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帅通 常志生
(河北省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我国土建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工程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混凝土是土建施工中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良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建筑企业想要在行业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革新自己的建筑技术,科学管理自身的施工技术,保障工程整体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率和行业内的好评率。科学优化管理土建施工技术,保障施工技术要点可以提供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并降低工程的建筑成本。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一个中要点步骤就是制作混凝土,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是准备好原材料并合理配置。沙石、水泥和水是混凝土制作的基本原材料,作为混凝土制作的必备材料,水能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确保其搅拌性能。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忽视水的情况,不注意水质,而不合格的水却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混凝土所用的水不能为天然水,通常需要较高的洁净度,否者,混凝土会因水中存在较多的杂质或金属离子而改变性能。比如混凝土采用污水时,就会改变其凝结过程而对整体性质产生影响,特别是废水中含有的盐离子会将结构中的钢筋等部件腐蚀,是建筑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首先,在装载混凝土之前,卡车罐内的水应排净,以免混入物料中。此外,它还影响混凝土的原配合比。其次,卸料前,运输车需要对罐进行快速有效的操作。均匀旋转搅拌应持续25 秒以上。然后卸载。如果混凝土坍落度大,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并做好试验。试验,准确记录结果,停止快速旋转搅拌之后,可以执行泵送操作。最后,凝固油罐车运至施工区域。
混凝土的浇筑直接影响到土建工程施工水平和质量,为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含量,在浇筑施工时,应对浇筑的稳定性和速度进行严格控制,要保持连续浇筑,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必须一次完成,避免浇筑裂缝的出现而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此外,制作完成的混凝土应尽快进行浇筑使用,否则,长时间的防止可能会降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浇筑前,技术人员要检测混凝土,保障混凝土使用前的搅拌质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模板结构和钢筋结构也会对浇筑质量形成影响,要严格根据标准程序实施浇筑和振捣。在浇筑高层建筑用混凝土时,还要注意混凝土的运输,需确保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运输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沉淀可能导致不同的上下层密度,这就需要采取振捣操作,保证混凝土构件的均匀固化。
混凝土按照一定比例标准进行配比之后,需要加以充分地搅拌,其搅拌的规范与均匀程度,直接影响着土建工程的稳定性。所以,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技术:首先,检验混凝土的水灰比是否合格。在施工之前,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测量混凝土的砂石、水泥、石灰等材料的使用量,对混凝土拌合料与料的坍落度进行考核,以规避混凝土发生坍落的风险隐患。其次,混凝土如需运输车的运送,搅拌时间应多于30 秒时间,倘若混凝土的级别在C50 级以上,应掺合膨胀剂、防水剂,并将搅拌的时间适时延长。
振捣技术是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技术。通常,使用振捣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振捣操作,不仅能够节省人工时间,而且也可提高振捣的效率。但在该过程中,需注意几方面。首先,注意对混凝土的上部进行充分的振捣,确保密实度符合要求。为达到这一目的,工作人员可根据混凝土泵送的自然坡度,在每个浇筑带上放置3~4 个振捣器,同时混凝土的卸料点在各个振捣器的1.5~2 米内设置。基于此,可充分保证混凝土上部得到充分的振捣。其次,振捣操作中,工作人员需密切观察振捣点是否有泛浆、气泡等问题出现。再次,振捣工作应持续进行、不间断,时间维持在30 秒以上,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振捣。最后,振捣速度应均匀,遵循“快速落和慢拔起”的原则进行。
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混凝土会进行固化作用,其中固化作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减少热量短期爆发对于土建工程的破坏,工程往往会出现开裂等情况,所以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还必须要进行混凝土养护,通常我们采用的养护技术有标准养护、自然养护和热养护等手段,具体的土建施工混凝土养护中要根据实际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养护技术。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通常需要进行不低于12 小时的覆膜或者盖草养护工作,此外还需要进行浇水已避免混凝土固化作用产生的大量热量对于混凝土浇筑效果的影响。
混凝土已经成为土建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理想的性能是符合多种强度的施工要求。为提升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把握好技术要点,保证各个环节施工质量来发挥混凝土自身优势,提升土建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