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其顺 苏 英
(山东省宁津县水利局, 山东 宁津 253400)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非常复杂,施工技术也十分繁琐,在这里若是不能加以特别注意就可能产生渗漏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工程的运用效果。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还需要加强施工的有效性,关注施工要点,争取可以做好施工措施的运用,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渗漏事故的发生。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就是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图纸变为现实的一个过程。水利水电工程自身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不管是在经济生产还是在抗涝防旱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实际的情况却是,水利水电工程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就要数渗漏问题了,这不但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使用,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施工阶段的防渗工作,合理地运用各种防渗技术对工程进行处理,提高工程的防渗性能以及整体的质量。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是首要工作,有了设计才有后续的施工,前期设计与工程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防渗效果也可以在设计中直接体现出来。若是设计结构存在问题自然会对整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导致渗漏的情况。在前期的准备阶段,一些设计者未按照实际情况确定设计,未关注实际地形地势特点,未考虑到天气因素和人为使用因素,自然无法做好设计的充足准备,也难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也不能有效避免因为设计上产生的缺陷而造成的渗漏问题。
工程项目开展周边的地理环境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问题,潮湿的气候会给水利水电项目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防渗漏施工阶段,受到外界振动、气候环境造成的影响可能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变形缝。变形缝一般会以蜂窝或麻面的形式出现,而这也会加大渗水的可能性。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会使用很多年,但是年限越久建筑材料的结构和材料同时可能发生老化的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出现裂缝,若是长期如此渗漏问题也会更加严重。建筑结构发生形变是常见现象,造成形变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在连续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员施工问题或者施工单位自己的疏忽都可能会出现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的情况,这样就在无形中埋下问题隐患,从而引发渗漏问题。
在防渗施工技术中,防渗墙技术比较常见,它有着耐久性强、施工成本比较低、墙体厚度相对小以及渗透系数低等特点。把土体和水泥混合搅拌成土桩并把其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防渗墙,这是运用深层搅拌法实现的成墙技术,它施工方便、效果显著且成本低。另一种技术是射水法成墙,它被应用到了洪涝灾害中,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它是通过造孔机喷射出比较高速的水流,打出孔槽然后进行混凝土灌注组成比较薄的防渗墙。另外,还有几种防渗技术也非常实用,例如:链斗法成墙和薄型抓斗法成墙技术等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产生的作用非常重要。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通过对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减少工程施工成本,使工程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在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来进行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必须要对孔的位置进行合理布置,然后再采用专门的打孔设备来进行打孔,打出所有孔洞后,再将高压喷射管放置到孔洞中进行高压喷射灌浆施工。在高压喷射灌浆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循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实际施工要求,确保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效果,使地基的防渗漏能力得到有效增强,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整体质量。
卵砾石层的防渗透帷幕灌浆方法主要使用的是黏土的土质,然后需要在其中加入一些水泥,争取将两者进行充分的搅拌之后在进行灌注。卵砾石层非常可能因为地质因素受到影响和限制,因此浆液不能很好控制,在浆液的量上也无法控制。为了能够有效达到防渗漏的标准就可以在实际工程施工中使用多排的灌浆孔,一般都是从三排开始。此种防渗墙技术的使用不是非常多,但是效果明显还需要做好后续的工作,防渗墙技术也在逐步成熟,成为灌浆作业一种补充的手段,起到内外兼顾的作用。
链斗墙防渗施工技术对于降低渗漏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有着较高的作用。在施工操作阶段,需要使用链斗式的开槽机进行施工作业,并通过机器的运转进行链斗取土作业。在完成取土操作后,按照规定的倾斜角度将排桩放置在内,并使用开槽机挖掘来将内部构造处理妥当。完成沟槽处理后,需要对沟槽的深度和宽度进行分析和检查。其宽度应当控制在十米以上但不超过十五米,而深度的控制应当为五十米以下但不低于十六米。当完成沟槽处理后,需要使用砾石、砂土以及粘土来进行填埋处理。
综上所述,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是保障工程项目更好运用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对渗漏的原因作出分析,并且重点把握工程建设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防渗漏的诸多要点,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应的方法,不断的强化水利水电工程的运用,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