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研院所不仅承担着军工装备的研制生产任务,而且还兼顾着航天领域前沿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所以学术交流活动是一项重要的科研管理活动。通过跟踪学术前沿、交叉式学科学术思想碰撞、激发奇思妙想,学术交流活动能够不断提升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通过搭建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平台,开展航天科技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有效促进航天领域发展,推动相关学科与专业建设,助力知识积累与共享,培养和促进人才成长。
在此,笔者对在中国航天科研院所如何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了探索,以学术交流活动要点形式提出了学术交流的目的与主题、密级与保密管理、征文与专家约稿、筹备与计划安排以及活动总结等几方面的经验和建议,并针对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航天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供参考。
通过搭建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平台,能够有效推动航天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平台或形式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可以是单一的一种形式,也可以是几种形式的组合。
科技论坛/学术论坛。是大型综合性的科技交流平台,具有规模大、层次高、影响力大等特点。
科技报告会/学术报告会。具有选题单一、专业性强、内容深入等特点,一般邀请1~2位相关领域高水平专家进行主旨讲座。
研讨会/交流会/专题会/科技年会。针对航天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或某类关键技术进行研讨,涉及多个技术方向及专业,专业性强、覆盖面大、内容深入。
沙龙/圆桌会议。此类学术交流层次较高,规模较小,围绕某一领域发展及规划进行战略性研讨,并对该领域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讲学。由知名专家学者针对前沿技术或科学问题作报告或演讲。
研讨班。针对具体科学技术问题开展人才培训,并答疑解惑,专业性强且交流周期较长。
分享会。围绕航天领域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学术氛围自由宽松,各抒己见。
学术交流活动是一项典型的系统工程,在实施前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好总体策划方案,重点考虑目的与主题、活动密级与保密管理、活动征文与专家约稿、活动筹备与计划安排、活动总结等几个方面工作。
目的与主题是开展学术活动的策划核心和首要问题,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兼顾形式与内容,明确会议目的是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以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
结合工作经验,初步归纳总结出各类学术交流的目的与主题,主要包括:市场推介,展示成果和实力,领域占位、项目主战场立项;统一思想,发出动员令,结成战略伙伴,集智攻关;梳理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与重点;了解前沿动态,启迪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激情;专题研讨、深度交流,针对难点,答疑解惑;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学术造诣;提升组织与个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召开涉密会议,应当遵从相关保密管理规定,并选择在具备安全保密条件的场所召开。重要涉密会议要在内部场所召开,制定保密方案,并向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备案。要严格控制参会人员范围,并对参会人员进行身份确认;会议期间禁止使用无线通信设备,会场设置手机干扰器;会议涉密载体发放、清退、销毁要由专人负责管理。
基于交流活动的目的、主题以及密级编制征文通知,内容要具有层次性与针对性,做到主题清晰明确。而且,征文要根据活动密级与知悉范围确定合适的征文对象。
针对会议主题相关领域特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并发出邀请函,做到“围绕主题、提前沟通、根据需要”。专家通过学术交流平台展示所取得的成果,使与会者站在更高的层面获取有用的知识和技术,以尽快提升认知水平,提高研发起点。
开展学术活动需要制定详细、切实可行的计划安排,主要包括策划方案编制与审查、宣传品制作、征文通知发放与论文收集、专家约稿与特约报告、论文评选与论文集制作、发放会议通知与PPT收集、落实参会领导与嘉宾、会议手册制作、会场布置、会议总结与宣传等工作。
通过计划安排内容可知,根据活动内容、与会规模、组织难易程度的不同,不同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筹备时间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对于科技论坛/学术论坛、大型学术会议、研讨班等学术活动,通常要考虑征文过程、论文评审等环节,其筹备时间最长,至少需要3~4个月;而沙龙、圆桌会议、交流会、专题会、科技年会的筹备时间较短,一般可考虑为2~3个月;科技报告会/学术报告会、分享会因形式较为简单,筹备时间最短,半个月即可。
学术交流活动完毕后,需要及时开展活动总结,为提高效率,可预先制定标准模板,同时编写信息稿与宣传稿,一方面要扩大学术活动的影响力,提升主办方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要保证通过交流活动达到预期的交流目的,特别是研讨性质的交流活动,要明确提出建议和后续发展思路,以推动项目和专业发展。
例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积极打造“前沿科技论坛、战略发展论坛、科技报告会”三大平台学术交流活动。面向基础性、前沿性、创新性、颠覆性的技术发展召开前沿科技论坛,邀请院士、知名专家、学者阐述前沿科技发展态势;围绕国家、军队和领域发展需求召开战略发展论坛,邀请政府部门、军方、战略研究与咨询机构的领导、专家对接需求,明确领域和装备发展方向;围绕关键技术攻关、核心技术培育等方向召开科技报告会,诚邀研究发展部一线技术人员分享专业技术资源,以启迪预研创新思维。