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思念

2019-11-29 08:15张育洁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汲水故园井水

张育洁

引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无论漂泊何处,思乡之情都不曾改变。故乡是一口老井,滋养着岁月;祖国是一面旗帜,牵动着人心。掬一捧泥土,让身处异国他乡的人看到那片熟悉的土地……

背在背上的井

谢云

在俯首弯腰、面向井口时,我倏地想起故园那口暌违已久也淡忘已久的井来。(采用倒叙开篇,引出了故园的那口井)

在汉语里,“井”实在是个美丽的字眼儿。对井的系念和牵挂,也是农业中国的一份朴素、挚切而恒久的感悟。井田制、庭院经济乃至村落文化,莫不惠益于井水的沾濡和滋润。正因如此,汉语里才有“饮水思源”之类的说法;也正因如此,人们才把迫不得已到外地谋生叫作“背井离乡”。那些漂泊海外的人,在远行前,也总要包藏一撮“乡井土”带在身边。在游子心中,一口故园的井,甚或只是故园井中的一点泥土,便是故园的全部。(阐释井的内涵,将乡情融入其中)

在诗人墨客笔下,“井”也一直是个惯常的意象,沉重、凄寂而哀怨,它总与乡愁和怀旧有关。台湾诗人有诗《乡愁》,起笔便是“故园那口井/竟住到我的心中来了”。井,实在是乡愁的最恰切的象征。故园的那口井滋润了游子的往昔生活,也一定在他心底孕下了怀念的根须。那根须,柔弱而坚韧,撩拨得他一夜夜做梦:梦见那幽邃的井水,梦见那缠绕在井旁的丝丝缕缕。那时候,天涯夜凉,家国路遥,而一滴故园井水,便仿佛一剂灵丹妙药,能释解他沉疴痼疾般的乡愁,也能慰藉安妥他焦渴烦躁的灵魂。(作为诗人笔下的意象,井的乡愁意味更加浓烈)

这真是再美好不过的理念,纯粹中国式的理念。(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便是在这样的理念中,梦幻般回到那井边的。它就在故园屋后,沉稳、静谧,一如许多年前那样。井旁也照例是一圈树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灌丛、藤蔓,牵牵绊绊地拥簇着那井。井里深幽的四壁用大小不一的石块砌了,零乱中显出整饬。石间罅隙里,洞天福地滋生着喜湿爱水的苔藓、青草,一年四季都绿茵茵的。或许便是因了这井边的竹树灌藤和井壁的葱郁苍翠,那水格外清冽,入口还有微微的回甜。(由上文泛说人们对井的感情,写到“我”对故园那口井的回忆)

和北方不同,故园的井没有护栏,水便长年累月地敞豁着、明朗着,映照着日月、天空、树木和汲水人的倒影;也没有辘轳,只一根竹竿,或带了丫杈的树枝,随意地斜倚在井旁竹树上,乡人谓之“井竿”。汲水时,便拿它套了桶绳,或钩了桶梁,直入井中。空桶吸满水后,会发出咕咕的声响,像人们吃罢饭时的愉快饱嗝。汲水人便面朝井底,躬俯了腰脊,交错着用双手去拨动井竿,水桶便一点点地走上来。汲水人的身子随了手上的节奏,高高低低地起伏着,仿佛是虔诚地对着水井致意。(具体描述汲水的场景,不仅画面感强,而且原汁原味地写出了乡农生活)

有时挑水的人多,需要等待。倘非锅里急着用,便都会谦和地你推我让。实在推让不过,那率先汲水的人便会自觉地将井边所有水桶一一盛满。这当儿,那些一旁等着的,便会鸡毛蒜皮地随意拉几句,没遮没拦的声音,在井口荡来撞去,鸟儿一般,也就会有几滴诗意或一截故事洒落在井里。事隔多年,正是这些朴素零星的诗意,这些一鳞半爪的故事,构成了我对那口井的所有怀念中最温馨、最动情的部分。(承接上文,继续写井边的故事,于质朴中流露出浓浓的乡情)

也有枯水的时节。枯水时节,我们这些孩子,便要早早去井边“守水”。那往往是冬天,风大而硬,凛冽砭骨。我们便会沿了井壁的石间罅隙,一节节地缩到井底,虔诚地守望着,等候着那细细弱弱的涓涓水滴渗流出来。到积得多了再一瓢瓢舀入桶里。那时,凄厉的冷风在头顶尖啸而过,井便像一只硕大的竖笛,含混地奏出些断断续续的乐音,沉闷而雄浑,极具共鸣感……(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舀水时听到的声音)

我也曾喝着那井里的水活着,像所有漂泊异乡的游子一样,执拗地怀念着那样的一口井,怀念着与那井水有关的纷纭往事。离开故园的人,心里都实实在在地“背”着一口故园的井。虽然沉滞苦重、疲惫不堪,却终究不愿放下。因为异乡没有故园的井水,而他们的灵魂,有着永远的渴意。(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年级》2014年第12期,有删改)

赏析

本文以“井”为主线,表达了游子对故园放不下的挚爱和怀念。作为乡愁的象征,井有着丰富的内涵,并牵动人心。农村的经济、文化都惠益于井水的滋润,游子的记忆中哪怕一滴井水,也能释解乡愁。文中,作者不仅解读井的精神内涵,还追忆了有关井的具体场景,比如用井竿汲水、挑水时谈笑、孩子们“守水”……结尾既呼应标题,又点明主旨,让人们一起感悟由井折射出的家国情怀,耐人寻味。

樹的记忆

瘦谷

夏天,似乎是为了寻找到一种博大无边的天地,或者是为了锻炼自己软弱的意志,一个人在烈日中远足,走在广大空旷的原野上,远远地看见一棵孤零零的树,心底里就会涌起一股潮湿的感觉。(触景生情,写出一棵树对“我”的触动)

我躺在树冠下,清凉的浓荫笼罩着我,身旁是被我散乱地扔着的行囊。树上受到惊扰的蝉在短暂的噤声之后,更加响亮地鸣唱起来。我闭上眼睛,身上的汗水正在风中飞散。我在为自己寻找借口。我是不是要听完这一曲蝉声之后,再踏上道路呢?(由一棵孤树写蝉鸣,眼前之景喧闹起来)

夏天,田野上的树有着不能被人听懂的神话般的絮语,有着令人沉醉的清凉湿润的鼻息。寂静的夏天的原野上,在树荫之中,身下是松软的草地,身旁和原野上是一朵朵盛开的红的、白的、紫的,五颜六色的花,风中有青草、有花、有土地的气息。睡倒在这样的情景之中,一个人是很难抵抗睡眠的袭击的——我几乎就要入梦了。(细描孤树旁的花草,营造美好的气氛,为梦境做铺垫)

树站在记忆中间,它的干,它的枝,它的叶,甚至它的浓荫,其上的鸟巢和鸟的鸣唱,无不成为记忆者心中难以磨灭的幻象。记忆就是这些幻象本身,这些幻象编织了令他者回味无穷的故事。而树可能还站在那个地方,或者已经消逝。我们倾听的是自己的故事,不是树的故事,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对于树的记忆。(将虚写与实写融为一体,来谈孤树记忆)

我的梦境中多次出现过一棵大树。奇怪的是,即使我醒来之后,我也不能找到我与它在时空中的距离。这是不是说,它其实就挺立在我的心灵中与我“共时”呢?如此说来,我对它而言就不是“他者”了吗?好像不,我书写出的它也许已经不在我的梦境之中。在暴风雨中,一棵长在古老城墙上的大树用尽自己全身的力气挺立着,那葳蕤的树冠上翻飞着翠绿的叶子,它的身体总是在接近脚下城墙的那一刻又奇迹般地挺立起来,充满着坚韧和固执。那些在暴风雨来临时飞回的鸟儿,它们惊惶的叫声从树上四散着渐渐小下去。后来,它们就不再惊叫了,也许在树茂密宽厚的叶子之下,鸟们安静下来。(由古树联想到古城墙上的大树,那挺立的性格和包容的胸怀就是最美的风景)

在这史无前例的暴风雨中,古老的城墙被冲刷殆尽。如果不是土墙消失后那还没有长上野草的遗址,人们就难以确认这地方还曾耸立着一道古老的城墙。在暴风雨和洪水之中,土墙已被夷为平地,但树仍然站在那里,站在土墙的遗址上,树的根须已穿过了土墙,扎到了真正的大地上。雨后蓬勃的大树在阳光中散发出清香宜人的气息。那光洁明亮的叶子迎风轻摇,其上跳跃着闪闪的光斑。鸟儿就是向着这碧绿的大树飞来的。鸟儿欢乐的叫声此起彼伏。它们童话般透明的眼睛和晶亮的雨滴难以区别,在树叶间都闪烁着动人的异彩。(通过倒塌的城墙来衬托树的顽强,又以鸟的欢畅进行烘托,通过对比来突出树的性格)

在《孟子·梁惠王下》中,孟子如是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此处之“故国”是古国的意思。但在今天,故国、故乡在远行人的眼中,则有着像一棵大树一样的形象,所以我们说“叶落归根”。(由物及理,说明故国、故乡如大树一般风雨不倒,又牵动人心)

一棵小树长成大树,必有深深地扎于大地之中的根。有根是幸福的。(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选自《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美散文·爱国情怀》,有删改)

赏析

树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生命个体,还是寄托情思的重要载体。文中,作者由眼前的树写到梦里的树,从而反映了思乡的迫切心情。在海外久居多年,祖国可好?家鄉可好?亲人可好?那魂牵梦绕的思念涌上心头,让人彻夜难眠。在写法上,本文并没有直接写爱国,却把爱国之情融入其中,最后借用孟子的话点出了“叶落归根”。是啊,一棵粗壮的树不仅拥有美丽的成长、葱绿的生命,还有埋藏在土壤里的粗壮的根。根是生命的源泉,就好比家是人的精神港湾,与每个人密不可分。

乡土情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童年对人生的影响;而在童年的记忆里,乡土又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借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等来形容“离开乡土的人”,生动地描绘出游子孤苦无助的境遇)

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株守乡井,到老没见过轮船火车,或者魂丧域外,漂泊无归的现象,早该化为陈迹。我们应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收束全文,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选自《语数外学习》2018年第10期,有删改)

赏析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乡土情结,比如父母的爱,比如草木山水,比如邻里乡情,比如悲欢离合的家史,这都是乡土给人们打下的童年烙印。文中,作者围绕乡土情结展开叙述,描写了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比如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比如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无论何种原因,乡土都是心灵的归宿。而且,作者还将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猜你喜欢
汲水故园井水
第八章 不速之客(续)
美丽的给予
井水的奥秘
李轶贤
好事近·故园之恋
品茶
人们常说“井水不犯河水”,井水和河水真的没有关系吗?
春日
日出之诗
故园芊芊芳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