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兴
在中国,有一种标志出生年份的民俗,称为“十二生肖”或“十二属相”。这是一种由干支纪年演化出来的特殊动物纪年法。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其排列方式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十二属相以寅为虎。虎是自然界中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亚洲陆地上最强的食肉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虎”形艺术作品出现。
对于中国百姓而言,虎与人的关系更为亲近,虎图形出现的频率更多,形成特定的文化现象——虎文化。虎是雄强威武的象征,人景仰它的神威、诡谲和机灵,祈求获得勇气、消灭灾难。原始社会时期,表现虎的艺术作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猎虎”和“虎产子”为内容的原始虎岩画,另一类是图腾。部落氏族曾以虎作为图腾,即将虎视为本部落的祖先或者保护神。由于当时表达能力和造型能力有限,在造型上釆用平面造型方法,呈现出简单稚朴的风格,反映出此时某种幼稚的想像、信仰和美好愿望。在夏商周时期,虎元素大量存在于青铜器中。在青铜器中,用虎等动物形象造型的这类器物称之为仿生动物形器。例如虎噬人卣,卣身为虎噬人造型,虎竖耳张口,呈蹲坐式,怀中男子的头部置于虎口中,整体造型既奇特又生动。饰虎青铜器数量也十分庞大,例如鸟纽兽纹高足敦、曾侯己墓的青铜编钟等。秦汉时期虎元素多运用于画像石、画像砖中。画像石(砖)的虎造型常以曲线勾勒,强调虎的形体和动态特征。例如画像砖中的“走虎”平稳劲健,用几笔简单线条,勾勒出虎步熊腰的步态美。“射虎”手法夸张、质朴古拙、气韵生功,仅用简单的线条将虎张口翘尾、起立作捕人状的动态表现出来,既表现出老虎的凶猛,又能表现出射虎人的勇敢聪明。隋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虎元素运用是生肖俑。例如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虎俑,采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圆头立耳的形象,给人憨实之感,其造型粗犷。宋元时期,在各个时期出现过的虎元素,在这个时期均有发现,例如饰虎器物、武士虎形护具、四神元素壁画等。其中最具时代代表性的是虎枕,如博物馆的青白釉瓷虎枕,枕面下塑制一只猛虎,龇牙瞪目。明清时期,在宫廷中,虎元素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朝服纹饰上,明代武官三品为虎纹,清代武官四品为虎纹。在民间以艾虎五毒为题材的工艺品在端午节出现。
传统虎元素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二维的表现形式和三维的表现形式。二维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有图腾、虎壁画、虎绘画、虎年画、虎剪纸、虎刺绣图形、虎服饰图形、虎织锦图形、虎印染花布图形、虎陶瓷图形等。虎画,如张僧繇的《吴主格虎图》取材于《三国志》孙权射虎事。唐代卢楞伽的《六尊者像册》,其中有降龙伏虎图。虎年画,民间年画中的虎画多出于祭祀、求吉、审美的需要。虎是神的化身,常以虎镇宅,如杨柳青年画《镇宅神虎》。如《九九消寒图》的虎漫画,是用图解歇后语形式画的年画。虎剪纸,汉族民俗文化中早已有用剪纸图形避凶取吉的传统,作为山神的老虎,在剪纸艺术中比较常见,如努尔哈赤打虎。三维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虎符、虎青铜器、虎雕塑、虎俑、虎枕、虎配饰、虎器物、虎形玩具等。虎青铜器,如虎噬人器、龙虎尊、伏鸟双尾青铜虎等。虎雕,指用不同材质制作成虎形雕塑,如玉虎、石雕虎等。虎器物,例如战国时期的虎足树形灯、虎座博山炉等。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虎元素往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最早的虎元素反映的是图腾崇拜。商周时期的虢国以虎图形作为标志。古代崇虎民族有羌戎、巴族,众多古文献均对其有记载,这些虎元素是其民族的图腾表现。虎和其他图腾组合成神祗群——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是方位神祗,天之四灵,以正四方。青龙代表东方、白虎代表西方、朱雀代表南方、玄武代表北方。四神是墓葬艺术和铜镜艺术中的常规题材。虎不仅是四神之一,同时在十二生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十二生肖用于纪年,每年对应一个生肖,人们也用十二支记时,因此十二生肖也是一天十二个时辰的保护神。十二生肖俑在墓葬中起到辟邪、保护死者的作用。四神代表方位保护,生肖代表时间保护。四神和十二生肖是人类宗教系统化的表现。
虎被皇室集权、军事行事所利用成为统治者的工具。例如在政治上,商朝的钺是皇权象征的器物之一,它常饰虎图形。虎节,它是商周时期天子出使他国的信物,既是礼节用品又是一种政治象征物。例如在军事上,最具代表性的是虎符和饰虎兵器。虎符,是封建社会军队中调兵遣将的信物,是军事象征的符号。虎元素一直是武力的象征,至明清时期,帅印上仍饰有虎图形或以虎作纽。
中国民间选择虎为保护神不是偶然。虎是百兽之王,威严凶猛、威慑四方。汉语虎与福是谐音,它是山神、财神的化身。和平时期虎作为财神,它能避邪镇宅,保护主人发家致富,乱世则可作兵马,抵御灾祸。
时代不停地进步,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时代里,从今天视觉语言的角度来看,许多事物可能已不合适宜。中国虎元素在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中应该保留其精华神粹,以现代的创作手法,在材质的运用、环境条件配合下,使其价值增大,同时应具有创意性和时代性。在现代视觉设计中,虎元素的运用虽然不及龙、凤等传统元素普遍,但是在虎画、插画、标志、包装、海报等设计中依稀可以看到虎元素的身影。
传承虎的题材,在其基础上创新。现代有一些专门画虎的画家,例如吉林农民夫妻画虎专家王焕富、郑淑萍,山东画家牛德光等。牛德光突破中国传统虎画细致工笔、水彩图饰的画技,大胆采用夸张手法,刚柔并济,舒缓有度,把虎的八面威风表现得淋漓尽致。国家一级美术师韩美林先生的绘画作品以动物为主,其中也有虎画。他笔下的虎线条流畅、优美,色彩饱和,展现的是温顺可爱,毫无杀伐之气的老虎。他的虎画既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又吸收了西方艺术的精华,把夸张、抽象、写意等多种艺术手法巧妙的结合。
传承虎元素的外在形式与文化内涵,在创作手法、设计理念等方面加以创新。我国一些运动会的吉祥物,常以虎作为设计元素。例如第八界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吉祥物——悦悦、滨州市第十九界运动会的吉祥物——乐乐、首界世界武搏运动会的吉祥物——冬冬。2010年首界世界武搏运动会在北京举行,2010年刚好是虎年。虎是武力的象征,在古代,人民常以“虎将”称呼勇士。吉祥物冬冬,以鼓和虎为创意元素。以虎作为设计元素,不仅体现武搏会举办的时间,更是以虎将的文化内涵传达各国参赛运动员的精神气质。鼓是我国传统乐器,古代作战有擂鼓助威的习俗,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在整体的设计上,融入了中国布老虎的造型特点和商朝鼓器方底正圆鼓面的特征。冬冬方形的身体表现出强健的体魄,面带微笑,眼睛炯炯炯有神,充满自信。冬冬不仅仅代表了中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而且也是鼓舞东方的精神内涵延续。虎元素在视觉设计中运用比较广泛,例如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虎都男装的标志,其灵感来源于故宫瓦当中的虎元素,虎头采用古代抽象艺术手法一线连成,四脚踩踏四个大元宝,寓意着财星高照。又如邮票上虎元素的运用:1986年1月5日发行《丙寅年》邮票,是由设计师张国藩设计的,图形以蓝紫色调为底,黄色、玫红、橙色为辅助色调,采用线、面为构成元素,线条华美、色块明亮。1998年1月5日发行《戊寅年》邮票,其中一枚命名为“虎虎生威”。“虎虎生威”以玩具布老虎为基础造型,小虎四肢叉开,目视前方,两耳竖着,尾巴高翘,呈现出活泼旺旺盛的生机。2010年1月5日发行《庚寅年》邮票,虎具有现代造型风格,运用三维造型的表现形式,虎双手叉腰,气势如虹、威风凛凛,再加上华美的线条,勾勒出一个活泼动人的卡通虎。图1中的虎采用现代的平面造型手法,利用块面的结合,色彩艳丽。图2中的虎运用线与面的结合,用黑色的线条勾勒出基本的轮廓,然后再用红色、白色的色块进行填充,体现的是回头张望的动势美感。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东西文化交流频繁并且相互影,传统虎元素的应用与设计应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表达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意境和自然美。同时要符合时代的面貌,并与现代视觉语言相结合,使中国传统虎元素的价值和设计在世界上得到普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