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罡
贵州中佳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贵州黔南州 551200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以及高强度人类活动,土壤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中重要的物质基础,受污染的比例不断扩大,土壤质量的持续恶化,已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随着国家水、气、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提出,土壤污染特别是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目前全国各地虽已陆续开展土壤监测工作,但由于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少,因此,在土壤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全过程质量控制关系着土壤样品监测结果的准确与否,也关系着选择何种有效方法进行修复治理[1]。
制备时要保证样品化学成份不发生变化,不被外界污染,同时,不能混淆编号。样品制备实验室要设置风干室与磨样室,风干室应背阳、通风性好、干净、没有挥发性化学物质。制备样品时应由2人共同操作,结束后要做好信息记录。
样品流转包括运输、交接、保存三大环节,运输环节需对样品做好充足的保护准备以防止样品被玷污或受影响:(1)对光线敏感的样品采用避光器皿进行保存或包装;(2)易挥发及易分解的样品则采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低温保存,全程温控;(3)其他样品则采用相对应保存方式。在样品交接环节交接人员与移送人员必须对样品进行清点核对,必要时,可进行拍照或录像留证,并在交接单上签字[2]。
受到土壤复杂性与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土壤内不同的污染物形态存在复杂性与多样性,生理活性与毒性差异较大。
利用实验室内控措施,降低随机误差,避免过失误差。还能有效监测检测过程在不在受控状态,也能对实验期间的各种质量变化问题进行核查,从而提高实验室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样品分析全过程主要由人员、分析方法、方法的操作与理解、试剂配置、仪器校正与调整、数据记录等组成。
土壤监测质控措施包含了全程序空白、标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等,而目前67个土壤监测项目可供参考的方法依据里的质控措施不一致。例如,《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22105.1—2008)中规定了全程序空白至少2个,缺少浓度要求,精密度要求是相对偏差≤12%,准确度要求是相对误差≤5%;《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680—2013)中规定了全程序空白至少2个,浓度要求低于测定下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要求只有每批次个数的规定,缺少相对偏差和相对误差的要求。2种标准方法对于选择原子荧光法测定汞的质控要求不一致,后期技术评估更无法统一[3]。
各标准方法中对于平行双样的定义和相关要求也各异。有的标准要求每批次(<10个)或每10个样品至少10%的样品做重复消解步骤,但无相对偏差要求,如《HJ680—2013》;有的标准要求每批(最多20个)应做平行样,但对具体比例无明确说明,如《土壤和沉积物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835—2017);有的标准有相对偏差要求,但对频次等无明确要求,如《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T22105.2—2008);还有的标准则给出了不同范围内的相对偏差要求,如《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HJ613—2011)、《土壤和沉积物无机元素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HJ780—2015)等。
方法标准的分散性和时间性无法满足目前土壤背景点监测分析的需求。2018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中规定了67个土壤监测项目,其中理化4项、无机61项、有机2项。这67个项目目前可依据的方法标准包含了国家标准、环境监测行业标准,也有农业、林业、地质标准等,而多数无机元素的测定只有参考文献,并无现行标准,因此,依据不同的行业标准来分析全国2500个土壤背景点的环境质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从上至下推行各级土壤质量环境监测体系,修订完善地区、市县级的土壤环境监测标准,主力打造市级土壤环境监测站的骨干站点,完善县级环境监测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监测第一战线基础,做好对基层监测机构的资金支持,设立专项,建立长效机制,让资金落到土壤监测的实处;加强对基层监测机构的人员培训和专业素质提升,引入高端人才投入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工作中去,丰富现有工作人员培训渠道,使土壤监测队伍更加专业化。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国环保部有序打造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已经建立了覆盖重点区域、主要环境要素、污染源的环境监测体系,构建了国家→省→市→县分层分级、逐层递进的管理体系。在全国组织设置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并于2016年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了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目标和策略,全力控制土壤污染,改善土壤质量。
国家对于土壤环境的监测越来越重视,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必须对土壤环境监测给予高度的重视,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来开展土壤监测工作。无论是监测单位还是监测工作人员,都要提高质量控制意识,深刻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每一个阶段的每一个环境,都将质量控制的理念贯穿其中,力求获得准确、全面、有效、可靠的检测数据结果,为国家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技术研究、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