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
淄博明光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400
石油化工设备经常处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工作,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其零部件会出现磨损,断裂、变形等情况。目前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缺乏完善的设备管理机制,忽视了设备的维修管理,导致设备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保养和修理,从而破坏了设备本身的平衡性,致使其安全性、持续性及效率都明显下降。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要采取的维修方式是事后维修或定期维修,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事后维修模式导致的维修不足和定期维修模式引起的维修过剩都已无法满足设备维修的需求,且事后维修模式是被动的,其效率较低,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应根据设备的故障特征和规律构建多元化的设备维修方式,对设备进行维修管理[1]。
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是由专业人员操作,因此,员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设备使用的效果。目前,一些化工企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合格导致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且仍有大部分企业的检查维修依靠人员的传统经验、感官等方式进行,但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工作环境的需求,甚至由于维修人员的判断失误降低了设备维修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对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
设备配件选择不正确也是石油化工设备维修中常常出现的一大问题,许多设备维修人员在设备维修时会忽略新零件的质量,更不会关注配件选择的型号与设备是否匹配,因此,经常会存在错用配件、垫片使用不当等的现象,且大多数维修人员都会更注重大零件的维修,对设备的小部件有所疏忽,这些问题会导致设备运转不稳定、零件磨损等现象。
由于许多企业维修人员并没有真正把握石油化工设备的运作机理,导致当石油化工设备出现故障时,其无法准确地分析故障产生的根本性原因,从而影响设备维修的效率,更有甚者,没有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直接对其进行拆卸和维修,致使石油化工设备的旧故障没有解决,又产生新的故障。如某企业的柴油发电机出现动力不足无法进行正常工作,维修人员在没有确定故障产生的原因的情况下对PT喷油泵进行拆卸分解,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最后发现设备动力不足的原因是柴油内部杂质过多引起的,而喷油泵的不合理拆卸反而降低了其使用寿命[2]。
石油化工企业要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要鼓励维修人员参与其中,借助多种培训方式不断完善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检修人员在培训后可以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设备运行的基本原理,在设备维修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全新的维修方式,找到出现故障的根本原因并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维修方式,保证设备维修的质量,进而为设备的平稳运行提供更好的条件。
为更好地保证零件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维修人员要充分了解并掌握设备运行的基本原理,能够科学分析设备运行中容易出现的故障问题,找到出现故障的根本原因,进而选择高质量且符合设备运行要求的零件。在选择零件的过程中需关注是否与设备相匹配,避免发生错用等问题。应避免为了降低成本投入随意拆卸或更换成套零件的现象。若成套的零件出现故障,则必须要对整套零件进行全面更换,这样才能降低设备运行故障率,更好地保证设备运行的质量。
细节是影响设备维修质量和维修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做好设备的细节维修工作。维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对小零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及时更换,应从细节入手提高设备运行的质量。设备维修时还应对设备的注意事项进行全面分析,防止由于不良操作而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在设备维修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清洗及保养的效果,从而保证设备高效运行。
由于化工设备和岗位设置具有较为显著的特殊性,很多石油化工设备与其他设备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甚至一台机器的运转与很多设备的运行都有非常大的关联性。若其中的某台设备出现问题,其他设备的运行状态也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务必重视设备的巡检工作,它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隐患问题。因为化工企业生产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危险性也相对较强。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维修人员应对设备运行状态予以全面了解,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巡检中应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发现问题后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加以解决,以推动化工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3]。
总而言之,我国石油化工设备维修行业起步时间较晚,所以发展尚不完善,维修方法、观念、零部件使用方面都存在着各种问题,技术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是产生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所以,有必要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从维修人员出发,进行自我规范,提高及时发现处理故障的能力,避免因技术人员能力意识不强造成的零件使用错误、零件拆卸错误等问题。维修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养、对设备的检测,对设备问题进行科学检测,定期维修保养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设备的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