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
(通号建设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近年里国内外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慢慢朝着多功能的方向前进。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转换层施工技术已经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同时也在诸多工程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从建筑物的角度来讲,其往往呈现出上部结构受力小、下部结构受力大的状态,因此上部柱墙少、网疏,下部柱墙多、网密的布置是十分科学的。但是话又说回来,这样就会致使矛盾在正常结构的布置以及建筑工程需求之间产生。为了妥善处理这一矛盾,建筑企业应当在结构中设置转换层。
基于新时代的背景下,建筑层数愈来愈高,甚至可以达到几十、上百层,倘若所有楼层的功能以及结构模式都是千篇一律的话,那么不但不能使楼层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而且也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通常情况下,传统建筑的一幢楼往往只具备居住的功能,人们一般会把一幢楼的一层当作超市、娱乐等相关公共设施;把中间楼层布置成舒适的办公地点;把顶部的楼层当作住宅使用,显然这一幢楼从原来的单一化功能朝着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建筑的布局更加多样化,然而建筑经过长时间以后就会逐渐衍生出诸多问题。建筑要求上部的轴线布置较多的墙体,中部的办公区域的空间尽可能小一些,下部的设施期盼有一定的自由空间,这样就会对柱网提出诸多的要求,反而对墙体的要求小一些。显然这样的要求和建筑结构的科学性背道而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结构的下部楼层会承受较大的荷载力,也就是说常规的结构应当呈现出下部柱网密、刚度大的状态,愈往上部越薄弱。布置的结构和正常的方式相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
2.1.1 钢筋连接
相关人员在对各部位钢筋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应当将受力情况、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在内,这样才能选择最为适宜的连接方法。针对转换梁的主筋来说,相关人员尽可能使用可靠性强且不会对钢筋带来影响的连接手段,对于纵向受力钢筋一般以机械连接法为主;有时对于柱钢筋以及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而言,通常也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方式连接;而板钢筋、箍筋等部分通常使用闪光焊接;就其他受力较次要的部位而言,如箍筋就可以使用绑扎的方式进行连接。
2.1.2 钢筋安装
在对钢筋进行安装的时候,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搭设满堂支架;第二步,安装梁底模板;第三步,安装大梁底部筋并套少量定位箍筋;第四步,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层铺设梁底筋;第五步,采取分层的方式吊挂上部纵筋和腰筋;第六步,科学调整钢筋位置和间距箍筋逐根绑扎固定;第七步,柱头钢筋绑扎;第八步,安装侧模板。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相关人员应当对转换梁钢筋安装这一环节予以高度重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转换层施工时间长,转换梁底部保护层垫块很容易出现被压碎的情况,继而加剧露筋的概率。针对保护层垫块来说,相关人员可以将以下几种垫块当作保护层垫块:一种是短钢筋裹高强水泥浆垫块;另一种是花岗岩垫块。不仅如此,在对箍筋进行安装的时候尽可能以开口焊接箍筋的方式为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套箍筋施工的难度系数。由于转换层钢筋较密,混凝土浇捣困难,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故在安装梁柱交接位置钢筋时尽可能在节点部位预埋钢套筒,以便混凝土的浇筑,以此来降低构件底部出现空洞及露筋的现象。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时候应当对分层浇筑这一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同时每一层的高度尽可能保持在不大于0.4m 的范围为宜。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流程:其一,竖向结构浇筑;其二,梁板结构浇筑。针对竖向结构浇筑来说,主要针对于墙、柱的混凝土浇筑,相关人员在进行施工的前期阶段,一定要事先对钢筋、预埋件做好检查工作,直到全部合格以后才能进行浇筑,如若发现问题应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浇筑期间一定要对振捣环节予以高度重视,保障振捣的密实性,尽可能减少漏振或者是过振的情况出现。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并进行二次收桨拉毛之后,就要开始进入养护阶段了。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具体要求使用覆盖保湿的手段对混凝土做好养护工作,同时在混凝土浇筑的24h 以后需要喷洒一定数量的水。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水分出现流失的情况,直到覆盖养护达到一定天数以后才能把覆盖在混凝土上面的覆盖物全面掀开,并进行洒水润湿作业,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当在保证结构棱角不被损坏的前提下拆除梁侧模,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做好洒水养护工作,养护时间应当控制在7d 左右为宜。
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保障建筑的工程质量,建筑企业应当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法,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好严格的把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水平,同时也为建筑工程项目水平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