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姿云 杨勇 张晓鹏
1.青岛谱尼测试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2.青岛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3.中谱安信(青岛)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目前人们对食品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凭借着自身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分辨率大的优势广泛使用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的显著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使用的同时,可以加大创新,完善仪器检测,提高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使用率。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具备速度快、灵敏度高、应用范围极广等一系列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液体的流动性,液体经过色谱柱的同时受到阻力的影响,会进一步的加快液体的流动速度。与此同时,需要进行施加高压。这样能够全面提高待测样品的检测速度,甚至有的样品在检测过程中只需三分钟,它的检测速度极快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离过程中,和气相色谱相比,分离效果也高出几十倍。
近年来,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它加剧了食品检测的困难。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需要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充分发挥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优势,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进行食品检测过程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满足人们对安全绿色食品的需求[1]。
食品添加剂除了小部分为天然成分,绝大多数是人工合成的复杂化合物,主要有防腐、保持食品颜色鲜亮、改善食品味道和保鲜等作用。天然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但是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大多数有毒害作用,如果不对用量和种类加以限制,往往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进行检测,从而使企业正确把握添加剂用量,在保证食品美味可口和质量的同时,维护人体健康。人们对当初的三鹿奶粉事件、红心鸭蛋事件等非常熟悉,不法商家向食品中加入三聚氰胺、苏丹红、碱性橙等非法添加剂,这些毒性添加剂对人体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危害。现在,随着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和食品安全法的完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相对应的国家检测标准已经建立,如GB/T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GB/T19681-200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因检测技术成熟、检测精度高、效率快等优点,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2]。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了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农作物的快速增长,人们会使用农药提高农作物的速度,避免农作物产生病虫害,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会出现农药残留。对于农药来说,它们都属于化学物质,一般的都是有机化合物,具备较高的极性特点,如果人体使用会给人的健康产生不可避免的损害,在进行农药监测过程中,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左手用的农产品,添加的农药残留含量进行分析。常见的有杀虫剂、抗生素、寄生虫类等药物这种,在进行检测过程中,可以使用HPLC荧光测定技术,实现兽药残留的全面分析。如果在进行兽药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是传统的检测方法,无法准。测出兽药残留的含量,而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对兽药残留进行分析,实现快速检测[3]。
很多食物普遍存有不同种类的霉菌毒素,常见的有黄曲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各种毒素,如果食品发生霉变,不仅会给食品加工企业产生重大的经济损失,如果被人误食用,还会造成急性或者是慢性中毒,诱发癌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对霉菌毒素进行检测,在进行检测过程中对待测样品,添加适量的碘衍生剂做好衍生测试,对其进行色谱的对比分析,能准确地测定出毒素的含量。
通常情况下,对于食品加工企业来说,他们都离不开食品抗氧化剂,有些食品如果和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无法确保食物的品质,这时食物的保质期和稳定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可以在食品添加剂加工过程添加必要的抗氧化剂,能够阻止食品和氧气的直接接触,提高食物的保质期。然而,为了确保人体的身体健康,在进行食物抗氧化剂添加过程中,必须要对含量进行把控,不能添加过高,不然会对人体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害,这时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抗氧化剂进行检测。
(1)糖类检测。在进行糖类检测时,由于其自身的易溶性以及还原性等,无法准确地进行数据检测,通过此技术可以检测食物之中的糖类化合物,从而更好地检测其中糖类物质的品质。
(2)氨基酸检测。氨基酸所含蛋白质以及酶的易变性使得检测比较难以判断,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敏锐性以及流动相范畴恰好符合氨基酸检测的需要。
(3)维生素检测。以往检测维生素都是先进行提炼再进行检测,大大降低了检测的效果与速度。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比较抗干扰,可以更好地进行食品中的维生素检测。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健康愈加重视,所以对食品安全进行科学检测是十分重要的。液相色谱技术是在生物化学领域广泛应用的科技手段,主要用于混合物分离,是一种极其高效和快速的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日益引起人民重视,在食品安全和营养指标检测中也得到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