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滨 王飞扬
“赋予生命的形式需要反映潜在的物理现实。建筑只有植根于建筑 的生活传统才能成长。”[1]
——西萨·佩里(Cesar Pelli)(图1)
西萨·佩里是当今建筑界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他主要以设计摩天大楼而被人熟知,曾经被《纽约时报》称为“最致力于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摩天大楼建筑师”。他最初因为对玻璃幕墙的创造性设计而声名鹊起,因其代表性作品——太平洋设计中心,而成为“银色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西萨·佩里在世界各地设计和建造了超过40栋地标性的超高层建筑[2],如纽约世界金融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马来西亚双子塔、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等。对于自己的作品,他经常强调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评断:对城市产生的贡献、设计的清晰程度、经济性以及产生的情感。他非常注重建筑的“真实性”,包括建筑的形式、功能、结构、技术等,也就是基于整个社会背景和城市环境去探讨建筑的外形与实际用途。因此,他从不把自己定义为某种单一的风格。他反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教条,但又继承了现代主义的极简风格;反对建筑中对历史文脉进行随意堆叠和套用,但又注重建筑的功能和历史文化的融合。
对于西萨·佩里来说,追求建筑的真实性,就是要让建筑既能满足本质功能,又能符合其城市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而不是单纯地对传统进行模仿。他的作品“有受蒙特里安( P.M0ndrian)风格派(De Stijl)的现代艺术影响,有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的构造精神,有沙里宁的结构立场,也有路易斯·康(L.Kahn)的主从空间意识。他讲究文脉,但言语不僵,也不程式化。”[3]
西萨·佩里是一位不惧挑战并且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设计师,总能在面对问题时保持客观和冷静。他始终坚持自我,坚持从时代的需求和文化精神中汲取养分,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并将其赋予到他的建筑和设计中去。在1998年马来西亚双子塔建成之初,当时的委员会要求建造两个有高差的塔,但是他通过正确评析后,决定建造相同高度的双塔。最终,为马来西亚创造了一座21世纪的“巨星”,同时也为西萨·佩里带来了更高的国际声誉。他经常把自己比作“园丁”,希望对待建筑也像园丁对待植物一样,需要充分地思考建筑最为适合的环境。他认为“尽可能合适地对每个建筑问题做出反应是建筑师的责任”[4],并力求将所做的建筑作品都当作一件艺术品来完成。
图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西萨·佩里的整个职业生涯留下了许多作品,例如,1988年,纽约世界金融中心;1996年,马来西亚双子塔;2001年,NHK 大阪广播中心;2001年,大阪历史博物馆;2004年,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图2);2004年,意大利加里巴尔迪新门(图3);2009年,北京世界金融中心;2009年,拉斯维加斯ARIA 度假娱乐酒店;2011年,太平洋设计中心;2018年,旧金山salesforce 大楼及交通枢纽等。他也因为其卓越的设计荣获了许多著名的国际奖项:1991年,被美国建筑师协会评为“当今美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1995年,荣获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2004年,设计的马来西亚双子塔获得阿迦汗建筑奖;2012年,荣获阿根廷Konex de Brillante 奖。
图3 意大利加里巴尔迪新门
西萨·佩里1926年10月出生于阿根廷图库曼,17岁时进入图库曼国立大学学习建筑学。起初,他做了一些与建筑相关的形式设计,但没有对他的职业生涯产生过多的影响。在之后的学习生涯中,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将现代主义的思想带入学校,同时他也在这段时期设计了许多学校、车站、医院等建筑。这些案例让他明白建筑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使他意识到能够通过设计改善大众的生活条件,这奠定了他成为建筑师的基础。1949年大学毕业后,他便主要着手设计低成本住宅项目。1952年,他搬到美国,进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建筑学院学习,于1954年取得了建筑学理论硕士学位。随后,他进入著名建筑师艾罗·沙里宁的事务所工作,沙里宁是“一个将高度技术与诗意相结合的建筑师,作品带有雕塑的特性。”[5]他在那里工作了10年之久,担任了许多大型项目设计的负责人,如耶鲁大学摩尔斯学院与斯泰尔斯学院、肯尼迪机场TWA候机楼项目等。在此期间,他深受沙里宁的影响。
1964年,西萨·佩里成为洛杉矶DMJM 设计事务所的设计总监。1968年,他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洛杉矶GA(Gruen Associates)设计事务所,并于1975年在加州洛杉矶设计完成了他的第一座标志性建筑——“蓝鲸”。这座建筑的造型设计十分大胆,它拥有不规则的外部轮廓、蓝色的玻璃幕墙,仿佛一座“蓝色雕塑”,并且在其功能上也没有作出退让。1977年,西萨·佩里被耶鲁大学建筑学院聘任为院长,并从事教学工作。同年,已经51岁的他,在纽黑文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建筑事务所Pelli Clarke Pelli,从此开始了摩天大楼设计的职业生涯。
作为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西萨·佩里在执教期间开始强调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和建筑学院在建筑学思想领域的主导性。他为学生编辑停刊许久的建筑期刊——《透视》,使其重新带来学术声望,同时还为社会公众编辑发行了新的刊物,对学生的设计作品和校园活动进行记录,并亲自重新设计了学院的盾牌。他创立的建筑事务所也为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的校友提供了许多机会。他曾经说,自己最想做的事就是教学和写作,并在1999年出版了《观察——致年轻建筑师》一书被誉为“建筑学者必读书籍”之一。1984年,他辞去院长一职,但仍然留校任教。
西萨·佩里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设计的纽约世界金融中心已经逐渐形成独特的设计理念,那就是,往前看,联系历史;往后看,跟随时代。在这10年里,佩里将历史文脉作为建筑设计的形式表达,将时代背景与文化融合,让每一座建筑都能表达自身的个性。90年代中期,他以城市为背景的建筑设计与现代技术元素融合,在建筑中出现了许多抽象的水晶玻璃形式,建筑物表面材质也开始使用轻质的薄石板贴面。1996年,他设计的马来西亚双子塔成为吉隆坡城市象征,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曾于2004年荣获阿迦汗建筑奖。进入21世纪后,西萨·佩里虽已年近古稀,但他又接连设计了大阪国立美术馆、康涅狄格州科学中心、旧金山Salesforce Tower 等著名建筑(图4)。其 中,Salesforce Tower 在2019年被评为“全球最佳高层建筑”。2019年7月19日,时年92岁的西萨·佩里在美国纽黑文去世。
图4 旧金山Salesforce Tower
西萨·佩里从不专注于某种单一的设计风格,无论一个建筑有多美,他始终对它持有质疑,他执着于找寻建筑和城市最为适合的关系。他“既没有对国际式风格大加赞赏,也没有为后现代主义摇旗呐喊”[6]。在现代主义遭到诟病之后,后现代主义又缺乏形式和功能的清晰表达,同样的风格被随意滥用和复制,建筑形式风格与城市背景脱离。正如西萨·佩里所说,“今天,我们已几乎摆脱了教条,但却失去了评价我们建筑的标准,失去了建筑立法的坚实基础。”[7]这种现象更像是对当时建筑环境的逃避。因此,在他设计的过程中,他极力寻找建筑的真实性,从建筑的形象、内涵出发,让当代建筑设计走向诗意。相对于现代主义的冷酷、教条,西萨·佩里的城市建筑的风格更像是“温柔的现代主义”,他始终坚持“制约条件下寻求最适宜的建筑表现而又有所创新”[8]。在他设计的建筑项目中,他将建筑自身的价值表达作为首先思考的问题,避免主观狭隘的建筑观点,将客观条件最大化,也就是建筑设计的目的及存在社会条件,而不单单是简单的形式主义模仿。
在西萨·佩里看来,现代建筑的“雏形”是1851年的“水晶宫”。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师对现代建筑的观点还停留在功能、实用的基础之上,每一个时代的建筑都避免不了充当时代的“说客”。他会被大大小小的项目所吸引,认为每个时代都具有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审美价值,这种审美观念和价值就是人们审美观念通过竞争、分析和批评之后的结果。对前人思想的肯定,使他能够容纳并获取更多前人的经验,也使自己的创作思路不受局限。但是,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也时刻需要保持理智,否则也会不可避免地开始模仿复制。在寻求建筑独立个性的同时,西萨·佩里在历史的资料中探索,但是他没有随意地将历史的形象附加在任何一个新建筑之上。
城市的更新和变迁、建筑理念的创新、技术的提高等诸多因素,都是新建筑在设计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9世纪,在工业革命造成城市过度工业化的背景下,出现了一种折衷主义,但是折衷主义过度逃避现实,片面地复兴传统形式,并没有对城市的变革发展作出长远思考。西萨·佩里认为,建筑需要实现其本身的价值,任何一个建筑师都不能将自己喜欢的某种形式强加到建筑中去。他提倡建筑师应该起到一种“引导”作用,从建筑的“真实性”出发,将建筑建设成一座美观、有活力的大厦。而建筑的“真实性”也无法避免对形式和功能的探讨,建筑的形式设计应该是对建筑的真实反映,比如,能达到什么样的建筑美感,同时建筑结构、形式与城市环境之间就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但是,“建筑美是客观存在的,而其法则是复杂与动态的。”[9]因此,将建筑与城市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历史文脉相协调,就成为了他的一种追求。“尊重地域本土文化,对传统‘词汇’‘符号’要进行裂变、有选择地加以抽象、概括、提炼、简化繁锁细节,使之‘现代化’”[10]。文脉更多的是从历史和本土文化中得以体现,文脉通过建筑的形式在传统、现代和未来的概念下传承,建筑与城市的联系性也就不会变得模糊,也使时代和历史的必然因素与建筑美形成连续的统一。
在当今国际化发展的潮流下,建筑中的文脉与环境的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城市,或者单独某一个建筑本身,这是所有建筑设计师应当共同努力去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从建筑设计的本质来看,它是一个群体性的工作,而不是个人或者小团体的独作。西萨·佩里曾说过:“危险的是著名的建筑师们不断想方设法胜过别人,而地方建筑师不珍惜自身的传统和遗产去制造二次的仿制品。”[11]因此,在他看来,建筑作品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膜拜,也不是折衷主义的对传统形式的隐喻,而是应当把建筑所身处的环境和历史文脉作为建筑设计探索的必要条件,让建筑体现出对城市的尊重和强烈的历史感,避免建筑对历史的粗浅认识,促成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对话。
项目名称:马来西亚双子塔(Petronas Twin Towers)
建成时间:1996年
地址:马来西亚吉隆坡城市中心
双子塔是西萨·佩里的代表作品之一,又叫“国家石油大厦”,由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投资建设,是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标志性建筑(图5)。该建筑位于市中心区域,并在1998年到2004年间都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建筑的记录。整个大厦设计采用双塔结构,更像是两座蓄势待发的银色火箭,象征着21世纪国际大都市的崛起。在设计阶段,西萨·佩里和他的团队做了大量的实践模型(图6)。从它建成的那一刻开始,世界上其他的高层建筑全都黯然失色。从平面上看,双子塔是由两个正方形旋转组合而成,更像是八边星形,棱角中间用圆形加以组合(图7)。两座主楼由底部四层裙房相连,共有88层、总高452米,建筑面积约21.8万平方米,“在建成后已超过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而获得当时最高建筑的桂冠,这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不甘落后的思想”[12]。整栋大楼内部包含大约74.32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和13.94万平方米的购物和娱乐空间,其中包括多媒体会议室、音乐厅、石油博物馆、原油勘探信息中心等。两座塔楼的建造完全相同,每座建筑周边由16根直径2.4米的高强度混凝土柱子围合而成,建筑内部设有两座电梯厅,共有24部电梯。“在不同停站方式的电梯停靠的楼层,墙和地面采取不同的颜色,以加强方向的识别性。摩天楼中央大厅的内墙装修采用浅色马来西亚木材嵌在不锈钢的格网内。”[13]建筑外部由玻璃幕墙和不锈钢复合材料构成,整栋建筑共分为五段并逐渐向内收缩,在顶部设有高达73.6米的塔型封顶,更像是古代的佛塔,也让建筑显得更加修长。
图5 马来西亚双子塔
图6 马来西亚双子塔设计实践模型
图7 马来西亚双子塔平面设计示意图
在两栋建筑的41层- 42层架设了一座人字形空中过桥,被称作“空中之门”(图8),方便两座楼宇之间进行沟通连接,增加其建筑的连通性。空中过桥总长58.4米,宽度为5米,高度为9米,过桥两边的玻璃幕墙保障了通行的安全性。过桥两端是连接双塔的空中门厅,下部设有“人”字形的支撑结构,增强了建筑原有的强度。这座空中过桥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的过街天桥。位于整栋大厦86 层的是大厦的观景台,可以在370 米的高度俯瞰吉隆坡整座城市,成为这座现代化城市繁荣的象征。
马来西亚自身的伊斯兰文化背景,也赋予了双子塔独特的个性,其与伊斯兰文化相符合,建筑外形与伊斯兰几何结构契合,彰显东西方文化的联系性。其中,伊斯兰风格在建筑的第五层也有体现,设置了代表伊斯兰传统的五根柱子。但是,西萨·佩里并没有对马来西亚传统进行随意堆砌,正如“‘今天’并不是对‘昨天’风格的延续,而是发展的传统。”[14]
图8 “空中之门”
西萨·佩里将马来西亚的地域文化、城市发展背景以及实际需求相结合,突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双子塔整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都在避免受到建筑师的主观思维的影响。西萨·佩里紧紧抓住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整体出发,创造出了符合社会环境的建筑语言,这样既能够使双子塔符合吉隆坡城市发展的需要,又能在文化上符合整个国家的信仰。从建筑外形上,高耸入云的塔型结构,也符合委托者赋予建筑的经济内涵,让建筑与整个城市形成默契的联系。
作为“银色”高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赋予了玻璃幕墙新的灵魂。作为空间艺术,从整个城市角度来看,双子塔加强了城市的中心意识,完善了整个城市的空间序列。从建筑本身来看,蓝色的玻璃幕墙、银白色的建筑表皮、几何造型的外立面,让建筑看起来更加简洁,形成独特的光影关系,更能表达出一种特有的精神诉求。双子塔独具高大的建筑形象,也让它与未来形成一种微妙的关系。为了保证建筑体系不仅与当下也能够与未来协调,建筑的材料也应该符合人们对未来发展的预想。同时,还必须防止因为自然气候等外部因素造成建筑不必要的损伤。双子塔在建造方法上采用了许多革新的技术措施,其建筑本身应用了能够自我修复的建筑材料,从而保证了建筑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创造了一个时代“新的传统。”
独特的外形表达,让双子塔的建筑美与吉隆坡特定的环境美形成一种辩证的关系。在思想上,西萨·佩里希望通过这样的建筑美学范式,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同时也树立了一个时代的象征性标杆。正如我国古代造园大师计成提到的“因地制宜”思想一样,建筑也应该在表达城市的个性的基础上,还能够对该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进行转喻和释义。双子塔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变迁,不仅体现了吉隆坡经济繁荣时期的主题,还是建筑对时代的呼应。
建筑的最终归宿在哪儿,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人们对于建筑的哲学探求却从未停歇。正如“建筑设计已经不单单局限在建筑本身,而是包含更多内涵,与其周边事物发生着作用与被作用的相互关系,这个观点已经渐渐被大多数建筑师甚至是大众所接受”[15]。建筑设计是一个开放的思维模式,它不是对历史盲目延续的跟风者,也不是要充当时代的耀眼“花瓶”,而是在整个时代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对于当下的建筑设计,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上标签,任何一个时代中的优秀作品,在刚出现时也不可避免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因此,建筑需要时间的沉淀。西萨·佩里将“真实性”作为对建筑环境和文脉的呼应,没有将自己的建筑固定在某种程式下,也没有大肆鼓吹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在一种矛盾的发展中,不断批判、不断探索着前行。西萨·佩里不断巩固与发展“建筑是文脉与环境的融合”的设计哲学,正如有评论所说:“作为一名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应始终保持清醒的环境整体意识,致力于寻求建筑与环境的共生是非常重要的”。[16]今天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必然为后世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带来一定的经验,他们也一定更加具有开阔的设计视野,但是,他们也应当同样具备社会责任和使命,这样的责任和使命会让建筑师不断在设计哲学和设计方法上寻找突破,而不是在一个刻板、保守的“绝佳位置”一成不变。(本文作者江滨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科带头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飞扬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
图片来源:图1— 图8依据相关国内、国外参考资料调整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