波动的。起初,诗人怀着孤独压抑的情绪“独上西楼”,或许是想登楼远眺,寄以排遣。但不料看到如钩的残月,想到自己一如寂寞深锁的梧桐,更是忧愁。但他想消灭这种离愁,粗暴剪断不行,冷静梳理却更乱,这让他在狂躁与沉静之后,面对现实时“别是一般滋味”。

此处笔者追问了三个问题:下阕的“一般滋味”是什么?为什么在心头,能否说出口?“别是”二字妙在何处?

第一问,通过引入词人前半生的词作来了解词人当下处境。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浣溪沙》)

这首词中,不动声色的几句描写,包藏着一个帝王前半生的任性和奢华,更能对比出后半生沦为亡国奴的内心世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被囚之愁,纠纠缠缠,说不清道不明,究竟是何种滋味。

第二问,通过视频资料《李煜之死》来理解词人无处倾诉之痛。他不能诉说也无人可说,说了会招致杀身之祸,所以“无言独上西楼”。

第三问,通过借用沈际飞的评论“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句妙绝”,理解“大悲无言”“欲哭无泪”的极致心痛。简简单单的“别是”二字,微言大义地收敛起满腔愁情,在低落无奈的挣扎中将意脉的起伏恢复,拉为直线。这种愁情似长长永无尽头的绝望,可谓“缘愁似个长”。

我们一望而知的是“离愁”,我们二探究竟的背后,是那些引人愁绪的意象与意境,我们三理意脉的发展,在情感的跃动中,理解词人的终极悲凉。

最后,笔者发问:如果李煜当了皇帝,没有亡国,你会记住他吗?学生认为,李煜未必能够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好皇帝。所以有评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语到沧桑句便工”。亡国之痛,成就了千古词帝。回归现实,到底是什么成就一个人?未必一定就是你所认为的对的东西。也许绝望代表了希望,也许挫折磨难代表新的机遇。借此,用他人的故事,给学生心灵的滋养。

总之,中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应该扎实文本,归纳鉴赏方法,把握意象、意境和意脉,引入课外资料,开展丰富的活动,继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汲取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不断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之拥有博大的心胸与情怀。

参考文献

[1]李新艳,岳磊.独上西楼,处处皆愁——简析李煜《相见欢》[J].文学界(理论版),2010(7).

作者简介:邵华,女,1985年生,江苏太仓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

猜你喜欢
意境意象
情融意境韵含美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象、形神
中國畫的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