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模态隐喻文化诠释《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2019-11-29 07:26朱宏

朱宏

摘 要:从多模态角度对苏联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的隐喻进行文化阐释,从视觉、身势、人物形象、语法、称谓等维度探索影片中的文化隐喻含义,以此挖掘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反映当时的社会特征及时代问题。

关键词: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多模态隐喻;意义来源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0-0092-04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Москва слезам не верит》)是苏联时期最成功的电影之一。该片拍摄于1979年,由瓦连京·切尔内赫(Валентин Черных)编剧、弗拉基米尔·缅绍夫(Владимир Меньшов)执导、薇拉·阿莲托娃(Вера Алентова)等主演。影片上映后,批评家们针对该片的话语极具讽刺、毒辣,但任何人都不可否认一个事实,剧作家瓦连京·切尔内赫和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找到了通往观众心灵的捷径。影片刚上映就吸引了约9000万的观众,在当时苏联电影排行榜上排名第二,仅次于影片《二十世纪的海盗》。

影片的开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充满青春回忆的世界。1958年的莫斯科,三个来自乡村的女孩住在首都的宿舍里,女孩们各自的性格昭示着她们不同的命运。谦虚的安东尼娜(Антонина Буянова)是一个粉刷工,和丈夫一起在建筑工地工作。年轻的安东尼娜是个可爱、讨人喜欢的姑娘,她是三个女孩中第一个结婚的,嫁给一个莫斯科人尼古拉(Николай),生下三个孩子,深爱且支持自己的丈夫,也深爱着自己的女朋友们。时尚、性感的柳德米拉(Людмила Свиридова)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来到莫斯科,认为在莫斯科生活就是一场赌彩,这里她会赢得自己的幸福,她计划嫁给有名气、多金的莫斯科人,并为此时刻做着各种准备。最初她在一家面包厂工作,因为漂亮很受男士们的欢迎。最终,她嫁给著名的运动员谢尔盖·古林(Сергей Гурин)。然而,从欺骗开始的婚姻,没有得到美好的结局,酗酒的古林失去了名誉和经济来源,柳德米拉也成为单身的女人。卡捷琳娜(Катерина Тихомирова)是影片的主人公,她来莫斯科是想考上大学,但是由于两分之差再次落榜,不得不进入工厂工作。在好友柳德米拉的提议下,她假扮成教授的女儿,在亲戚家宴请朋友的时候认识了电视摄影师鲁道夫(Рудольф),不谙世事的卡捷琳娜禁不住诱惑爱上了他并很快就怀孕了,而此时鲁道夫在一次拍摄过程中发现卡捷琳娜并不是教授的女儿而抛弃了她。然而,卡捷琳娜坚持自己的事业,独自抚养她的女儿,并取得了事业上辉煌的成功。40岁时,她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在影片中,虽然女孩们的经历、境遇不尽相同,但有一件事很相似,那就是不相信眼泪的莫斯科最终也屈服于她们。

一、多模态隐喻文化概述

(一)多模态隐喻

最早,隐喻常常被看作语言文字的特征,是一種修辞手段,并不是思想和行为的特点。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和奥托尼的《隐喻与思维》的诞生标志着当时对概念隐喻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语言的体现上,并根据语言现象归纳出隐喻的认知基础与认知方式等。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是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它不可能只具有语言符号这种单模态渠道。经过学者们的实践证实,语言只是众多交际媒介的一种,身体、颜色、情感、图画、声音等手段都可以用来构建、表达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Forceville等学者将单一语言学领域的概念隐喻研究带到跨学科的隐喻研究中来,自此,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模态隐喻。

多模态隐喻是指用多种不同模态来完成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在Forceville的研究中将模态分为九种,包括图像符号、书面符号、口头符号、手势、声音、音乐、气味、味道和接触。多模态隐喻能够实现语言隐喻所不能传达的情感与视角。它从不同学科领域如电影学、符号学和传媒学等对非语言媒介中的隐喻现象进行研究。

(二)多模态隐喻的认知基础

隐喻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相似性,而是客观事物和人的经验、思维相互作用而产生意象投射;不是不同模态之间的转换或替代,而是人们运用了隐喻思维方式来认识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联,理解了喻体对本体的投射。这是思维交织的过程,也是新意义诞生的过程。隐喻把相似性作为基础,即本体与喻体间的相似性。隐喻的认知基础即是:在多模态的隐喻结构中,两种原本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被放在一起进行探讨,这是由于人们在自身认知领域里对他们产生了相似性的联想,所以最后会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理解、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三)多模态隐喻的文化认知方式

隐喻是思维现象、文化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都是根据已知的、有形的、具体的领域来认知、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域,形成了一个不同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认知方式。隐喻是人们理解不能直接理解的客体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世界的认知不能脱离于人和人的认知体系。隐喻产生于隐喻性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

人们对隐喻的使用可以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种情况。被动使用隐喻是因为人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会受到思维能力的约束,或者缺乏现有的理解、表达方式,所以必须用另一事物来替代某一事物,用一个域来理解另一个域,其结果就是隐喻。还有可能受到社会现实的制约,导致被动使用隐喻。人们主动使用不同模态下的隐喻,目的就是帮助人们更容易、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事物,使其具体化,还可以让隐喻地表达更加亲近、鲜明和生动。

(四)电影中的多模态隐喻

针对电影中的多模态隐喻现象,学者Rohdin曾指出,它在有声电影跟无声电影中都普遍存在,电影会运用镜头的拍摄角度、后期剪辑、镜头叠加等手段来引发出观众的隐喻性思维。电影中图像、声音、音乐、造型等多种媒介符号融合到一起,积极调动观众的感官,以此传递信息和情感。

二、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隐喻意义的来源

(一)源于神话传说

安东尼娜的婚礼上,宾客们欢呼 “Горько! Горько!(苦得很!)”,这象征着亲朋好友们希望看到新郎新娘接吻的幸福场面,这是俄罗斯婚礼习俗。在俄罗斯民族意识中,新婚夫妇在“Горько!”的欢呼声中接吻会给宾客们的杯中酒带来甜蜜的气味,同时,为年轻的新婚夫妇干杯,也是一件神圣的事情。“Горько!”寓意着新婚夫妇的生活会苦尽甘来,更加幸福甜蜜。相传,祖先们相信恶灵和一切不洁事物的存在。当婚礼进行时,不能让年轻人的爱情生活看起来很甜蜜幸福。这就是为什么客人们大喊:“苦!”这就是他们告诉恶灵不要伤害他们所爱的人的方式。如果不这样做,邪恶势力将试图破坏新婚夫妻的家庭和谐。

(二)源于宗教文化

电影中季霍米洛夫(Тихомиров)教授在距离火车发车只剩下半小时的情况回到家,匆忙中夫妇两人说,“Сели.Примета.(坐下来,兆头)”。在俄罗斯人民族意识中,出远门之前在家静坐一会,听取家神的忠告并得到神灵的庇护,象征着远行会一切顺利。这一隐喻意义来源于俄罗斯人的多神教文化信仰。多神教影响下人们对自然既存畏惧之心,又将其神化且顶礼膜拜。人们认为森林里的飞禽走兽皆是神灵,家里也有家神。临行前听取家神忠告保佑平安的传统也渐渐流传下来。

(三)源于社会事件

电影片名“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喻指如卡捷琳娜等人所具有的真诚开朗、积极进取、坚持不懈、顽强拼搏、追求理想的精神,与此同时也暗示出现实生活对那些不切实际、贪慕虚荣、荒芜度日等人的冷酷无情。“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从何而来?据传伊凡雷帝执政时期,官府暴敛百姓之财,导致民不聊生、怨声四起。不少勇士前往莫斯科为民请愿,都遭到沙皇政府严惩。一次伊凡雷帝听到拜见者的请求后勃然大怒,不仅没有听取民意,还对请愿者施以酷刑,从血的教训中百姓们终于明白,莫斯科(统治者)不会相信眼泪,不会管百姓的疾苦。主人公卡捷琳娜的遭遇告诉观众,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通过自身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自己想拥有的一切,才能在莫斯科这个人才涌入的城市里获得立足之地,成为具有社会地位的莫斯科人。

三、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的多模态隐喻

(一)语法隐喻

影片中的两段对话:

-Сейчас Коля придёт,мы в концерт идём.

—现在科利亚就要来,我们去听音乐会。

-“В концет!”Два года в Москве живёшь!

—“去音乐会!”你在莫斯科住了两年。

-Мы раньше, мы в концерт идём.

—我们早回来,我们去听音乐会。

-В концерт!Тоже москвич называется.

—“去音乐会!”也叫莫斯科人呢。

俄语中有一类词叫前置词,它们在句子中要求不同的格,和名词连用表示不同的语法关系。俄语表示“去哪儿”时常用的形式就是运动动词+前置词(в,на等)+名词的间接格。单词концерт(音乐会)正确使用规则是跟前置词на连用,即идти на концерт。对话中出现的в концерт很显然是错误的。由此影射出科利亚作为莫斯科人,其文化知识水平却较低。

(二)视觉隐喻

有一次,卡捷琳娜与果沙亲热过后忘记了女儿萨沙放学归来的时间,当萨沙进屋时他们正好收拾起床坐到沙发上,慌忙中打开电视,当女儿问他们在做什么的时候,果沙说在看电视,而此时电视画面则是节目停播后才看见的电视信号测试图。这一画面告诉观众,男女主人公撒谎了,但是表现方式却极其可爱,让观众发自内心感到温暖,祝福他们。

影片中有两场卡捷琳娜与鲁道夫公园约会场景。第一次是卡捷琳娜意外怀孕,请鲁道夫帮忙寻找关系打掉孩子,但遭到拒绝。此时卡捷琳娜穿着黑色大衣,戴着白色帽子,满脸愁容。16年后,鲁道夫在工厂采访已当上厂长的卡捷琳娜,意外重逢后卡捷琳娜将见面的地点定在了当年的公园,这时她身穿黑色大衣,戴着红手套,拎着红皮包,时尚靓丽。前后人物形象在色彩、外貌等方面都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视觉对比告诉观众,卡捷琳娜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因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生活上也不断追求幸福,对她来说,遇到果沙后,40岁生活才刚刚开始……

(三)身势隐喻

从安东尼娜家回来的电气火车上,卡捷琳娜第一次遇到了果沙,当时他帮别人抱着茶炊,穿着脏兮兮的裤子,在短暂的交谈中,卡捷琳娜问果沙是不是喜欢这个?同时做了一个用手指敲击喉咙的身势动作,这个身势语在俄语中叫“щелчок по горлу”,在俄罗斯手指敲击喉咙这个手势象征着喝酒,应用非常普遍。俄语中非言语交际跟言语交际一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身势语本身带有俄罗斯本民族的文化印记,透过身势语隐喻,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俄罗斯,了解俄罗斯民族的生活。

卡捷琳娜在鲁道夫家做客,鲁母热情地准备了鲟鱼,席间因其小儿子刀叉使用的不正确而将其训斥,这一切被卡捷琳娜看在眼里,当鲁道夫要给她夹鱼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情节映射出卡捷琳娜来自农村,对餐桌礼仪了解甚少,她怕吃鱼因不会正确使用刀叉而遭到懷疑和嘲笑,所以才撒谎说不吃鱼怕过敏及刚吃过饭,这才是观众看到这迷惑不解的原因。

(四)称谓隐喻

俄罗斯人名的全称由三部分组成,按顺序分别是名字(имя)、父称(отчество)和姓(фамилия)。例如: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Горький等。其中父称由父亲的名字加后缀构成:男人的父名加后缀-ович,-евич,-ич;女人的父名加后缀和词尾-овна,-евна,инична。父称是俄罗斯人所特有,通过父称就能知道其父亲的名字。影片中女主人公的全名叫卡捷琳娜·亚历山德罗芙娜·季霍米罗娃(Катери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Тихомирова),其中名字是卡捷琳娜,父称是亚历山德罗芙娜,姓为季霍米罗娃,卡佳父亲的名字就是亚历山大。影片中有这一情节,卡佳和柳达假扮教授的女儿宴请朋友,在迎接一位客人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对话:

—Катя.    —卡佳。

—Антон.   —安东。

—А по отчеству?  —父称呢?

—Для вас просто Антон.Отчество-для

—您叫我安东就行,父称是下属叫的。

подчиненных.

这段对话隐喻出俄罗斯人名的称谓文化。俄罗斯人相互之间的称呼由于年龄、身份或场合不同而不同。如:通常全称用于正式场合、人物介绍及各种证件中,顺序为“名+父称+姓”,也可将姓置于最前;工作中下级对上级、日常生活中晚辈对长辈、学校里学生对老师以及成年人对同辈、同级和同事中关系并不密切的人,以“名+父称”相称,表示尊敬,亦有生疏或疏远色彩;成年人对儿童、好友和熟悉的同事,或者父母对孩子,还有儿童、青少年互相之间,一般只称名字或小名;姓不能单独使用,须用在“先生”(Господин)和“小姐”“女士”或“夫人”(Госпожа)等词后面。由此可见,俄罗斯人名的使用有其特有的文化准则。

(五)人物形象隐喻

影片中有一段莫斯科交友联合会负责人与单身女青年的对话,负责人敷衍前来登记入会的姑娘,说新年后再给她打电话,她一定会竭尽全力地帮助姑娘们。姑娘们在听到拒绝后说到“Мы дети галактики…”。该句直译为“我们是银河的孩子”,这句话隐喻意义及其明显,映射出当时俄罗斯社会男女比例失调,单身男性比女性受欢迎,女性像浩瀚宇宙中的一粒石子微不足道,是社会中的小人物。

影片中三位女性(安东尼娜,卡捷琳娜,柳德米拉)的性格和遭遇极具代表性。安东尼娜温柔、善良,过着安分简单的生活,没有过高的追求,满足于现状,从自己安宁温暖的小家中汲取着幸福。她的形象象征着苏联时期妇女受传统习惯影响而产生的消极、保守的人生观。卡捷琳娜正直、倔强、真实、坚强,尽管年轻时在爱情上遭遇不幸犯下错误,但她勇于面对困境,与命运抗争,最终通过自身努力事业跟爱情上双丰收。卡捷琳娜的形象体现了苏维埃时期社会先进女性的高尚志趣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柳德米拉外表美丽、打扮时尚,性格活泼开放,她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希望在莫斯科这个“赌场”赢得一切,幻想多于现实。柳德米拉的人生观反映了当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苏联社会及苏联人民在观念上的影响,也体现出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五、总结

电影中的多模态隐喻通过多种感官借助于声音、图像等不同媒介来实现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通过对《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部影片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分析,让观众更深刻地解读到影片中所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了解其背后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孙毅.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黄苏华,等.俄语语言文化词典[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5.

〔3〕杨明天.俄语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赵秀凤.概念隐喻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J].外语研究,2011.

〔5〕代树兰.多模态话语研究的缘起与进展[J].外语学刊,2013.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