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鑫
1.下列关于遥感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传感器是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仪器
B.物体的性质和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但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相同
C.能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
D.遥感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提供了条件
2.遥感技术可以应用的领域有( )
①人口普查
②森林普查
③农作物病虫害监测
④交通定位导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反映出区域的主要特征是( )
A.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B.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C.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D.区域具有明显的界线
4.图中关于甲、乙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比乙区域的复杂
B.甲区域产业结构较乙区域的高级
C.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高于乙区域
D.乙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
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方法。图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据此判断5~6题。
5.若将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是( )
6.若将城市交通网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得到的新图层可以用来进行( )
A.城市道路规划
B.污染工业布局规划
C.城市科技與文化区规划
D.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7.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所在区域与其他发射基地所在区域相比,发展农业的最突出优势为( )
A.降水丰沛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光照充足
8.寻求两点之间最短或景点最多的路径等可借助(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互联网
电子地图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展示方式灵活多样,而且可附加多种智能化服务功能,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领域。据此回答9~10题。
9.能促进电子地图及时更新内容、拓展应用领域的是( )
A.互联网和GPS
B.传统地图和RS
C.传统地图和GPS
D.传统地图和互联网
10.一名中学生想利用暑假到青岛旅游,可从电子地图上获得的信息有( )
①青岛的主要旅游景点
②青岛主要旅游景点的文字介绍
③各景点的乘车指南
④某景点未来几天的游客人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上海和哈尔滨两地气候资料大致可以反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气候状况。读图,回答11~13题。
11.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上的共同点是( )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冬夏温差变化不大
C.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D.雨热同期
12.形成两地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不同
B.海陆位置不同
C.地势高低不同
D.受冬夏季风影响的强度不同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
B.松嫩平原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C.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比较缓慢
D.松嫩平原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14~15题。
14.1650—1780年该区域( )
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经历了移民开垦
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
15.20世纪该区域( )
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
读下面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该图能正确表达的区域特征为(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被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17.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B.文化习俗
C.发展方向
D.建筑风格
地理环境的差异会造成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陕西关中就有“十大怪”之说: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睡觉枕石块,不坐板凳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嫁外,手帕头上戴,唱戏吼起来。据此完成18~19题。
18.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为主,这有利于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 )
A.玉米
B.小麦
C.大豆
D.高粱
19.“手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节常刮(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民居”邮票上的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读图,完成20~21题。
20.关于三枚邮票民居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内蒙古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云南民居
B.①云南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C.①陕北民居 ②云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 ②内蒙古民居 ③云南民居
21.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
下表是统计的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小麦开始收割的时间。读表,完成22~23题。
22.四地小麦开始收割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量
B.纬度
C.地形
D.劳动力数量
23.农业部门调查全国小麦播种面积和生长状况时,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GPS
C.RS
D.數字地球
24.数字地球的空间核心技术包括(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现代通信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包括( )
①可持续发展
②政府政策
③百姓生活
④科学研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图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物,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图,回答38~39题。
38.引起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
①流域内降水变化 ②湖水流向变化 ③上游地区植被破坏 ④当地围湖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9.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会引起( )
A.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
B.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C.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D.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叠加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下图,回答26~27题。
26.常用叠加分析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27.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 )
A.大型垃圾处理场
B.大型仓储式超市
C.汽车加油站
D.水源保护区
我国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在5℃左右,年降水量在1100mm以上,本地有“地下有河滚滚流,地表流水贵如油”的说法。据此回答28~29题。
28.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是我国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B.该地区是我国冻土分布最广的地区
C.该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湿地
D.该地区有石质荒漠分布
29.该区域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是( )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
C.发展交通,加强对外联系
D.合理灌溉,防治盐碱化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面积比例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乙),回答30~31题。
30.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污染
B.水土流失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水污染
31.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全面禁止采伐
③用风能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指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某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下面某年资料统计表,完成32~33题。
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GDP水平越高,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33.下列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的耕地条件最佳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34题。
34.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功能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功能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功能
D.获取实时通信信息功能
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下图,完成49题。
49.若下图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50~51题。
50.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51.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5.下列有关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B.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不严重的国家
C.我国的荒漠化问题是刚刚开始出现的
D.世界荒漠化问题已基本得到治理
36.下列现象不属于荒漠化范畴的是( )
A.土地沙漠化
B.石质荒漠化
C.次生盐渍化
D.过度开垦化
37.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
C.主要是气候因素,特别是降水量的变化,影响荒漠化进程
D.荒漠化完全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
38.为应对荒漠化,我国要提高自身应对干旱、防治荒漠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③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据此回答39~40题。
39.以下植被(或植物)属于城市森林的是( )
①城市广场草坪
②城市湿地
③功能区之间隔离林带
④郊区环城绿化林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0.城市森林的环境效益有( )
①改善城市气候,净化空气
②满足城市居民休憩、娱乐等的需求
③促进房地产增值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④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41.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异
③海平面上升
④酸雨危害
⑤风沙侵蚀
⑥水土流失
⑦过度开发
⑧太阳活动
A.①②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⑦
D.④⑤⑥⑦⑧
42.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64.楼兰古城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说明了( )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荒漠完全是地質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65.引水治沙是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之一。下列属于引水治沙工程的是( )
A.京杭运河
B.卡拉库姆运河
C.基尔运河
D.巴拿马运河
66.下列现象不属于荒漠化范畴的是( )
A.沙质荒漠化
B.石质荒漠化
C.次生盐渍化
D.过度开垦化
67.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
C.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影响荒漠化进程
D.荒漠化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红色荒漠”是指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43~44题。
4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44.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
A.大力开荒种田
B.进行专项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退耕还林
森林是由树木为主体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它物种丰富、结构复杂、功能多样。据此回答45~46题。
45.森林是( )
①自然资源
②环境资源
③“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④人类的保护伞
⑤不可再生资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46.利用森林的正确做法是( )
A.禁止采伐,把森林全部保护起来
B.人类需要多少,就采伐多少
C.有计划地采伐,及时更新林木
D.全部采伐光,再重新植树
47.热带雨林是( )
①地球上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②“地球之肺”
③“地球之肾”
④最古老的植物群落
⑤不管从哪种意义上讲,其都仅属于当地国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48.雨林中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
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49~50题。
49.面对当前热带雨林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 )
A.保护
B.开发
C.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
D.保护的同时加以开发
50.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
②焚烧开荒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51~52题。
5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①
5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A.地表起伏增大
B.河流含沙量增大
C.土壤质地变差
D.植被条件变差
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但沙柳必须每隔3~5年经过平茬后才能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读下图,完成53~54题。
53.种植沙柳能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
A.防风固沙
B.吸烟除尘
C.保持水土
D.净化空气
54.造纸产业链条( )
A.使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破坏
B.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C.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D.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a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b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55~56题。
55.图b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56.在黃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有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地形和水文地理事物分布。读图,完成57~59题。
57.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8.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
59.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60.沙漠中的植被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沙漠中植被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
A.降低風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挟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下图中P、Q、M、N为我国四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61~62题。
61.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
A.P
B.Q
C.M
D.N
62.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区实际情况的是( )
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大力植树种草
B.Q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可缓解该问题
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应退耕还牧
读某地理事物因果联系图,完成63~64题。
63.下列因果关系与上图相符的是( )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增加→土地荒漠化→耕地减少→粮食减产
B.人口增长→城市膨胀→工矿规模扩大→土壤污染加剧→水土流失→耕地减少→粮食减产
C.人口增长→建设用地增加→植被破坏→土壤污染加剧→水土流失→耕地减少→粮食减产
D.人口增长→开垦新耕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耕地减少
64.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增施有机肥
B.开矿后进行土地复垦
C.退耕还林还草
D.小流域综合治理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回答96~97题。
96.“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97.“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65.下图为我国荒漠化类型比重图,我国荒漠化的类型及其对应地区正确的是( )
A.风蚀荒漠化——东北平原
B.水蚀荒漠化——西北地区
C.盐渍化——南方低山丘陵
D.冻融荒漠化——青藏高原
净初级生产量指在初级生产过程中,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能量。下面图甲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随气温变化图”,图乙为“净初级生产量随雨量变化图”。读图,完成99~100题。
99.仅考虑气温的影响,净初级生产量( )
A.随气温升高而增加
B.随气温升高而减少
C.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
D.最大值在25℃
100.下列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均值最大的是( )
A.温带沼泽湿地
B.针叶林
C.中纬度草地
D.荒漠
图甲和图乙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湿地、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101~102题。
101.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1956—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1956—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1976—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102.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D.洪涝灾害更频繁
读植被覆盖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66~67题。
66.植被覆盖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
A.呈正相关
B.呈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
67.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
A.地形
B.降水
C.风力
D.洋流
参考答案
1.D 2.C 3.C 4.D 5.A 6.D 7.D 8.A 9.A 10.D 11.D 12.A
13.B 14.B 15.D 16.B 17.C 18.B 19.D 20.C 21.D 22.B 23.C
24.A 25.D 26.C 27.D 28.D 29.A 30.B 31.C 32.C 33.D 34.A
35.A 36.D 37.A 38.C 39.C 40.D 41.A 42.A 43.C 44.D 45.A
46.C 47.A 48.A 49.A 50.B 51.D 52.B 53.A 54.D 55.C 56.A
57.D 58.B 59.C 60.D 61.C 62.B 63.D 64.C 65.D 66.B 6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